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里仁---5

《論語讀後感》里仁---5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孔子說:能夠憑藉禮讓來治理國家的嗎,哪裡有這樣的國家,不能夠憑藉禮讓來治理國家,要禮有什麼用?

春秋時代,天子就是擺設,各諸侯君主都是自己說了算,諸侯差點的,就是實力大臣說了算,根本沒有什麼禮讓精神,但是表面上還是要講禮讓,要倡導民眾禮讓嘛,不然都學諸侯君王自己,天下就大亂了。禮還是有非常大作用的,但不是夫子所想要的那種作用。夫子期望君王們有禮讓治理國家,沒人去做,但是在民間基層,禮讓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治理作用。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害怕沒有職位,害怕憑什麼坐到這個位置上。不害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努力追求就可以讓別人知道自己

很多當政者並不是憑自己本事,政績而獲得職位,是憑著諂媚,關係而獲得的職位,這不是君子之為,君子不處。有些人總覺得懷才不遇,鬱郁終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要不放棄奮鬥。後一句也是夫子自身的寫照,沒有君王賞識自己,沒關係,努力提升自己,努力去追求,身後成為萬世之表。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說:曾參啊,我的主張始終如一。曾子說:是的。孔子出去後,弟子們問說:說的什麼?曾子說:夫子的主張,就是忠恕二字而已。

忠恕是孔子主張的重點之一。忠講的就是要統治者要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幫助君王們治理國家,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恕講的就是將心比心,對君王們(不分明君與昏君)所犯的錯誤要寬恕,不要苛責,這點在論語中多有提及,甚至引起了弟子的不滿,後文可以看到。這兩種行為是君王們最喜歡的,所以後來君王們就立孔子為至聖先師,要民眾們向至聖先師學習忠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