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和臨《樂毅論》,筆意清婉,姿態豐潤

俞和臨《樂毅論》,小楷,24.7×68.5cm,元至正二十年(1360)冬十月,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該作筆意清婉,姿態豐潤,妙能從吳興上窺大令,其酣恣處深得外拓神理,故有朗健多姿之態。


俞和臨《樂毅論》,筆意清婉,姿態豐潤

俞和臨《樂毅論》


俞和享年76歲, 恬淡瀟灑, 布衣終身。瞭解俞和的生平是深入領會俞和書法意韻的前提。對俞和生平記述最全的文獻資料見於明朝徐一夔為俞和撰寫的《俞子中墓碣》一文,研究者對於俞和生平的敘述也大多以此為依據。最早的俞和年表出自張光賓的《辨趙孟俯書急就章冊為俞和臨本兼述俞和生平及其書法》一文, 收錄於其所著《元朝書畫史研究論集》(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 1979年版) 一書, 年表涉及俞和的生平、師承與交遊,並將30件俞和的書作按時間順序對號入座, 是最早、最全面的俞和年表, 大致呈現了俞和一生的經歷以及書法創作的軌跡。俞和的書法直接師承於趙孟俯, 是趙孟俯的重要傳人, 踐行趙孟俯“復古” 主張, 師法晉唐, 臨摹諸帖, 因而篆隸楷行草諸體皆能,個人面貌日漸顯現。


俞和臨《樂毅論》,筆意清婉,姿態豐潤


俞和諸體兼擅,且每種書體均有作品存世,在歷代書家中亦為少見。王連起在《俞和及其行書》一文中將俞和的存世書作進行了分類,包括小楷、行書、草書、章草和篆隸,並就每種書體分別作了詳細的舉例和賞評。在各體書法中,俞和“以小楷和行草成就最高,特別是小楷,其功力之深,在歷代書家中也是少見的。”


俞和臨《樂毅論》,筆意清婉,姿態豐潤


俞和臨《樂毅論》,筆意清婉,姿態豐潤


俞和臨《樂毅論》,筆意清婉,姿態豐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