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紅軍時最高職務因何只是軍團參謀長?

紅軍時期,粟裕儘管是南昌起義和毛澤東所說的“井岡山的老人”,可謂根正苗紅,但如同陳毅所說,是“

多年受委屈的,是提拔得最慢的一個”。整整7年間,他所任職的單位不停變換,職務卻幾乎靜如止水,停滯不前,總在師長與軍團參謀長之間徘徊。

1930年12月,粟裕出任紅12軍65師師長,不久改任64師師長,首次步入師級幹部行列。但此後他似乎陷入了一種古怪神秘的魔咒,再也難以上升半步。

1931年6月,64師改為紅四軍13師,粟裕仍任師長;5個月後,他調任紅四軍參謀長,與軍長林彪搭檔,不久卻又調入紅軍學校任學員連連長,且一時三連(軍事連)連長,一時又四連(政治連)連長,直到第二年2月才返回紅四軍仍任參謀長。10個月後,林彪升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時,他出任紅一軍團教導師政委,依然是師級。三個月後,粟裕又被調離紅一軍團,出任紅11軍參謀長;過了7個月,他又被調任紅七軍團參謀長。

粟裕紅軍時最高職務因何只是軍團參謀長?


紅軍時期的粟裕

隨後,紅七軍團於1934年7月組成抗日先遣隊,粟裕與軍團長尋淮洲率部奔赴方誌敏領導的閩浙贛蘇區,不久調任紅10軍團參謀長。1935年2月,紅10軍團在軍團長劉疇西的指揮下失敗,粟裕將餘部組建為挺進師,擔任師長,一直到國共第二次合作的1937年9月。

粟裕與林彪都是朱德、陳毅於1927年10月對南昌起義餘部大庾整編的連級幹部之一,一為政治指導員,一為連長,但升遷之途迥異,除了粟裕缺乏黃埔軍校的文憑之外,更主要是為三個原因所耽誤。

一是負傷次數過多,一共達6次(其中三塊彈片一直留在頭顱中,直到辭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每一次負傷均需長短不一的時間治療。因作戰需要,他一治療脫崗,原來的指揮位置便被其他人取代,失去了許多領兵打仗的機會。

二是單位頻繁更換太多。因頻繁治療脫崗之外,他還被上級當作萬金油,先後“改換門庭”,到紅12軍65師、64師、紅四軍13師、紅四軍軍部、紅軍學校、紅一軍團教導師、紅11軍、紅七軍團、紅10軍團、紅軍挺進師等10個不同的單位任職。

三是叢莽間的南方游擊戰三年,因長時間遠離可以進行安排人事的中共中央,粟裕的挺進師師長也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粟裕此時的處境,與尚未被人發現,不曾“錐之處囊中”的毛遂相似。7年不曾上升半步的粟裕,也正是因為不曾“錐之處囊中”,失去了許多展現才幹、“脫穎而出”的機會。

反觀粟裕的同齡人林彪,從1930年6月起,便一直被毛澤東“錐之處囊中”,在主力部隊紅四軍、紅一軍團擔任軍事主官,戰績自然容易為他人所見,才幹也就隨著機遇的把握而“脫穎而出”。

粟裕紅軍時最高職務因何只是軍團參謀長?


紅軍時的林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