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當眾下馬立迎魯肅,魯肅是如何應對的?

905214897


天地君親師。

在古代,除了天和地,最大的就是君臣之禮了。哪怕父親見兒子,兒子是個官,鳥官,父親都要下跪拜見。這便是尊卑。

你想想看,孫權是吳國君主,而魯肅是吳國大臣。君主下馬立迎大臣,這在面子上是多麼榮光的事情,古今罕見。

可你知道嗎?榮光的背後帶著殺機。

正所謂,“功高蓋主”。哪個君主都害怕自己的大臣功名比自己高,那樣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君主都是需要懷著猜忌之心的。所以,孫權下馬立迎在很大程度上是看魯肅的態度,其次,才是禮賢下士。

大臣與大臣之間,關係很微妙,都為了博得君主的青睞。妒忌之心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所以,被君主青睞是要小心謹慎的。

魯肅,在處理君主關係時,態度保持著卑微,小心謹慎不敢有半點怠慢君主。只有這樣,才會降低君主對你的猜忌之心。

在處理臣臣關係時,態度需要保持友好,不佔他人半點利益,也不讓他人佔利益,時刻堅持自己的原則。

這是權謀。


談而不寢


孫權請魯肅上馬,騎馬並排而行,悄悄地問他:”我下馬來迎接你,能彰顯你的地位麼?“,魯肅說:”不能。“孫權:”那怎麼做才能彰顯呢?“魯肅:”希望主公威德行於天下,成就帝王之業,使我青史留名,這才是彰顯。“魯肅的一番言語是正確榮恥觀的體現。歷史上魯肅為人豁達,是非常有才學的,他給孫權提出的戰略規劃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同小異,只不過一部《三國演義》讓諸葛亮的光芒遮蓋了幾乎所有人,其中也包括魯肅!


白開水


這個問題我以前回答過,魯肅的應對很巧妙,魯肅說:“你下馬迎接我,我不會感到榮幸呀,等你哪天成了天下之王,我才會真正感到榮幸”這樣回答即拍了孫權的馬屁,又表現出他對孫權的一片赤誠之心,更沒有要功高蓋主的意思,可謂非常巧妙了。


歡樂的小糖豆


魯肅跪拜,並扶孫權上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