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近日,春節檔《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廉政風雲》《熊出沒》《小豬佩奇過大年》等電影十分賣座,一些不法分子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違法的通過在電影院內盜竊錄製眾多電影的高清視頻素材完整內容散佈在網絡渠道,還有通過某些二手平臺1-5元的非法售賣,

有賣家在某二手平臺叫賣盜版《流浪地球》,聲稱是完整版高清資源,售價低至1元,更有甚者將正熱映的多部賀歲片打包出售,售價不過2元。引起了網友及媒體的注意和嚴厲批評並呼籲抵制該行為。引起了國家版權局的重點關注且表明打擊網絡侵權的態度。

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國家版權局表示:近日來,經過多部門和權利人的聯合行動,春節檔院線電影的盜版傳播已得到一定遏制,對嚴重的侵權盜版分子我們將移交公安部門採取刑事手段予以嚴厲打擊。歡迎廣大網友通過國家版權局微博(私信形式)、微信(賬號:國家版權)、郵箱([email protected])繼續提供侵權線索。打擊網絡侵權盜版,保護優秀國產電影,淨化網絡版權環境,我們一起努力!

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電影《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在過年期間到處忙著打擊盜版,也真是辛苦了。最終能得到國家版權局的支持和關注,這麼拼了也是值了。

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根據有關業內人士統計,此次春節檔電影“1元盜版販賣事件”保守估計給這幾部影片造成約10億元票房的損失,這樣的損失對於電影投資出品製作發行影院方是一筆巨大的損失。且此時此刻在二手平臺上搜索《復仇者聯盟3》依舊可見盜版的販賣。

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盜版簡史:春節檔死於盜版?

盜版與反盜版史貫穿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始終。從90年代末到21世紀前十年,是中國盜版VCD、DVD高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幾乎大部分中國電影觀眾乃至影視從業者都曾借盜版影碟拓展自身觀影儲備。能夠兼容全世界所有DVD機區碼的“D9碟”也成為外國留學生來華帶給親朋好友的著名“土特產”。“盜版影碟黃金時代”也成為當下網絡盜版猖獗、用戶版權意識和付費意識淡薄的根源之一。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終結了“盜版影碟時代”,迎來“網絡盜版時代”,此後國家相關部門連續重拳出擊則打擊了“網絡盜版時代”。2009年前後,BTChina、伊甸園、悠悠鳥、BT之家等網站被關停。2011年,VeryCD整改,2014年,人人影視正式關閉並轉型,2015年,國家版權局主導“劍網2015”專項行動,版權局更是專門針對網盤下發了《關於規範網盤版權秩序的通知》,近年來,A站、B站下架了大量侵權影視內容視頻。

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質檢所宣佈,與瑞士NexGuard公司簽署獨家水印保護授權協議,通過此項技術能夠在1小時內精確定位盜版內容出自哪家影院與場次。此前私自提前上映的影院都受到了處罰。

但春節檔、國慶檔等大檔期,則始終難以擺脫盜版的困擾。2015年,徐崢稱“《港囧》在網上盜版出現有規模有組織的投放”,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怒斥盜版 “造成了數億元的票房損失”,此事後被確認為一名樂視員工所為,被視為行業惡性競爭的表現。

2016年春節檔,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影視監測管理中心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共發現《美人魚》視頻侵權盜版鏈接790條,《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侵權盜版鏈接3418條,《澳門風雲3》侵權盜版鏈接845條。2017年春節檔,《湄公河行動》上映當天即流出高清盜版資源,博納影業總裁於冬表示導致了3至5億的票房損失。

在一樁樁惡性案件背後,是一條逐利而生的完整盜版產業鏈條。專有團隊通過設備偷錄、光盤拷貝、電腦入侵等手段負責獲取片源、專有團隊負責後期壓制以及添加廣告,另有專門團隊負責自上而下的層級傳播,而閒魚賣家,則處於盜版產業鏈條末端。成片完成後,從剪輯、後期到院線上映,每一個環節都有片源洩露的可能,盜版技術也日益成熟,表現為清晰度的進步。

而相較於歐美的嚴厲處罰,國內盜版違法成本要低得多。例如2016年的盜錄電影第一案中,勾結放映員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罰金5000元。盜版片源最終去向通常為通過微信公眾號引流的視頻網站、以變相手段向用戶售賣的交易平臺等。這些網站IP地址通常在國外,被查封之後迅速再度還魂。

從技術層面來看,2D影片要比3D影片更易於盜錄——這甚至成為部分片方將2D影片轉制3D的重要原因,例如此前的《寒戰2》。而今年春節檔出於市場考慮,只有《流浪地球》《神探蒲松齡》和《熊出沒·原始時代》三部影片是2D/3D雙版本同時發行,其他影片都是2D發行,無一影片是純3D發行,因此為盜版留下了更多可乘之機。

龔格爾表示,為防止盜版,《流浪地球》從源頭上嚴格把控,在製作端更是層層加密,減少一切非必要素材接觸。在上映期間,安排了三個防盜版團隊全天候監控,並且已經在微博開通了舉報盜版的直通渠道。但這一切舉措依然難以阻止盜版。

綜合來看,盜版肆虐的原因除了利益驅使,也不乏行業違規惡性競爭的可能。從今年春節檔盜版影片來看,不同於以往普通觀眾模糊不清的“偷攝盜攝”槍版,其畫質更為高清,音質較差,多為補錄,

部分版本甚至帶有映前預告片與龍標,有業內人士直指通過影院放映機同軸架設機器偷拍,獲取片源可能性極大。盜版現象年年有,但今年春節檔盜版的規模與質量都不同以往,對幾部國產賀歲片帶來的危害也更大。

高票價助長盜版?

八部國產賀歲片混戰的2019年“史上最強春節檔”終究成為了“史上最貴春節檔”。

大年初一排片達49.5萬場,破世界單市場單日排片場次紀錄,較2018年的39.2萬場增長了26%,最終14.39億的單日票房再度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但繁榮之下,暗流湧動,總體呈現“高開低走”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整個春節檔觀影人次較去年下降了超過811.2萬人次,約下降4%,四部頭部影片上座率均未超過60%,場均人次下降22%,與此同時,伴隨著票補減少,院線票房壓力加劇,三四線城市影院更多地將業績押注在了春節檔,平均票價從39.72元上漲到了45.48元,上漲14.5%,刷新春節檔首日票房紀錄的更多依靠的是票價上漲而非觀影人次的增長。

不少網友認為,春節檔票價上漲是助長盜版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在消費降級的大經濟環境下,娛樂方式更趨於多樣化,影院不再是春節娛樂的唯一選擇,電影自身內容價值能否承載票價也成為觀眾考量因素。營銷先聲奪人的《小豬佩奇過大年》口碑崩壞,《新喜劇之王》情懷乏力,口碑兩極分化。看似“省時省力”的盜版為價格敏感的觀眾提供了更廉價的娛樂選擇以及時間地點便利。高票價與盜版成為指向今年春節檔的兩柄利刃。

盜版的危害已經直接顯現出來,貓眼專業版對《流浪地球》的票房預測從8號的53.3億下調到了今天的51.47億。長遠來看,盜版極大地損害了創作者的積極性,以及原創電影市場的未來發展。當優質內容獲得相應回報激勵時,市場更趨向良性循環,提供更豐富的內容選擇與相對合理的票價區間。

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國家層面或是民間層面的版權保護意識都有所加強。今年2月5日,國家版權局公佈了2019年度第一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八部國產賀歲片全部在列。

保護措施包括:直接提供內容的網絡服務商在影片上映期內不得提供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內的作品;提供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商應禁止用戶上傳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內的作品;提供搜索鏈接的網絡服務商、電商網站及應用程序商店應加快處理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內作品權利人關於刪除侵權內容或斷開侵權鏈接的通知。

“每天都有微博、知乎、豆瓣、微信等社交媒體上觀眾給我們發來的私信,裡面全都是盜版鏈接,協助我們打擊盜版,這是我最沒想到的,非常感動。”龔格爾表示。

小夥伴們,如果你的社交群裡出現了盜版,你會選擇觀看呢還是舉報呢?

因為《流浪地球》等熱映 國家版權局終於出狠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