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月為公司創造17萬純利潤11萬,我的工資8000塊,老闆嫌給高了,我該辭職嗎?

彌陀57


你覺得自己每個月為公司創造純利潤11萬,拿到8000的工資算合理的,但老闆竟然覺得8000塊給高了,為什麼老闆會覺得高了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你的盈利是否依賴於公司的平臺?

很多人會覺得我為公司創造了這麼多錢,老闆應該多給我漲工資,很正常啊,老闆心胸要大度點,不要那麼小氣。再說了8000塊,還不及11萬的十分之一呢,至於嗎?

原因很簡單,大部分人創造的價值依賴於公司的平臺,離開平臺,靠自己單幹的話,可能一分錢都賺不到,因為公司創造並且維護好平臺,需要耗費很大的資金,一個人是拿不下整個項目的,得需要團隊的協助才行。


職場小案例:

銀行的外包公司,大家都知道外包公司主要是賺外包員工的薪資差價的,比如一個內部員工的月薪是3萬,銀行聘請外包員工,同工同酬,也會給外包公司3萬的月薪,外包公司扣2萬,只給外包員工1萬,這就是大家所看到實際上的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但是外包員工不通過外包公司能直接進入銀行嗎?也是有可能的,有實力,學歷又高的話可以進入銀行成為內部員工的,要是沒這個條件的話,只能當外包,不要覺得不公平,現實就是這樣子。但是銀行是不會單獨聘請一個外包員工的,因為不可靠,不穩定,你要是突然跑了,怎麼辦,銀行的信息安全誰來保證?

所以每年外包公司都會去銀行競標,銀行會根據競標公司的資質和人員規模,選擇最合適的外包公司,把項目交給他們,也就是說外包員工脫離了公司,就創造不了利潤了。


所以你的崗位依賴公司平臺,才能創造11萬的利潤,那說明你辭職後,換另一個人照樣可以創造11萬的利潤,你要認清這一點。

既然老闆覺得換一個人照樣可以創造相同的利潤的時候,他就會想著降低用人成本,賺更多的錢,就像壓榨你的薪資,或者招聘一個低於8000的人。

哪些崗位不依賴公司平臺呢?

比較容易分辨的依據是你的工資組成是否以提成為主?

比如房地產銷售,最主要的收入就是售房佣金,你賣得多,佣金提成就越多,你離開這個公司的平臺,去另一家公司照樣能創造這麼多的利潤,說明主要是依靠你的能力才能盈利這麼多,換作其他人不見得。所以公司會跟你談分成,談提成,你能力越強,提成的百分比就越高。

如果你拿的是固定薪資的話,說明你是比較依賴公司提供的平臺,想要不被降薪的話,可以嘗試跟老闆談一談,比如說下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客戶比較認可你的工作能力,之前的項目都完成得很好,反正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一次彙總,突顯自己的優勢,讓老闆覺得給你高薪是值得的。

如果最後老闆還是降你的薪資,可以嘗試跳槽,不要先辭職,找到更好的新工作再辭職。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經濟,產品等領域的內容,讓每次閱讀都有所收穫,謝謝。關注並私信關鍵字【簡歷模板】,可得到133套簡歷模板,總有一套適合您,祝您找到更好的工作。

職場的小世界


我也有同感,之前在公司做銷售,每年300-400萬的銷售額,給公司帶來的毛利潤額大約150萬/年,公司給我一個月4千的工資。提成和補助為銷售額的4%,然後16-17連續2年,公司各種理由拖欠提成和補助。我就辭職不幹了,自己單幹開了公司,18年銷量800多萬,年底算了下淨利潤到手180萬左右。19年3月份剛開始有業務,一個月也有15萬左右的淨利潤。

整體來說開公司是有搭建平臺的成本,但是我這邊的小公司來說沒有其他人說的那麼高。

辭職了不聯繫跳槽換到其他同行業單位,換來換去收入提高不了多少,次數多了業內口碑也就壞了。有機會就自己開公司,機會不到還堅守崗位


華夏饞師


今天去批發市場給孩子買玩具,遇到一個在跟老闆要發票的人,除了增值稅,還要有營業稅,還要有教育附加稅,老闆算了一下大約增值13個點,營業稅小額納稅人貌似5個點還是6個點沒聽清,教育附加稅大約7個點老闆算了下做生意起碼得交13+12個點的稅。然後是企業,企業現在4月1號起13個點的稅還是14個點,就算13%吧,一般納稅人還得交營業稅,教育附加費,員工5險一金,工會活動經費,黨組活動經費,員工商業保險,大約我記得公司核算過養一個銷售最低需要一年完成200萬任務公司才不虧損,行政(包括財務部,技術部,商務部,法務部,人力資源部,前臺,小車班,後勤人員(包括水電工,維修人員,搬運工,保安等等的工資福利保險,車間工人工資福利保險,原材料成本,你這17萬一個月純利潤11萬不知道你是哪個行業的,我感覺你算的純利潤只是你個人算的,還沒扣除你和行政,後勤,售後,車間工人等等的工資福利保險,差旅費,電話,招待費,也沒扣除成本和稅,反正17萬的純利潤11萬我感覺你只是算你自己了,沒有算其他方面。還有企業還得投入研發資金,扣除機器磨損,電費,水費,物業費,人力招聘費,第三方諮詢等等都是需要算支出的吧,艾瑪開個公司真累。


Drogenmice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有的人以為自己能幹,其實是一個好的平臺。我不是否認你的付出,但你要明白,你身在一個團隊中,每個人的付出、才造就你所謂的成功。如果你真的牛B,你單幹一樣可以,你要證明自己價值,你試試自己做一個團隊出來、然後去創造價值。想賺多點錢,就自己開公司,不要問所有人拿到你要的安慰。承受不起,就不要高呼自己的能力。我有個舊同事一直說,她十年前從事同一個行業,拿著5000一個月,現在也是拿5000,說老闆沒有跟著物價來加人工,當時我就問她,既然你十年前這麼厲害,幹嘛不自己開公司,她回答我說開公司有風險。所以人啊,不要兩頭都想佔,總要學會承受,接受自己就是一個打工的。


gzAmanda


像您現在這種情況。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當時在一家公司任職。我每個月為公司。貢獻光怕100萬都不止,純利潤最起碼在百分之六七十萬左右,我一個月工資不到1萬塊錢。這個時候你說我該辭職嗎?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說要辭職,因為我在幹這個工作之前,我就知道做公司這個利益,如何分配的我要提成是多少?我只要拿到我所得就足夠了。你不要想我為公司創造多少利益,你怎麼不想想公司這個平臺為你提供了多少東西呢?如果說沒有公司這個平臺,你會是什麼呢?有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只考慮自己貢獻了多少,收穫多少,但是如果說站在老闆角度考慮問題。公司與所有員工等收入。房租等等一些費用,稅務他還剩多少錢,我們要綜合考慮。

具體你做什麼工作,別人也不知道。你付出了什麼,你得到多少,這也是你應該得到的嘛,你可以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好好總結一下,自己看自己拿多了還是拿少了。如果說確實自己應得的,那我建議你好好跟老闆談一談。如果老王不同意,當然可以選擇辭職。但是你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看這個工作對你重要嗎?還要養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定要綜合考慮再選擇辭職,不要貿然下決定。


我是兵頭將尾朱軍強,歡迎大家評論,點贊,關注和轉發,謝謝!


兵頭將尾朱軍強


如果公司還有其他不能創造收益的員工存在,比如行政,後勤等等,這些支出也計算到業務創造的收益裡面,那麼這明面上的60%估計會遠比現在計算的少很多,所以對於老闆來說,可能預期受益率是70%的,現在還有可能50%都不到,那麼這種時候老闆便會覺得人工支出成本比較貴。

所以你籤的每一單,應該更多地感謝背後的技術開發團隊、產品運營團隊與市場推廣團隊的共同努力,而這創造的利潤,也應該給他們分一杯羹,至於你選不選擇離職,我想你的老闆心裡也一定是有考慮的。既然你8000工資老闆還嫌你工資高,要不就是老闆太摳,要不就是這個崗位你對他來講並不是缺你不可的,所以你一旦提出離職,我相信你老闆肯定會同意你的離職申請,而不會說給你去再漲工資。





福建小馮


我自己也是開公司做生意的。

這個問題我就有疑慮,你確定這11萬利潤是你掙來的嗎?要想在市場中掙到利潤,一定是要有客戶資源,有銷售,有采購,有生產,有財務,有資金共同配合,才能夠取得。請問你做的是其中的哪一個環節?你就敢說這11萬的利潤全部是你自己為公司掙的?或許你只是做業務,配合著客戶把單子取得。然後呢把設計人員設計好,產線同事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把股東投錢做墊付流動資金,把老闆為建構這個運營平臺所做的努力,等等這些功勞全部算在你一個人頭上嗎?

或許你可以嘗試著,自己註冊個皮包公司,然後沒有任何配套生產設備,沒有一分錢的資金投入,然後只憑倒賣倒賣空手套白狼,看看有客戶會下單給你嗎?

退1萬步講,如果你真的有能力,靠一張嘴,左手進右手出的每個月能掙到11萬,我建議你辭職,自立門戶,就不要再掙這8000塊一個月了。


梁州牧


你每個月拿8000元工資,能夠為公司創造11萬的純利潤,也就是說,老闆每給你發1塊錢,就可以得到14元的回報。如果只看這組數字的話,不要你這樣的員工,肯定是老闆腦子有點情況。

但是,是不是存在這樣一種可能,如果老闆換一個工資更低的員工,他也能創造每月11萬的純利潤,甚至能創造更多的純利潤?不要急著否定。在很多情況下,員工創造的利潤未必就應該歸功於員工,可能是公司的平臺很好,同樣的平臺,你能做出這個業績,別人做得說不定更好。

比如,招商銀行2018年營業收入2487億元,淨利潤806億元,人均創造1080萬元淨利潤,而他們的人均工資是58萬,也就是每發1塊錢給員工,員工可以給出將近19元的回報。比你的14元回報能力還要牛很多對不對?

這種情況,並不是說招商銀行的員工都比你優秀,只不過是招商銀行的平臺建設得好,或者是行業好,或者是政策好,等等。個人能力和公司的業績,不能直接劃等號。

當然,如果你很確定,這11萬的月純利潤與公司的平臺關係不大,真的是靠你自己拼搏而來,真的是體現了你的能力,換別人來就不行。那麼,我覺得你要麼直截了當跟老闆談,讓老闆認清現實,要麼在適當時候考慮自己創業。給自己幹,我相信你肯定會幹得更好。


沉默的投資者


剛看了一個回答,員工的工資取決於市場上替代者的報價,而不是員工創造了多少價值!

聽著很有道理,其實卻很荒繆,認同這個理念,就是認同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

經濟學裡有個馬太效應,說資本會向著更多的地方聚集,就是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這個是正確的,是事實,老闆冒了風險,一旦成功,就可以利用資本做到這一點,然後他越來越富,員工會被一直剝削,受不了就換人剝削,階層就會逐漸形成。受不了的員工換公司,還是被剝削,自己出去創業,不成功還是被剝削,成功了就當老闆剝削別人,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基於上面那個理念,老闆所得理所應當。一旦這個理所應當了,貧富差距就越來越大了。這是正確的,是以前,當前以及可能以後都存在或會存在的,但是這就是應該的嗎?

作為被剝削的階層,付出勞力的員工們,該不該認同這個理念?

老虎吃羊,是沒錯的,是正在發生的,因為他是老虎,身體強壯能吃羊,有本事羊也去吃老虎啊。道理沒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你是羊(員工),你該不該反抗?該不該為自己利益做抗爭?

請注意,這不是對錯道理的辯論,而是利益,放大了說,生死的對抗,沒有對錯,你希望得到更多了利益,就去找老闆要,這才是應該的,別聽那一套老闆付出了努力就該怎麼樣怎麼樣,老闆付出努力不是你該被剝削的原因,老虎強壯也不是羊該心甘情願被吃的原因。

即使社會是這樣(老虎吃羊),市場是這樣(老闆能夠剝削員工),你也要嘗試改變市場,改變不了大市場,也改變你們公司局部小市場

隨便寫寫,說的有點亂,見諒


zxc9224


這個問題很好,因為頗具代表性,該問題共有三種答案如下:

答案之一:

如果所謂的創造11萬純利,基本上就是你一個人完成的,從接單到交付基本上都是你帶助理搞定的,那麼可以馬上辭職走人。

例如,一些技術型的企業,其主要業務就是給客戶出具技術方案和設計出圖,最終銷售的標的物就是技術方案和圖紙。而這些從銷售到交付,你都是主力軍,那麼市場行情的基本待遇應該是利潤的20-30%,理應拿到2萬以上的收入,而老闆只給8000,所以建議立即走人,不要浪費時間了。

答案之二:

如果是貿易型的企業,而你是銷售人員,每月可以貢獻10萬加的利潤,按照行情拿利潤10%的提成和底薪,也大於8000元。現在老闆嫌棄8000給多了,也應該辭職。

答案之三:

如果是加工生產型企業,你是銷售人員,雖然訂單貢獻利潤有10萬加,但是後面還跟著龐大的開發團隊和生成團隊,8000元的月薪也講得過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