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萬聖節。應該化個妝才對。

所以德里克·羅斯決定,化妝成年輕時的自己。

所謂年輕時的自己,是大一帶著孟菲斯一路到NCAA決賽,加時惜敗的天才。是2009年在波士頓花園拿到36分,成為天勾以來新秀季後賽得分第一人的閃電。是三年級成為史上最年輕常規賽MVP的怪物。

2011年常規賽MVP出爐那天,在亞特蘭大,羅斯得到44分:對面是傑夫·蒂格,蒂格身後是當時還能場均2封蓋的約什·史密斯和霍福德。那是他迄今的生涯記錄。

2012年的事,我們都知道了。

2012年後,我們一直看他受傷、復出;受傷、復出;受傷、復出。最接近巔峰的比賽是2015年5月8日。芝加哥公牛主場對克里夫蘭騎士,羅斯一個三分球絕殺,30分幹掉騎士。三天後第四場,第三節剩5分鐘時,羅斯上罰球線,聯合中心全場歌唱:

MVP!MVP!MVP!

那天羅斯31分,逼到勒布朗最後時刻絕殺才算逃出生天。

自那以來,又三年過去了。

2016年11月,28歲零50天的尼克斯25號德里克-羅斯說:

“已經逝去了,哥們。”——“That vintage is gone, man.”

他說,“你不該再問‘他還能跟過去一樣打球嗎?’”

意思是,那個身為MVP的他自己,已經過去了。

上個月,30歲的德里克·羅斯說:

“絕大多數球員(擱我這個境遇),就已經退役了。”

今天比較特殊。吉米·巴特勒告訴錫伯杜他要休息,森林狼宣佈說他身體痠痛,但本意我們都明白:他正鬧交易呢。

而森林狼鋒線人才濟濟,卻恰好沒有持球手。羅斯頂上了。

畢竟開季以來他作為替補場均14分4籃板5助攻,如果找回手感,也許能衝擊年度第六人呢。

開場時,誰都沒想到羅斯會得50分。唐斯拿球,米切爾放棄羅斯來夾擊。羅斯起手三分球,得手。

似乎是個不錯的開始?

羅斯和公牛老哥們吉布森一個反擊二人轉,底線面對聯盟第一防守巨塔戈貝爾,收步上籃。

你不能怪戈貝爾:他進NBA時,羅斯已經受傷了。MVP的傳說,他只在錄像帶裡領略過。

之後羅斯與吉布森又打了兩個回合,大概是彷彿回到公牛時刻了吧?反擊中找吉布森假掩護,一個招牌交叉步變向,起跳,滯空,空中左手打板2+1。

有點感覺了。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因為沒有吉米·巴特勒,羅斯不需要猶豫。之後突破造犯規、追身投遠射、擋拆找唐斯、反擊找迪恩,都很果決。但他還是低調:左翼找到突破機會後,總是試圖直接傳球。

直到再重複了一遍“突破滯空滑翔拋射”得手。這個球是比賽的轉折點。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為什麼?因為下一回合,羅斯玩出了這個:

反擊中左手後轉身,連左手低傳。

打過球的都知道:這是打盡興了,忘形了,隨心所欲了;忘了自己30歲了,是森林狼的替補後衛了。

從此開始,他完全自由了。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下半場,開始了:這是他MVP時期招牌的中投。注意中投出手前那個華麗的大跳步——自從受傷後,這樣的跳步他用得很謹慎,就像對韋德而言,大劈叉急停是消耗品,用一次少一次。但今天,使出來了。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之後,他跟戈貝爾玩耍了起來。先是一個罰球線騎馬射箭,讓戈貝爾鞭長莫及: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再是一個到罰球線,左手高運球急停拋射假動作,忽然換手變向內切,再拋射。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終於到最後,玩出了這個。

包攬森林狼最後時刻的分數,完成了制勝。50分。他MVP時期都沒得到過的50分。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我每年會寫一點羅斯的記錄。

長期來看,像個病人恢復報告似的。

就像每個希望他回到巔峰的球迷類似的心情。

以前的羅斯:

羅斯可能是NBA歷史上,身體最好的組織後衛。191公分,臂展203公分,原地跳34英寸,助跑跳40英寸,84公斤臥推10次,底線折返跑11.7秒,3/4場衝刺3.09。而且他的快,跟其他人不一樣。他快得很穩。麥蒂的快,有一部分是來自巨大的步幅。威少爺是隨時都很快,侵略如火,全場不息。韋德的快,是起承轉合行雲流水,不帶片刻停滯。希爾、卡特和斯普雷維爾的快,是重心急速前傾的發力瞬間。羅斯巔峰期的快,有一種工業感。他平時慢悠悠,小碎步走,然後,毫無徵兆地,一個前傾加速,把對方重心往後傾倒,收球,一頓,再一個變線變速——就像是一個嫻熟的司機操持一輛跑車。所以他快起來,一點都不激動,只是一副“這套招我已經搓習慣了,走到位置,一個加速變線擺脫”,不擺架勢,抬手就有。有個球探這麼說,“從沒見過比賽中做風車扣籃如此平穩的球員”。平穩。就是這感覺。

2014年:

他疑似又找回了“從靜止到慢速運轉只要一動念”的跑車式功能,所以在反擊、機遇戰、轉移後持球突破方面,他還是風馳電掣,可以讓時空壓縮。他完全不是突破對手,而是“我加著速,對手跟著跑就跑丟了,我才沒注意呢,自己就上籃了”的節奏。當然,他那種“靜止中加速急起,超高速中忽然漂移橫向跳步”沒怎麼抖擻,不過不急。不好的方面:他的一切精華鏡頭幾乎都在反擊和進攻早期。陣地戰他表現很零星。你甚至不能說是他的中遠投有問題,而是他的跳投,從起跳、發力到手型,都還不穩定。更確切的說是,他還沒找到全身的感覺。

2015年:

原來的羅斯是這樣的:在需要的時候,他會像忽然踩了油門的跑車,瞬間從零加速到一百公里。你看著他從慢悠悠間,忽然做出連續左右變向、一條龍加速貫徹全場、跳步拔起、空中扭轉上籃等種種匪夷所思的動作——這些只在一瞬間。羅斯能在起速突破之後,繼續做大幅度變向、跳步上籃、小拋射和扭腰大幅度傳球,遊刃有餘。而2015年的羅斯呢?他還是可以在反擊中一踩油門,來個一條龍上籃,但他更願意中投、三分,在可以扣籃時也用穩穩的上籃解決問題。

2016年1月:

2016年1月23日打完波士頓後,他在2016年1月是場均20分3籃板3助攻。他現在是個被低估的單防者:對球防守,他很少吃虧。步伐緊密,橫移到位,很少漏空位。只是,在遇到掩護時,他還是不太敢生扛擠過。他的爆發力似乎歸來了。持球突破、一條龍推反擊,讓人詫異的是,傷了那麼多次,他的爆發力和彈跳力依然在,而且,似乎又重新找到了去撞犯規的勇氣。公牛的套路佈局,對他也挺有利。吉米·巴特勒和羅斯,兩個人各自擔當著雙能衛的套路:沒有統一指揮,誰拿球誰啟動進攻。對羅斯而言,這樣方便許多。以往,他得拿球瞻前顧後,如今他可以放馬單挑了——也不壞。他依然保有著那可怕的“踩油門從靜止瞬間到頂速”的爆發力,雖然他的跳投弧度總是太平。

2016年11月:

不一定有人在意,但羅斯的中距離在慢慢地找回來了。不算準,但他的急停中投又能投得進了;偶爾,他還是可以一騎絕塵地,來個突破奔襲一條龍。本季在尼克斯至今,他場均16分4籃板5助攻。不算頂尖,但也還好。但世界並不接受“羅斯是個普通球員”,因為他曾經飛得那麼高。

哪位會問:為啥單單是今天對爵士?就因為巴特勒不在嗎?

今年2月8日,羅斯被騎士交易到爵士。兩天後爵士裁了羅斯。

這是羅斯這輩子第一次被裁。

他記著仇呢。

上個月寫的:

2012年羅斯還沒受傷前,科比說過:NBA好勝心有兩個人可與他相比。一個保羅,一個羅斯。我們知道科比的標準:他所謂的好勝,那就是偏執狂般的執拗了。大概這就是羅斯繼續支撐的原因了吧?尊嚴、好勝,一點偏執的要強?對過往自己的那最後一點執拗?另一個緣由。少年天才們都是從小就習慣了籃球給他們帶來的一切歡愉。他們很難想象離開籃球之後自己如何生活。所以他們對籃球的摯愛發於至誠。對羅斯而言,離開了籃球,就彷彿背棄了自己已有的生活。所以才在30歲了,離自己回不去的巔峰七年了,工資只有巔峰時的1/10了,還在掙扎著適應這個時代。

一路記錄下來,等到今天這樣的比賽,是什麼心情?

2016年2月,我這麼寫:

兀鷹在天上飛翔,看大地上的螞蟻辛勤來往,彷彿靜止,但螞蟻也是在動的。德里克·羅斯依然在打籃球。不聲不響。

上個月,羅斯說:“絕大多數球員(擱我這個境遇),就已經退役了。”

幸好他沒有退役。

幸好他一直堅持下來。

所以才有一場今天這樣的比賽。

萬聖節,羅斯化妝成了MVP時期的自己

考慮到羅斯所經歷過的一切黑暗,這是他生涯最美好的一場比賽。他最後情感迸發地哭泣,一路看過來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的美好。

幸好他依然在打籃球。只要堅持下去,總能遇到好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