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自古就爱骷髅?

骷髅作为阴森恐怖的象征,一直为人们所避讳。然而,在日本,却形成了“骷髅文化”。无论是偶像明星还是少男少女,骷髅文化都有着广泛的流传度。

01禅与骷髅

早在古代,日本便有了“骷髅文化”。日本室町时代的著名禅师一休(1394年——1481年)写过一本“假名法语”,也就是通俗易懂的宗教读本,叫《一休的骸骨》。那里有使人想起人间各种各样生活场景的骸骨群像插图12张,中间有穿插着佛教偈颂的法语。让人认识到人世无常,红宵帐里卧鸳鸯和黄土垄上埋白骨不过是一念之差。


日本人为什么自古就爱骷髅?

一休宗纯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禅师良宽(1758年——1831年)有名为《题九相图》的汉诗302篇,写出了人死之后的九种“相”,即:一曰新死相,二曰肪胀相,三曰血涂相,四曰方乱相,五曰啖食相,六曰青淤相,七曰白骨相,八曰骨散相,九曰古坟相。

后来日本学者饭田利行将良宽的此类诗收集起来,加以注解,编成《良宽骷髅诗集译》。饭田利行在评论良宽的骷髅诗时指出:良宽的《题九相图》与蠕动在婆娑世界的凡夫所展示的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诗及诉诸知识分子,引导他们从不净观走向解脱的诗偈相距甚远。而是通过骷髅进行自我分析,从而迈向自觉的自我告白的文学。

02立川派与骷髅崇拜

镰仓时代风靡一时的“立川派”推行骷髅崇拜。立川派是真言密教与阴阳道的混合产物,其对骷髅的品级还做了相应的规定。本尊神以智者、修行者、国王的骷髅为上品,父母亲的亦佳。崇拜骷髅的主要原因在于借骷髅“还魂”。 具体而言,是指为骷髅涂漆、安牙,再在骷髅上抹上和合水,并绘制曼陀罗。此外,每晚子丑时刻要点上还魂香,念诵还魂真言。如果连续七年祭祀和仪式活动不断,那么骷髅将在第八年开口说话。“还魂”是一种招魂的法术,借助该法术能将已经离开的“魂”招回,将其与留下来的“魄”合体后骷髅就能说话了。


日本人为什么自古就爱骷髅?

织田信长的骷髅杯

03骷髅传说

《今昔百鬼拾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骷髅的传说与习俗。据说,如果遇到骷髅与你对视,千万不要躲开它的视线,否则的话就会失明,反过来,大胆地与它对视,过不了多久,骷髅就会消失。在日本的一些地方,还把这种情况叫作“奇螺目”或“戏螺目”。《日本灵异记》中记载了骷髅告诉别人自己死亡的经过,进而抓到凶手的传说。


日本人为什么自古就爱骷髅?

骷髅插图

在日本的骷髅文化中,骷髅不再是阴森恐怖的象征,而是招魂的工具或另一种魂魄的寄居形式。织田信长曾经便将长政等人的头颅做成骷髅杯,以彰显对这些人魂魄的控制。此外,骷髅作为生命的永恒形式,也被寄托“尊重生命,注重死亡”的含义。

参考文献:

张石:《空虚日本》

山折哲雄:《日本人的遗骨信仰和骷髅崇拜》

鸟山石燕《今昔百鬼拾遗·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