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和寧波能否成為下一個廣州和深圳?

仁義明189


幾乎沒有可能像廣深那樣走向無縫對接的同城化發展趨勢。這裡就從杭甬通道、杭州灣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杭甬通道與廣深一體化相距甚遠!

杭州和寧波處於杭州灣南岸地區,距離超過160公里,中間是隔了一個紹興地區。杭州、紹興、寧波、舟山的土地面積分別是1.6萬平方公里、8200平方公里、9800平方公里和1440平方公里,合計面積為3.55萬平方公里。相比於香港、深圳、東莞和廣州的面積1.6萬平方公里,共計面積僅為杭州的面積。

而且廣州一如既往地向南發展,從火車南站到番禺,再到南沙成為廣州的副中心。同樣的深圳也是一隻向西發展,從羅湖、南山、前海,一直到機場北規劃。深圳與廣州已經在珠江兩岸實現了會師。這是杭州和寧波永遠都無法達到的高度和胸懷。

杭州灣大灣區戰略高度遠低於粵港澳大灣區!

杭州灣大灣區主要還是以浙江為主的灣區規劃,上海從頭到尾就沒有放在心上。沒有上海加入的大灣區只能演變成一塊雞肋。杭州灣大灣區的人口密度有限,而且縱深太長直達太湖。一般的國際慣例是在60公里,而杭州就要距離海岸線150公里,遠遠超出了灣區的縱深距離。廣州的南沙距離海岸線也是隻有60公里,沒有南沙的廣州也可能被邊緣化。杭州本身就不可能成為灣區城市。

另外,杭州灣區和珠江口最大的區別是水深太淺,杭州灣就是一個淺水灣,有些區域的水深僅數米之深,根本就不可能與珠江口的十多米水深相提並論。也就是南沙可以成為一個海港城,而杭州灣的港口只能在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的原因。沒有港口優勢的杭州只能從空港優勢中尋找突破口。杭州灣大灣區也就失去了灣區意義。

長三角一體化是以上海為龍頭的發展戰略!

自從去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上升到國家戰略,一個以上海為龍頭的國家戰略規劃正式出臺。是一帶一路規劃、長江經濟帶規劃、雄安新區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之後的又一個國家戰略規劃。也是引領著未來30年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產業和城市的發展方向。上海都市圈為核心,杭州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為兩翼的格局。

長三角一體化不僅融合寧波、杭州地區,也要加強與蘇州、南京、南通等地區的全面合作。杭州和寧波在整個長三角中的地位也就沒有像廣深這麼重要,不可能與廣深在珠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地位相媲美。杭州灣也就是浙江的灣區,而寧波和杭州更是江浙滬中的浙江兩大城市。像寧波、舟山卻被納入了上海都市圈範圍,甚至連距離杭州一步之遙的紹興也是對上海都市圈投懷送抱、眉來眼去。



一個杭甬經濟帶其實已經被拆除了二個部分,一個是以杭州為核心的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紹興、海寧和部分湖州地區,另一部分是以上海都市圈為輻射範圍,包括了寧波、舟山、嘉興和湖州的大部分地區。

杭州和寧波的戰略規劃不同,也就意味著未來的城市發展方向也會出現改變,杭州與寧波之間還會越走越遠。

甚至從杭州錢塘新區規劃來看,要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杭州不是要以科技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嗎?這是明顯地在爭奪寧波現代製造業基地的資源。這也從兩個城市的互補性變成了競爭性,寧波將面臨著進一步加強與上海合作的積極性,加快在上海都市圈中尋找現代製造業基地的地位,吸引更多的現代製造業企業進入寧波才是當務之急。杭州和寧波的融合只能紙上談兵!


鞅論財經


可能性不大!杭州現在還在吸收其他城市的優質資源,輻射有限!廣州深圳都已經開始向外拓展擴張了,發展層級和輻射能力比寧波杭州高很多!目前來看杭甬比肩廣深的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