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玉,由來已久,從氏族皇權、道德文化到生活點滴,再從文學作品中的《山海經》到《紅樓夢》,它是歷史中的一顆星,伴隨炎黃子孫一路至今。玉,是一件靈器,是家喻戶曉的配飾,盛滿世人對美好願望的嚮往。作為玉文化的傳承者,七彩雲南堅持匠心品質和設計初心,以玉為主線,深度挖掘佛學典籍和各類藝術形式,研發推出了和田玉本命福佑系列。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根據史料記載,本命佛的由來已久,佛教密宗通過天干地支、十二因緣、“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相生,推出了十二生肖者的八位本尊。《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暘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醜、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文中的“十二獸”便是十二生肖,每個人從所生之日便與有緣之佛結緣,眾生根器不同、因緣不同,也需以不同的方式接引,屬相不同,生肖守護神也不同,佩戴者如果虔敬信奉與自身磁場最相近的本命守護佛,有利於疏通流年運勢,護身保平安,逢凶化吉。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七彩雲南本命福佑系列

作為國內翡翠玉石行業的領軍品牌,東方美學和翡翠玉石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平臺,七彩雲南致力於設計研發更加符合當下消費者審美和內心情感文化訴求的產品。本命福佑系列的設計初心就是希望讓每個人都能結緣到屬於自己生命中的那尊本命佛信物,福佑身心。出於強烈的設計初心和使命感,設計團隊以嚴謹的學術精神認真查閱各大守護神的文獻出處、雕刻、繪畫、唐卡、雕塑、壁畫等,對各個守護神的道場供奉的佛像細節做了深入研究,對博物館、道場、寺廟進行實地考察,也對市面上的本命佛飾品進行對比分析。在針對設計、做工、材質和消費者需求等方面優化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每一尊本命佛的尊容相貌、坐姿、法器、手勢、頭飾、神態表情以及所對應的含義,先後從幾十個設計方案中探討提煉刪選,經過與玉雕團隊多次碰面選材和樣板修改,歷時兩年精工打造,八尊市面絕無僅有的和田白玉本命福佑系列掛件由此誕生。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七彩雲南本命福佑系列之不動尊

從造型上看,市面上的守護佛飾品多以平方圓牌和佛龕為主,七彩雲南本命福佑系列的外形靈感來源於故宮珍寶館一尊清中期象牙鏤雕葫蘆造型的大吉瓶,葫蘆自古被認為是可以帶來福祿、驅魔辟邪的保家護身的吉器,它造型圓潤敦厚,端莊古樸,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於是團隊選用了這個大吉瓶的造型並加以修改提煉,最終確立的這套本命佛的外形。為了更好的展現葫蘆立體圓潤厚樁的質感,作品採用了雙面弧度立體雕刻造型,區別於市面上普遍的平板式本命佛,用料考究,手感和美感好,也將白玉的溫潤雅緻更好的展現。葫蘆頂部橫式留孔用來搭配穿繩,代表枝蔓,“蔓”與“萬”諧音,“蔓帶”與“萬代”諧音。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清中期 象牙鏤雕雙喜字“大吉”葫蘆 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頂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雙龍首玉璜,古代玉璜在《周禮》一書中被稱為是“六器禮天地四方”的玉器禮,在六器中歷史最為悠久。作品頂部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上海博物館的戰國半壁雙龍首式玉璜,本作品中精工雕刻的雙龍首生動富有靈感,中間飾以商周乳丁紋飾,古韻悠悠。龍顏不威自怒,龍鬚巋然飄動,彰顯身份地位,體現千年龍之文化和“龍的傳人”的內在精神。玉璜頂部兩側是鏤空復古紋樣,葫蘆腰部雕刻復古回紋,底部齊平座,在不佩戴時可做小白玉擺件觀賞,古樸端莊,尊貴大氣。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戰國 雙龍首玉璜 上海博物館藏

作品正面為每一個生肖本命佛的坐姿圖案,採用淺浮雕形式居中。背面上方設計七彩雲南的祥雲LOGO,代表品牌設計和祥瑞寓意。背面中上方鏨刻每一尊本命佛所對應的守護梵字,見字如見佛。中下方設計長方框外形,內部設計篆體本命佛的名字。整套作品典雅古樸,圓滿富貴,吉祥多福,彰顯皇室品味。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七彩雲南本命福佑系列之虛空藏

目前本命福佑系列已成功申請國家美術作品外觀版權保護,自2018年6月正式發佈以來,受到了全國線上線下消費者的廣泛認知、喜愛和結緣,未來七彩雲南也將推出更多具有使用和傳承價值的飾品,為推動玉文化出一份力。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設計專利登記證書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七彩雲南本命福佑系列之大日如來

用另一種視角詮釋人與玉的緣分

七彩雲南本命福佑系列之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