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何有可能誤將紗布、設備遺忘在患者體內?

骨科醫生老牛


就在昨天“四川女子手術後紗布遺留體內4個月後死亡”事件刷屏了,該女性患者於2018年6月6日在攀枝花宏實醫院行“剖宮取胎術”時,腹腔遺留3塊紗布,導致患者出現腸穿孔,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後不治而亡。這是非常嚴重的醫療事故,官方定義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被吊銷,主刀醫生的《醫師執業證書》也別被吊銷,吊銷器械護士的《護士執業證書》。

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紗布或者器械遺漏在患者體內

首先,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全中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手術,發生紗布或者設備遺留的事件屈指可數。因為醫院有一整套的規章制度,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這裡面的關鍵在於術前術後仔細認真的輕點,容不得半點馬虎。

一臺手術,一般有兩個護士,一個叫做器械護士,一個叫做巡迴護士。器械護士需要直接參與手術,給手術醫生傳遞器械,給縫針穿線等等。巡迴護士不需要上臺,只需要在手術檯下,提供物品。巡迴護士和器械護士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清點手術當中用過的物品。在手術之前,紗布,鑷子,縫針,手術刀,止血鉗等所有的物品,都需要清點一遍,然後登記記錄在案。醫生關閉手術切口之前,這兩位護士還需要再清點一遍所有的物品,確定沒有物品在體內殘留,醫生才能關閉切口。如果數目不對,需要仔細查找,直到所有的物品,數目都對才可以。

找不到怎麼辦?

如果找不到怎麼辦?如果有一根小小的縫針,或者紗布等等,找不到了怎麼辦?還有備用方案,因為縫針是金屬的,在X線下會顯影,術中用的紗布也是帶顯影條的,拍片可以顯影。所以,如果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那就需要術中拍片子幫助尋找,拍片子之後,如果確定異物在患者體內,那就可以有的放矢,幫助尋找。還有的醫院,有金屬探測器,也可以幫助尋找。

如果找了很久,也拍了片子,確實患者體內沒有,也沒找到,這時候應該怎麼辦?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極低,但確實也有,因為手術用的縫針非常細,如果不小心掉到手術檯以外的地方,那就非常不好找了。這時候就很麻煩了,需要層層上報,醫務處記錄在案,保留術中拍攝的片子,主刀醫生和護士都需要簽字,證實患者體內確實沒有縫針或者其他的異物殘留。

四川發生的這個事情,是該醫院的做法不符合醫療規章制度,清點數目不認真,遺漏三塊紗布,而且,使用的紗布居然是不帶顯影條的普通紗布,這些都是不對的, 我們要嚴厲的譴責這樣的行為。


普外科曾醫生


  • 看了四川攀枝花宏實醫院的醫療事故,瞭解了下這個宏實醫院,是一個成立於2002年的民營醫院,現在網絡上還能查到這個醫院的招聘信息。

  • 這個產婦是去引產,一般7個月的引產和生孩子的過程是一樣的,依沙吖啶注射後,應用米非米索軟化宮頸,發動宮縮,7個月的小剖宮產,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做的,患者來引產,本來這個孩子就不想要,剖宮產一套下來怎麼也得一萬多,所以按照常理講,如果不是危及產婦生命,懷疑子宮破裂或者羊水栓塞這種,即使產婦現在併發了子癇,抽搐了,也是可以先控制產婦情況,再解決胎兒問題,所以這個剖宮產是沒有指徵的。

  • 沒有指徵的手術,手術過程中出血多,出血多有一步一步的止血措施,最後一步是子宮切除,這位產婦因子宮切除後狀態不佳轉入另一家醫院治療,而這家醫院也因為沒有發現紗布受到了懲罰。其實子宮切除術在婦科算不上大手術,可能產婦術中出血較多,加上高齡,術後出現了嚴重的併發症。
  • 之前聽新聞說過,做剖宮產手術把紗布縫到子宮裡的,題主問到的可能,該怎麼說,只要術中有出血的地方,就要用紗布壓迫止血,紗布就會到那個地方但是常規關腹之前都會清洗盆腹腔然後清點器械和紗布,碰到這樣的大夫、器械護士、巡迴護士,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但凡這四個人當中一個有點兒責任心,這個事就不會發生,這件事,手術醫生和護士全責,只希望這樣的大夫和護士少點,或者這樣的組合少點,人命非兒戲。

學醫的Bellona


對於一個天天與紗布、針線打交道的人,我很適合來與大家談一談“醫生為何有可能誤將紗布、設備遺忘在患者體內?”這個話題。

從制度和操作規程上來講,醫生是不可能講紗布和各種器械遺忘在患者體內的。

手術不可能是一個人單獨完成的,至少會包括一個醫生與一個器械護士。任何一個醫院手術室都有對器械進行點數並作記錄的制度,包括手術開始前、關閉體腔前、體腔完全關閉後、縫皮前。

特別是對於紗布、紗條、針等容易遺留體內的物體是重點清查的對象,對於消毒或汙染後的紗布也不能亂扔,必須扔進一個垃圾盆裡。實習的時候經常因為隨意把消毒後的紗布扔掉被護士狂罵。

如果任何一次點數發現缺少了某樣東西,一定會立馬尋找,直到找到為止。一般來說紗布往往是在體腔內出血較多,或組織較脆的地方,用來起止血或保護的作用。如果針不見了,這個就非常難找了,有可能在地上,也有可能在患者體腔內。一般先從體外找,找不到再讓患者做X線檢查,金屬在X線顯影下會成高密度影。反正不管用什麼手段,最終一定要找出來,哪怕把整個手術室翻個頂朝天。

實際操作中,為什麼還會出現將紗布、器械遺忘在患者體內?

近年來,將紗布或者縫合針、鑷子遺忘在患者體內造成遺留事故的事件時有發生,其根源必然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1.未按操作規程執行

如果嚴格按照手術操作規程執行,任何物品均不可能遺留在患者體腔內。不管是因為病情危急,還是因為手術醫生輪換、手術護士輪換,均是沒有按照操作規程執行的後果。

2.醫生沒有交代清楚,或者患者沒有嚴格執行醫囑

對於如鼻腔、口腔等部位的某些手術,術後是需要將紗布條塞入手術部位起到填塞止血的效果的。往往是醫生術後沒有交代患者術後返院取出紗布條,或者是患者本人忘記並與醫院失聯,直到後來發生不良反應後再次複診才發現。

3.婦產科手術

絕大部分遺留紗布的事是發生在婦產科,因為產後子宮很容易出現,宮腔內填塞紗布是最有效的止血方式。由於宮腔不能可視化,在取出紗布的時候,醫生稍不注意就會將紗布殘留在宮腔內。

結語:為避免類似的醫療事故發生,廣大醫務人員提升自身的醫療技術是第一要務。


普外三角針


醫生為何會將紗布、設備遺忘在體內?類似這樣的案例在全世界各國都有發生,美國發生過、越南發生過,我們國家也發生過多起。但發生的次數很少,說明這樣的事並不常見。要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我們首先來看它們為何會進入手術患者體內?

必須要放的,如各種可吸收縫線、可吸收止血材料,各類藥物等等。

術中操作用,但是術後要取出的:如切割、分離和止血用的手術器械,紗布,縫合針等等

其次,醫院為了防止誤將紗布、設備遺忘在患者體內的防範措施有哪些?

手術器械、紗布、針,擔任手術助理工作的護士在手術前後都是要至少雙人核對三遍。

主刀醫師和助理醫師在關腹/關胸時,也會詳細檢查有沒有遺漏,然後才能開始縫合。

既然有如此嚴格的程序,那為什麼還會有遺忘的情況發生呢?很多人也總結了一些客觀原因,如手術風險大,緊張,時間長勞累等,會有所疏忽;團隊中有新助手時由於緊張容易犯錯,可能會遺忘部分助理操作;手術過程中由於病情的變化,手術過程並非總是會按預想的那樣順利,術中越是有變故的,人越是容易產生差錯;主刀在用完一個器械時沒有及時還給助理護士,理論上這些器械是有不慎掉進去的可能。

說了這麼多,我認為客觀原因總是有很多,也能理解部分工作中的疏忽,可手術都是關乎生命的醫療活動,我們不能以客觀原因來解釋,而是要加強責任心,發揮醫生高度的敬業精神,嚴格按照術中規範的操作流程減少這方面的風險。不能等事情發生了再去找原因。


路前的燈


是沒有給主治醫生送紅包,我女兒在市中心醫院生小孩,就是沒送紅包,叫實習生來重複手術,把我女兒當實驗品。險些要我女兒命,又去五醫院重新手術,去找上級主管部門不了了支??好想殺人啊?


趙強108494337


不是為了辯解,紗塊在腹腔裡好難找,所以一般都是用血墊,就是埋了金屬線有尾巴的紗塊,即使是這樣手術中放入仍然有找不到的風險,術中術後需要護士清點數目,核對準確才能關腹,如果清點錯誤,醫生就被帶坑裡了。記得有次做手術,手術完成不到一小時,核對不對數找血墊找了兩個小時,放進去了真的好難找


小李飛刀78868776


交接不當。最後也沒用仔細清點器材數量。一臺手術一開始切皮肉的是小醫生,然後老大上場。老大處理完了,讓小醫生打掃戰場。戰場血肉模糊,小醫生天生粗心,所以常會遺留東西。手術護士有規定要清點材料,上臺幾件,下臺也必須幾件。如果多人先後經手,交接就會出錯。只要有東西遺留,出錯的一定是一群人先後都出錯,大家都以為別人會清點。結果。。。呵呵。倒黴的是病家。現在醫生高手缺乏,有時同時兩臺甚至三臺一起開。每臺有小醫生先做,中間老大過來做關鍵的部分。然後移交給小醫生掃尾。小醫生天生不成熟,疏忽有一定概率。小概率碰到一起,就是大事故


KanazawaSky


其他不累述,主要是患者在醫生眼裡微不足道,試想如果患者是一箇中央大員或封疆大吏的夫人醫生敢如此麻乎?!如此麻痺大意嗎?!


玉米窩頭特別香


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工作如此馬虎大意,跟殺人犯有何區別?


用戶9225797297217


為什麼經過幾次檢查都沒有查出腹內有幾紗布,現在的設施設備不是很先進麼?醫療機構出現這樣嚴重問題真認人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