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會不會因為66萬奔馳車發動機漏油而影響今後銷量?

大話西遊2之天若有情


如果我說沒任何影響,即使有也是好的影響,你信嗎?奔馳在國際上當然也包括國內,一直都是成功人士的象徵,不會因為一兩件事就會灰頭土臉。國人歷來都有僥倖心理,你跟闖紅燈的人講會有生命危險,只要不罰款,他會振振有詞地說我這麼多年也沒掉一根毛啊。買車也是如此,速騰斷軸門最兇的那個月,好像銷量還大增吧?大眾一如既往的燒機油也不妨礙他在中國第一,本田機油增多沒解決吧?也並不影響他銷量高歌猛進。至於奔馳漏機油,小概率事件,只不過打了個廣告!國人始終認為別人買車出事,那是他中標了,我人品那麼好,怎麼會呢?這使得廠家店家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不管發生了什麼,能賴則賴,最壞不過和解賠償而已,沒有得到那種叫他疼痛不已的懲罰,也就是成本太低。像美國佬的那種懲罰,誰敢不在乎?我猜的啊,上次奔馳在高速上定速巡航失靈事件,如果真的是車主搞的鬼,估計奔馳會讓他傾家蕩產,現在不了了之了,誰也不開口了。所以奔馳漏油,就像往大海里放了一粒沙,過幾天誰也不在意了。買的人會更多。


用戶6753302555294


答案是肯定的,短期的影響肯定非常明顯。長期的影響,就要看奔馳後面還有哪些動作了?一段視頻,原來66萬就可以解決的事,現在奔馳得虧至少上億。其實,這次事件也說明奔馳自身存在自負自大、應急處置不到位等等諸多問題,竟然任由事件持續發酵,直到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真的是作繭自縛。下面,我就簡答說說奔馳漏油事件影響銷量的這些事,供你參考。

首先,影響銷量是板上釘釘的事

“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視頻已經人盡皆知,66萬買的新車還沒開出4S店院子,就發現車輛發動機存在漏油問題,卻被告知無法退款也不能換車,只能按照“汽車三包政策”更換髮動機。看到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女車主不顧形象,爬上車,在那聲嘶力竭的哭訴,誰能沒有惻隱之心?誰能不憤怒?說實話,就一張照片,就已經將奔馳之前的高貴、品質、優雅的形象摔在了地上,碎成了渣。

近期潛在購買或者已經訂車的奔馳客戶估計大部分都要調整購車計劃了,要麼換品牌、要麼等過了這陣風頭。買回去被人說:“這就是那個66萬沒出門就漏油的奔馳吧?你還真的買了啊。”估計是誰都會受不了吧。4月份的銷量數據要到5月份才能看到,但下滑是肯定了。

說到底,奔馳惹了眾怒,哪有好果子給它吃。

其次,影響銷量時限有多長?

影響的時限,這就要看後面官方的調查結果和奔馳的動作了。

  • 如果官方調查結果對奔馳有利,奔馳也積極行動,以自己的行動向大家證明態度。比如,延長質保期限、提高服務水平等等,也就影響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畢竟,國人還是比較健忘的。本田crv機油增多問題爆發後,也就是一段時間的低迷,現在銷量不也上來了嘛。

  • 如果官方調查結果不利於奔馳,奔馳也沒有積極改正,那這完全是就仗勢欺人了。市場會無情的給予痛擊,就算是百年奔馳又如何?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大牌不都是因為不重視消費者,而被市場無情的拋棄。而且這種影響是持續的,也動搖了奔馳根本--品牌。沒有品牌號召力,奔馳還是那個奔馳,但消費者還會買?隔壁的雷克薩斯不漏油、服務好、又保值、又耐用,它不香啊。

最後,奔馳因小失大

個人認為,不管時間長短,奔馳都要承受不小的痛楚。奔馳這幾年好不容易抓住換代機遇,花費極大代價、極大精力才把寶馬、奧迪壓下去,誰知一失足滿盤皆輸。最大的獲益者就是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等豪華車品牌,肯定將分流不少原本奔馳的銷量。如果這些品牌趁勢坐大,以後再想追趕無疑難度要高出很多。接下來,就看奔馳“填坑”的本事了。


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記得關注、點贊“大眼曉車”。

本文系“大眼曉車”撰稿,站外請勿轉載,站內歡迎轉發。


大眼曉車


為什麼都罵4S店,都說買車的人對?你是顧客你就是上帝,但是吵鬧什麼都沒有用,維權就要走法律程序,你也別抓住人家痛處不放!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啊!即使你是對的,你也應該給人家留點面子吧!你在車上哭的時候,人家銷售員也遞紙巾給你,為什麼不見你家裡遞給你?說明什麼,最起碼人家銷售方知道自己存在服務不足,但作為買家也不應該得寸進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家都是出來為生活而努力的!大家互相理解!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你說話是有理,但你買車的過程,人家沒有強逼你吧?你現在卻有種事後諸葛亮的做法了。如果我們社會上每個人都斤斤計較,像你這樣不近人情的去維權,社會上還需要人道主義嗎?銷售高管對你道歉了,證明人家也想幫你解決問題,而你呢。?口口聲聲說不接受,人都是要面子的,你這樣唯我獨尊的表現,如何溝通?你承認自己的脾氣不好,你想要快準狠的幫你解決問題!卻又不樂意協助銷售方處理,反而奮不顧身的去“抵抗”。這樣不太好吧!而賣家也是,應該儘快安排人員對應處理這個事情。儘可能做到最好全心全意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以上僅個人觀點,若說得不對,大家諒解!



陋屋門前雪飄燈


肯定會有的,這類不公平的事件可以引起共鳴 激起民憤,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很廣,對普通民眾而言,對4S店產生了極度的反感,厭惡,同時,對監管機構比如工商質監,也會引起爭論,對他們的工作態度和作風,也是考驗。

正當的維權與訴求都得不到解決,談什麼和諧,談什麼公正?非得鬧的滿城風雨 婦孺皆知才肯出面?誰給的狗膽讓4S店如此飛揚跋扈?不要臉?何況別人是一個女人?如果不是輿論的壓力,這些是不是真的死豬不怕開水燙?

對付流氓只有用流氓的辦法。

不想說的太過激,畢竟這是在網絡上。

銷量下跌是肯定的。不可挽回。奔馳說:順著漏油的路線,你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君臨天下0000001


我覺得,能在頭條問答發表觀點的,一般絕大部分都是窮人,至少也不會是隨便能拿出66萬買奔馳的有錢人。所以,回答一般都是強烈譴責奔馳的,但是買奔馳的人一般不屑於看這種回答……換句話說,我是絕對不會買奔馳的,即使有錢也不買,何況根本買不起……而有錢大佬買奔馳,看中的是面子(說得好聽是身份,或者更好聽的說法叫商務氣氛),就像富家女買LV包包一樣,誰會在乎它實不實用呢?哪怕一淋雨就爛,也一樣搶得天昏地暗。有句俗語叫:店大欺客,很多時候還是很有道理的。這件事的預估後續發展:一,奔馳正式闢謠:說奔馳沒開出4S大門就漏油,這是謠言,事實上絕對已經開出了門口,才漏的油。二,奔馳正式道歉:對不起,我們在此保證,絕對不會再發生沒開出店門就漏油的事件,我們的車一般都是開出門後才漏油的,這件事屬於特例,希望不要炒作了……



世無吾生則萬古如長夜


短期是會的,長期以後該買奔馳的人還是繼續去。

因為奔馳畢竟是奔馳,不是你寶馬奧迪能吃得下。也不是二線豪車瞬間產品力爆發就能填滿的。

只要奔馳總部的PR能力在及格線上,這事肯定沒問題。

這件事的惡劣,導致奔馳數年的口碑崩塌。奔馳需要長期努力才能挽回。


建議先賠禮道歉,給予補償然後做點慈善和環保事業挽回負面口碑吧。

不過奔馳西安利之星還是膽子夠肥實的,上報主機廠說解決了,也給媒體敢這麼說。

不過我覺得自己如果選奔馳的話,我不會去奔馳利之星買。

需要給讀者說明的是利之星又不是隻有西安才有,他是個大型經銷集團。

但是奔馳的經銷商也有國企運營。因為國企嘛,所以基本佛系賣車。

再說了人都是要面子的,進口奔馳沒有進口奔馳的品質,真是讓消費者失望。

一個優等生考了個不及格,這簡直是忍無可忍。

這叫發揮失常。

昨天奔馳發的聲明看起來也有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因,不過呢,這次主管部門要求利之星退款退車。也算是正常的解決方案。

我對這個美女很佩服,最後提出的八點訴求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懟奔馳利之星高管也是一語中的,看來多讀書還是沒壞處的。


榛名說車




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

題主您好,“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這件事持續升溫,短期內肯定會影響到奔馳的銷量,但是過段時間後銷量還是會漲回來的。其實奔馳品牌還挺冤的,畢竟是底下個別4S店(代理商)鬧出的事情,而大眾紛紛把矛頭對準了奔馳品牌,導致品牌形象直線下跌。另外,這種事在德國老家以及美國想都不敢想。

目前,官微“西安發佈”已於今天(4月14日)早晨公佈了事件最新進展,如下圖:




微博總結了4月13日雙方協商的對話過程“對話中,店方負責人向某女士因購車問題引發的不愉快表示道歉,並表態願立即退款,承擔市場監管部門調查核實後相應的法律責任。某女士感謝市場監管部門對消費者的支持,但目前不能接受店方退款,並且願意接受調查核實以後依照有關規定更換髮動機,或退換車的結果。”

也就是說,雙方都在等待市場監管部門的一個調查結果,然後再做出下一步協商。


有一車言


這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悲哀麼?這就是中國遵紀守法的人的悲哀麼?這就是中國社會的悲哀麼?如果一個社會,總是老實人吃虧,總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總是按鬧分配,最終逼得每一個人都只能靠鬧來解決問題!!

大鬧大得,小鬧小得,不鬧不得!這,還是健康、成熟、法治、文明的現代社會嗎?

政府相關部門,包括各行政執法部門,包括公安機關,包括法院應該好好反思。

媒體也應該好好反思,應該倡導什麼樣的社會行為準則,應該倡導什麼樣的社會價值觀。

只有每一個社會生態的參與人都來反思,都來為改善按鬧分配的畸形社會努力,社會才能變得理想!


ccl121


損失口碑就是失去市場,奔馳每次事件的公關都是慢半拍,而且都是一個道歉完事就沒有下文!

所以想口碑對人或者對事很重要。側面看奔馳就是高傲自大,不把消費者放在眼裡,特別是平民維權之路繁瑣而且等待時間過於太長,花費時間金錢還不一定維權成功,所以大部分人選擇接受他們的霸王條款!如果真的要處罰奔馳,他們已經構成犯罪,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因為欺詐消費者都是他們慣用伎倆,不在乎消費者訴求,只在乎你口袋的錢!套路一個算一個,不去內部整改,提升服務。而是把利用手段放在了消費者身上!這樣的公司我們怎麼能叫高端品牌,服務與消費達不成正比都算不上高端。

所以提醒各位,買車之前做做功課,不要操之過急慢慢來,保留好證據對後續產生問題維權有一定幫助!最後補充一句……奔馳估計是要像三星學習了!三星手機是一爆失中國,奔馳是一漏流中國。


套路大師007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全憑想象力,事實上,漏油或者是不漏油,我都不會買,就我的經濟能力,我消費不起呀!

雖然消費不起,但該品牌的車,在我的心目中排名第一,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車標具有某種親和力,然而,就在這次事件之後,我再來看車標,內心起了少許的變化,或者不是少許的變化,這種觸動哪怕是輕微的,我非常清楚,應該是種下了某種種子,就等待發芽了。

這個品牌的車,之前在高速路上出現過巡航失靈的事件,那件事情也鬧得很大,但解決的時機與方式,讓我更加敬佩該品牌了。這麼大一輛車,零件千千萬,再過硬的廠家,都保不齊會出什麼么蛾子來。任何產品,出點問題或者出嚴重的問題,那是在所難免。

但那畢竟是賣出去了的車,已經上路跑了一段時間,中間所經歷的問題,那可不是哪家廠商能夠控制的範疇的。

像我這樣的人,連潛在的消費者都不是的人,看著車標,內心會起一點點變化,我不知道這樣的變化會不會在那些潛在的消費人群裡產生,如果有可能,我想,影響銷售那是肯定的。

我來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次事件看起來不大,不就是漏油麼?問題是這輛車還沒有開出4S店,可以完全排除駕駛者操作上的一切可能性,可以排除行路過程中造成的影響,一句話,這次事件,問題百分之百出在汽車製造到出售之間的環節上。

那麼,生產到銷售,要經過層層嚴格的檢驗把關,為什麼沒有發現呢?如果所潛在的問題不是漏油而是其它致命問題?並且消費者看不出來呢?如果就在開出去不久,出了極端嚴重的車禍,出現了連倒追都無法查證確確實實是車的問題,更何況車輛的各種檢驗都是過關了的,誰還有回天之力呢?

不是危言聳聽,這些疑問只是如我一般的想象力,難道別人就不會有這樣的想象力嗎?花了這麼多錢,買的是漏油的車,且不說面子不面子,開著自己心裡也嘀咕的。更何況對品牌的辨識度,一般人的眼裡,就只認車標,至於說是具體是哪款車,除非是車輛的使用者,旁人是無法細緻的判定的。這樣小概率的事件,竟然被拖到無法收場的地步,誠意何在?

外國廠商用兩種標準對待中國人的說法,是不是實有其事,我不清楚。到其他國家銷售的產品不論是價格還是質量方面都遠勝過在中國銷售的。我也只是道聽途說,沒有真憑實據,在將信將疑之間,我傾向於百分之五十一相信,百分之四十九不相信。

這種雙重標準如果真的存在,並不是現在才引起國人的關注,人們已經關注這個問題好幾年了,是不是會最終影響中國人的感情,我無法揣測。但在一次次又一次次的事件面前,很多人會慢慢地選擇相信,為什麼是慢慢地呢?因為很多人像我一樣將信將疑,為什麼是選擇呢?因為民眾總是離真相那麼遙遠,所以,要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是很難的。

漏油這樣的事情大不大呢?應該說不算大。但對於一個消費者來講,自己花這麼多錢買了一輛漏油的車,你說不大就不大,何況連店門都沒有開出去就出現的問題,誰能夠接受得了呢?

我不懂,這樣的車召回或者換掉出現問題的部件有多難,但你再難,問題再小,都不是人家消費者手中出現的問題呀!人家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承諾,人家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誠意,人家買的是沒有任何問題——哪怕一丁點的問題的車,你可倒好,一句問題不大就打發了。

或者,這次危機事件,將會給其它廠商提供極為有利的時機,就像某手機品牌的電池爆炸一樣,在我國,該手機的銷售已經岌岌可危,至少在我身邊,我已經很少見該品牌的手機了。

那麼,此次漏油事件會不會有類似的狀況出現呢?不知道,漏油品牌的競爭對手們,或許正在徹夜未眠的準備給該品牌致命的一擊,不出一年的時間,所有的空檔將會被對手們無情的填滿。

這個時代,任何品牌都很難一家獨大,稍微一點風吹草動,都會是致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