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作為大人的你,應該怎麼批評教育最為合適?

語文基礎小學霸


孩子犯錯,大部分家長甚至我自己有時都會採用懲罰的方式來處理,很簡單,相信懲罰管用,同時很多父母採用懲罰的方式,是因為這讓父母有一種控制感,尤其是當懲罰能暫時制止孩子的問題行為的時候,父母不想嬌縱孩子,所以就選擇了懲罰。

懲罰也是為父母的憤怒和沮喪提供一個釋放的途徑。想想吧,一個孩子要用磚頭打人,一個孩子不但打碎了花瓶還說假話,這些是不是足以讓父母們火冒三丈?所以更願意用這樣的方法對待孩子的錯誤,同時認為孩子必須經受痛苦才會吸取教訓。

懲罰可以達目的嗎,還有什麼方法嗎?

為什麼自己會因為相同行為而一次次懲罰孩子,這很好說明了懲罰不會有長期的效果。因為懲罰很多是帶著情緒的發洩,所以在憤怒和發洩負能量的時候,建設性的學習很少會發生。當孩子認為你在對著他們發洩自己的情緒,他們的行為會通常更差。

那如果我們更專注於教孩子知道他們的行為會對別人有影響,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正在傷害別人,大人會幫助他們停止這種傷害。而孩子們會學到,對於自己發生的這些事情,有更好的處理方法,這樣的方法會不會更棒一些?

例如當孩子和小狗玩得粗暴,懲罰型父母會責罵、嘮叨,威脅,吼叫。我們可以把孩子和小狗分開,並對孩子說,當你準備好和小狗和平一起玩時,再和小狗玩吧。當一個孩子打了同伴,懲罰型父母會吼叫或是威脅,你可以拉著自己孩子的手,然後輕輕地拍或是拉拉同伴的手,說“拍,拉,輕輕的”。

閉上你的眼睛,想一想你小時候犯了錯誤時從父母那裡得到的訊息。

那都是些什麼訊息呢?是不是這樣的聲音:

你為什麼總犯這樣的錯?

你怎麼這麼差勁?

你真是太糟糕了!

你太令人失望了,怎麼這麼笨手笨腳?

當你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對自己怎麼看,對接下來怎麼辦做出什麼決定?你當時或許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決定;但當你現在回過頭去看時,你當時的決定通常就很清楚了。

有些人認定自己無能或者自己是壞蛋;另一些人因為害怕做得不夠完美而受到羞辱,從而決定不再冒風險。太多的孩子決定變成個 “討好者”,以他們的自尊為慘重代價去取悅大人。另外還有一些孩子會決定掩蓋自己的錯誤,並想盡辦法避免被抓到。所以這是能鼓勵孩子發展有價值的生活技能的訊息和決定嗎?當然不是。

不需要以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為代價——就能真正激勵孩子做的更好。那就是,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犯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

要是我們能聽見一個大人對孩子這樣說話該有多好:“你犯了一個錯誤,太好了!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 對,的確實是“我們”。

在孩子犯的大多數錯誤中,我們都難辭其咎。

孩子的很多錯誤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並鼓勵他們。我們要做勇於接受“不完美”的榜樣,以便孩子從我們身上看到犯錯誤確實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想想如果我們這樣對待錯誤,孩子又會怎麼看待自己犯的錯誤?當他犯了錯誤以後會怎麼處理?他還會偷偷摸摸遮掩麼?

孩子犯錯,他不是犯罪,不代表著他在道德上低人一等。我們也沒有任何條件要求孩子去低頭的去改正錯誤,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要讓孩子有尊嚴的面對自己的錯誤,讓孩子有信心的時候去面對自己的錯誤。

對孩子的錯誤,我們沒有在懲罰,但並沒有對問題置之不理,而是保持平靜、尊重孩子和自己的前提下,積極的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運用恰當的方式處理問題,這就是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凱航的小紅旗


孩子容易做錯事是比較常見的,只要改了就是好孩子,沒有缺點的孩子就是優秀的孩子,也就是說一般的孩子改掉缺點就成了優秀的孩子了。如何改掉缺點呢?下面給大家幾點建議:

1、經常鼓勵孩子。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有優點就及時表揚(和學校老師配合好,如今天老師說你作業做全對了。。。等等).

2、先表揚,再說缺點。現在孩子自尊心都比較強,若看見孩子就批評,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在家長的眼裡沒有任何優點,不但不利於孩子的轉化,還容易使孩子更加的叛逆!

3、認真溝通。孩子就是犯了錯,決不能不說三四一頓批。應該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為什麼錯,這件事應該怎麼去做,家長幫孩子分析怎樣做才能做好,今後孩子再遇到這樣類似的事情不會再出錯了!

4、切記打罵。孩子做錯了事,應該以教育為主,孩子實在不聽話,用教育方式他在不改的話,可以適當懲罰,決不能用暴力和打孩子這種方法去教育。

5、孩子認識錯誤了,是要鼓勵的!孩子做錯事,敢於承擔自己做錯事責任,一定要及時表揚,這樣孩子長大特別有擔當,也會有出息的。

6、一身作則。大人犯了錯誤,也要承認錯誤,這對孩子影響是很大的!

我的觀點是否合適,請大家討論!


許金文666


我認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容易做錯事,作為家長的就得讓孩子,把自己做錯的事情讓孩子去改正,那怎麼才能讓孩子在他做錯事的時候,他願意去改,去承認自己做錯的事情呢,首先告訴孩子,你怎麼做錯事了,是因為什麼原因,你為什麼要做這些錯事,和孩子心平靜的說,和孩子交流孩子想法,在就先鼓勵孩子,說做錯了事,只要改了,那就是個好孩子,以後再不要犯這樣錯事,我覺的孩子做錯了事,應該以教育為主,孩子實在不聽話,用教育方式他在不改的話,可以適當罰罰站,總之不能用暴力和打孩子這種方法去教育,這樣做是行不通了,還得以教育鼓勵孩子為主,你多用鼓勵話,來和孩子交流,孩子做錯事的事情,這樣孩子長大敢於承擔自己做錯事責任,他還以後不會做錯事,經常用鼓勵的話語,跟孩子交流,這樣孩子長大特別自信,也會有出息的。




嚴化萍


若水有話講,和你不一樣。

孩子的教育沒用永遠的標準,千人千面,各有各的方法。即使面對同一個孩子,不同階段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正如小孩階段,懲罰手段最有效,而青少年階段,可能有理有據的說服更有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句聽著無用的話,卻是真理。作為一名普通教育者,我就此問題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批評之前的態度調整

批評之前,家長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可能需先把孩子做錯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現實中很多家長一聽孩子做錯事,立刻火冒三丈,情緒已經失控,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批評,已經失去了理性和邏輯,批評本身很多時候變成了憤怒情緒的發洩,不僅達不到批評教育孩子的目的,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自然是最好先弄清事情的前後經過,然後從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錯誤。這樣的批評有理有據,有感情有換位,孩子很容易接受改正的。

孩子犯錯的歸類

開篇我就已經說過,不同人不同環境錯誤是不一樣的。我把這些錯誤歸類四種

一是孩子的錯事對別人造成影響,比如在電影院大聲喧譁,由於孩子年齡的問題,可能對此並無很強的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出於好奇心理,對沒有見過的東西好奇,問這問那,驚呼不已;再有就是小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本來孩子就愛說愛鬧,幾個孩子在一起那就更永無寧日了。這個時候自然要及時制止,如果無法制止無效應該帶離公共場合。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在出門的時候就要和孩子約法三章,不準做一些影響別人的事情,家長提醒孩子應立刻改正,如果孩子能完美遵守給與一定的獎勵。

二是孩子的錯事對別人造成傷害,人身或是財物。比如用一些小石子砸向同學,或是揮舞樹枝劃傷周圍人的皮膚、眼睛。當然是要提醒制止,放下手中的事情,要耐心的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做這些事情,傷害到別人,不但以後沒有小夥伴玩了。如果孩子已經造成了傷害,比如把別人的玩具弄壞了,這個時候要讓孩子承擔後果,父母先承擔賠償損失,然後告訴孩子:錯事是你犯的,你應該有你的賠償責任,所以這些錢要在你的零花錢中扣除,或者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掙去零花錢還我。

三是孩子的錯事對自我好習慣造成影響,比如在上課時玩手機、看小說,再比如在完成課後作業時抄襲同學的,這些事情都會對好習慣的養成造成影響。這個時候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抄襲,為什麼上課走神。是聽不懂不會寫?還是不願聽不願寫?還是沒有來得及寫?弄清以後,問問孩子,你理解他想學好的心,方法有些不對,然後問問自己和孩子:自己應該怎麼幫助他(她),或監督或輔助。反正你所要做的就是積極引導,給他向上的力量,給他從善的動力,幫助他養成好習慣。

四是孩子的錯事對自身造成了傷害,比如經常在樓梯間的扶手滑來滑去,或是經常攀爬學校的牆頭。當然要告訴他,他的這些行為會造成自身的傷害,如果提醒不聽,而傷害後果又非常輕微的話,那就可以讓他自己體會這種後果,自身的疼痛比說教有效果。但如果傷害比較大的話,那你就要讓他看一些這樣的真實案例,讓他意識到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危險,父母批評他的目的是:害怕失去他,想保護他。

總結:孩子的錯事又可歸類為:有意識犯錯,無意識犯錯;對於有有意識犯錯,必須給出懲罰機制,說教意義不大,對於無意識犯錯,要有提醒機制,有耐心的說教,也有相應的懲罰機制。事情發生時讓孩子意識到錯誤,為什麼錯,應該怎麼做,事情過後讓孩子意識到這樣的錯要承擔什麼後果。在此過程中,家長做好提醒的角色,監督的角色,懲罰的角色,幫助的角色,引導的角色,鼓勵的角色。但絕不是情緒宣洩者的角色。

我是若水,只為遇見你。


上善若水5202014


其實,我認為教育的話題不應該去討論如何批評,如何懲罰的話題!因為,教育的本身就是引導、激發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過程!

當孩子做完一件事的時候,結果並不是很理想的狀態下,作為家長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情緒!用一個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孩子,告訴孩子事情已經發生了,結果並不是很重要!讓孩子告訴家長當初做這件事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或者是怎麼考慮的!然後針對性的提出家長的建議!這樣做有什麼可好處呢??

其一、親子關係的濃度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二、讓孩子自己思考,孩子的記憶一般比較深刻,比大人一直給孩子講打大道理更有效果

其三、在孩子反思總結的過程中,會潛意識裡訓練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庭教育Owen


講事實擺道理,以理服人。要說服教育不能打罵懲罰,如果打罵就是侵犯人權。歐洲哪怕是三歲的孩子,去商店想見經理,經理就乖乖地出來並且說:先生,您找我有什麼事嗎?如果在我們這裡,經理不會接見小孩子的,而且還會大罵,滾一邊玩去!可能還會加上一句,小毛孩子。再說說照集體相,歐洲是孩子在前面校長教師在後面,以孩子為主。而我們是校長在前面,坐在中間,兩邊就是教師。而孩子們都在後面。這是中外教育存在的小差別。


HLH59226687913


我覺得小孩子做錯幸事作為大人不應大驚小怪更不應立時奮怒甚至打罵,因為大人也會常犯錯。

當看到小孩犯錯時,大人應立刻制止,並接住小孩的手,平心靜氣地告訴他(她)為什麼不能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指引其最好應怎妍做,為什麼這樣做好。當小孩轉過彎來,接受了建議,最好讓其立即付之行動。過後,還應順勢利導,教其以後遇到相似事時,就這樣處理。做到實踐與教育同步進行,效果會更好。

若知道小孩犯了錯,那更不應立馬吹鬍子登眼珠。要細心向孩子瞭解事情過情與真偽,瞭解其在該錯事中是主動還是被動,是大錯還是小錯,最好又向事情相關方瞭解,以辨別孩子說的真偽輕重,主次,從而施以正確的方法。比如學校說你孩子在校打架了。你一定要弄清為何打,怎樣打,主次是誰,後果怎樣……如果是你孩子主動挑起事端,還主動擊攻了對方,其就是錯的主體,孩子父母應有擔當,負起教育孩子責任,幫肋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還要讓其提起認錯的勇氣,主動向對方認錯。如果其是被動-的一方,由於忍不了對方攻擊,如譏笑,諷刺,挑逗等而主動揮拳打對方,你為孩子家長也別在孩子面前大罵對方,甚至衝動地向對方或校方,教師討說法,而應告訴自己的孩子,對方那樣做確實不妥,以後自己也不應這麼做,更應勇敢地告訴自己孩子,受辱即揮拳打人也很不對,不管何理由,也別隨便打人,打人是犯法的,打傷了對方還要賠錢受處分……別肋長孩子吃虧心理,讓他帶著真情去向好方講自己不對的地方。

總之,小孩子犯錯,大人自己早有過了,要想讓自己孩子將來優秀,做父母的首先要學會優優。若總偏袒護孩子,將來吃虧必是自己。

我過去有位同事,就是太疼愛太袒護自己的孩子,結果吃了大虧。他那三五小孩同別小孩鬧矛盾,父母兩個都罵對方,鼓勵自己孩子向對方大打出手,不要吃虧…….到其讀初二時,己是校裡的“壞頭頭”了,到初三時,其己初當地派出所追捕。事情到了這一步,才認識到當年左鄰右舍指責他倆的良苦用心。


手機用戶5990100835好


告訴孩子:一個錯誤,第一次犯:是不知道;第二次犯:是不小心;第三次犯:是故意。



人在做,天在看


現在的孩子是非觀念不能用傳統的對錯去界定。只有在吃虧或造成損失傷害等嚴重後果或在無路可走時才會覺得做錯了,或思想有問題。所以,現在的孩子給人的印象就是不講理,有理也講不清,也有用歪理來講贏你。這與我國觀行教育和社會現實分不開。孩子缺乏勞動,缺乏合作與交流,缺乏挫折,缺乏傳統教育和接受傳統文化…大家共同努力吧,只有老師學校是約變不了的。


太陽鴿子


教育孩子應該以和平試的方式進行,暴力性的批評只會把孩子變得更暴躁;通過指導讓孩子理解自己的過錯才是教育的關鍵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