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軍隊不重視強弩嗎?為什麼?

嶽祥聘


唐朝時是重視強弩的,甚至出現了射程超過1公里的床弩!



下面,我們來簡單說說唐朝以前,我國強弩的發展。

最初的弩,只是木質的,射程較近。射程在50步以內,按照秦末一步六尺,一尺0.231米換算,也就是70米左右的射程。超過這個距離,就不能射穿“魯縞”(一種很薄的絹)!


在電影《英雄》中,有很多描述秦軍弩箭的鏡頭,很是威武。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數千弩兵齊射,確實震撼。

等到漢朝時期,開始用銅弩廓取代木弩廓。最強的弩射程超過500米,必須用專用工具上弦。當然,也有腳踏和臂張上弦的弩,射程近了不少,二百米還是能達到的。


三國時,諸葛亮發明了諸葛連弩對抗曹魏鐵騎。一次可快速射出十隻箭,弩的射速有了質的飛躍。

南北朝時,出現威力巨大的床弩,需要用牛轉動絞軸上弦。發射的也不是一般的箭,而是標槍!這種武器多用來攻城。

唐朝時,軍隊很重視弓弩。

唐朝時,弓箭是軍隊士兵標配。基本上人手一把。這是因為弓箭易操作和保養,射速也快。士兵日常操練時,有弓箭這一項。所以,大部分士兵都可以當弓箭手。



但是,弩箭就不一樣了,需要專人負責。同時,軍隊一般按照比例配備專業弩兵。此時,唐朝士兵的強弩也分好幾種。有適合單兵的,也有威力巨大的床弩,射程達到1公里以上。


而且,唐朝還開始使用梯隊射擊策略,保持弩箭射擊的連續性。同時,為了適合野戰,唐軍還給床弩配備了‘’馬(牛)車‘’。更厲害的是,床弩將絞繩與車軸鉤連,行進就可上弦,成了古代版的坦克!

不過,雖然弩箭射程比弓箭遠。但是,需要專人操作,並且還需要其他兵種保護。所以,普及率肯定不如弓箭。

普通士兵在使用弓箭的同時,也會配備陌刀等肉搏兵器。敵人在百步時,拉弓射箭擊之。敵人進入二十步時,放下弓箭,用刀劍攻擊。所以,弓箭的裝備量遠大於弩箭。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歷史上,所有擅長大規模使用弓箭的軍隊,都不會很重視弩的使用。唐朝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儘管也會用弩,但弓箭才是鐵桿主力。一直到王朝後期,這樣的情況下才發生改變。

在唐朝的大部分時間裡,男人或者說大部分士兵都是使用弓箭作為遠射武器的。至於弩則多用於南方等地,在邊區還經常是女性用來協助男性防禦城市或定居點的武器。這是非常明顯的胡化現象,也說明唐朝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有著彪悍的民風,軍隊兵源比較優秀善戰。


在唐朝建立之前,鮮卑人的各北朝就將草原和中亞等地的軍制、武裝風格,一併帶入了中原。典型的結果之一,就是大量的具裝騎兵。另一種表現,就是弓箭及射箭文化的大量普及。使得入伍的士兵往往在參軍前就會射箭,甚至是自備弓箭去軍隊裡報道。

這種現象的高光時刻,就是唐朝初期非常依仗的府兵制結構。包括軍戶人口在內的社會中產,往往是長期浸染在射箭文化之中,對於如何彎弓射箭都很有心得。加入軍隊後只需要進行其他科目的訓練即可。至於社會地位更高的騎兵,便更是如此了。唯一的區別在於,騎兵多用源自北方的複合短弓,步兵多用竹子製造的長弓。


唐軍當中不是沒有弩手,但其地位一貫不高。除了城鎮居民出於防身需要使用外,主要來自前南朝統治區。這些地方在被隋唐兼併之前,直接繼承自早先的魏晉軍制。所以,並沒有濃厚的射箭文化。士兵主要在入伍後開始進行使用弩的訓練,方便速成。

以實戰效果來說,弓與弩都有各自的優劣特點。但從社會層面來說,一個擁有大量會射箭人口的地區,弩往往是不容易推廣或流行的。類似的情況就好像中世紀的英格蘭及中亞地區,弩總是居於次要地位。這兩地也都以出產高質量的弓箭手而著稱。反例則是歐洲的法國或意大利地區,以及唐朝之後的宋朝。這也是唐朝軍隊長期堅持弓為主-弩為輔的原因。


唐軍統一全國後,無法只從原來的北方軍鎮人口中招募士兵,也不得不在內地部隊裡使用弩。隨著府兵制社會基礎的崩潰,內地士兵也就越來越多的使用起弩。但因為唐朝長期招募突厥、鮮卑、粟特和斯基泰等民族為自己當兵,所以還能從這些兵源中覓得足夠的弓箭手隊伍。甚至還經常從中亞的河中等地,進口優質的材料製造強弓。

一直到晚唐時期的各地藩鎮自立,不同地區的軍隊才出現了更為明顯的分化。比如沙陀軍人控制的河東、長期與契丹人為伍的盧龍等地,士兵依然堅持使用弓箭居多。內地的藩鎮部隊,強如宣武都開始大量使用弩來訓練自己的士卒。日後脫胎於宣武藩鎮的趙宋王朝,也將弩作為軍隊的主要射擊力量。


其實,類似的發展歷程在歷史上還有多次。其中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過去的秦國和後來的明朝。前者在春秋時期是一個出產優質弓箭與普及射箭文化的地方,後者則是繼承蒙古傳統大搞軍隊射箭文化。但秦國在走上商鞅的耕戰+軍國擴張後,更多缺乏射箭技藝的人被納入軍隊,只能速成弩來作戰。明朝軍隊在經歷了前期的兵源人口消耗後,無法維持過去的士兵水準,只能轉而用更多弩來代替。這兩種現象放在唐軍身上,一樣也是成立的。

所以,唐軍在其還能保持戰鬥力的時候,都是以堅持弓箭為主要遠射武器。一個地區或一個時代的人,如果用弓多餘素材弩機,也說明其本身比較尚武善戰。儘管歷史上總是會反例,武器也能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但在更多時候還是能反應問題的。


米南德王問道


1.弩本身的限制,弩是功能單一且善守不擅攻的兵器,制式弩不同情況下需要不同的箭,重複使用週期長,在相對穩定的射擊陣地才能充分發揮性能,不宜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使用。所以多出現於圍城和守城中。

2.其他武器的盛行,而唐代戰爭中,騎兵與陌刀手才是制勝的關鍵,瞭解唐朝背景的人應該知道唐朝的文武群臣都可上馬一戰,屬於擅攻一方,與弩擅守的特性相悖,在此情況下一把衝鋒制勝的刀和高速奔跑的良馬才是戰士青睞的。

3.當時軍事家的忽視,一本唐初《大唐衛公李靖兵法》影響著唐朝對敵的武器使用,書中弩的使用比例十分低。

4.時代背景的限制,唐朝盛世時高度重視關中經濟圈的安危,在關中、河南、河北駐紮重兵,而江淮一帶兵力較弱,同時武器使用比例也與中央的大相徑庭,關中兵強馬壯江淮一帶只能用弩來替代騎兵的高衝擊殺傷力。所以在江淮一帶弩手最盛。

5.江淮弩手的發展源自於時局的變遷,安史之亂後,江淮經濟地位提高,成為唐朝經濟主要來源,隨之而行的兵器弩也就提到了一定高度,無論時在保護地方政權還是在保護財政收入的方面,弩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柏年月華


大唐軍隊不重視強弩嗎?為什麼?大唐軍隊不重現強弩沒有為什麼?因為大唐軍隊不懼怕強弩,因為大唐軍隊擁護有比強弩更歷害的武器裝備和個人將領的驚人作戰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從整個的隋唐演義看,哪一場戰役是靠強弩取勝的,是靠精武強將取勝的。舉個例子。李元霸一人之勇佔唐軍大半戰鬥力,那是天下無敵的,再強的強弩能靠近他近身嗎?!他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大唐軍隊有數不清的戰將如虎添冀,奪寨攻城,小菜一盤,群狼如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滅了大隋朝,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最繁榮富強的大唐朝!止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