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蜂熱”會對蜂群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的解除“分蜂熱”?

目前對分蜂有幾個不同的假設 ,幼蟲食物假說

這一假說認為蜂群中幼蜂過剩會產生過剩的幼蟲食料 , 因而導致蜂群產生王臺。幼蟲擁擠假說 認為過多的幼蟲給蜂王造成可用於產卵的空間太小, 因此 , 導致蜂群產生王臺;同時又認為過於擁擠的蜂群造成蜂群通風不良。

內勤蜂的勞動假說 認為蜂群中內勤蜂的數量遠遠超過外勤蜂的數量 。蜂王外激素分佈假說 這一假說認為, 隨著工蜂數量的迅速增加 , 蜂王物質在箱內的分佈呈下降趨勢 。

群內食料過於充分假說 當蜜蜂把較多的花蜜帶入蜂箱 , 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空間貯存它 ;大量的工蜂要從事此項工作 , 並要在體內貯存大量蜂蜜, 因而阻止它們外出採集 ;由於群內工蜂數量的增多 , 也會造成蜂王物質分佈的減少 。

多因子假說 蜂群群勢過大 , 幼蟲擁擠 , 不同年齡段工蜂的分佈以及蜂王物質的減少 , 都會造成分蜂 。

“分蜂熱”會對蜂群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的解除“分蜂熱”?

一.群勢下降

分蜂最直接和最明顯的結果是造成蜂群群勢下降, 尤其是老王群 , 這種群具有雄蜂和有一半以上的工蜂準備飛離原巢另建新居, 剩下一半的工蜂將留在原巢哺育幼蟲 , 等待處女王的出臺 。這種蜂王叫自然王 , 它是 10 多個王臺中出臺較早的處女王。在新處女王出臺後不久 , 它便巡行各脾 , 首先攻擊敵對蜂王 , 然後破壞成熟王臺 。如果有 2 個新近出臺的處女王相遇, 一場王室的戰爭必將發生,其目的是決定究竟誰的基因將傳給後代 。“戰爭”的結果通常是一個處女王被對手刺螫而死亡。

“分蜂熱”會對蜂群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的解除“分蜂熱”?

二.蜂群的滅絕

爭奪王臺之戰最終導致 1 只蜂王死亡, 1 只未交配的受傷處女王也失去了飛行能力 , 這隻受傷處女王將被工蜂所處置;即使這隻蜂王僥倖未被其對手損傷, 處女王要變成有“統治權力”的蜂王必須進行婚飛 , 但在其婚飛過程中要麼被食蟲鳥吃掉 , 要麼被螳螂捕食, 如果這些發生 , 蜂群將成為無王群 。此時前蜂王所產的卵已發育成不同階段的蛹 , 它們也無法再被改造成處女王。

如果這些情況發生了, 那麼蜂群就將在不經意當中滅亡 。原因是群內無王 , 工蜂便開始產卵, 但工蜂產的卵只能發育成雄蜂 。

“分蜂熱”會對蜂群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的解除“分蜂熱”?

三.蜂蜜產量的下降

即使 1 只處女王能戰勝它的對手 , 併成功地進行婚飛交配, 但養蜂人還要經歷分蜂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蜂蜜產量的下降 。當蜂群在進行分蜂時丟失了蜂王 , 而在新蜂王代替原王時, 總有幾周內蜂群內的卵在減少。老蜂王在分蜂前1 周停止產卵, 接替它的處女王在交配前有 2 周以上的停卵期 。這樣所造成的結果是 , 老蜂不斷死亡, 新蜂還未孵化出房 , 蜂群群勢不斷下降 。如果分蜂發生在大流蜜期, 這將意味著寶貴蜜源的白白浪費 , 蜂群內大量蜜蜂怠工 , 其結果只有導致蜂蜜產量的下降。

四.優良遺傳特徵的丟失

專業養蜂者育王通常從那些具有優良特徵的品種選育, 比如從蜜蜂的衛生行為 、 性情溫馴和具有較強的採集花粉及蜂蜜行為等方面;而其它的一些遺傳特徵同樣可以選擇 , 比如抗病力 、 抗寄生蟲等。當這些過程不是通過人工選育而是讓蜂群自行換王分蜂時, 通過選育所得來的這些優良遺傳特徵將會丟失 。因為在蜂群內和蜂群間存在著明顯的遺傳可受性 , 不加選擇地育王將會導致相關基因的嚴重退化, 所以養蜂者在更換蜂王時, 最好到那些具有信譽的育王場去購買種王 。

“分蜂熱”會對蜂群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的解除“分蜂熱”?

五.分蜂的控制

方法大致可分為幼蟲管理、 儲存空間管理和蜂王管理。具體如下 :

(1)顛倒箱體 在春天應用此法旨在保持幼蟲在蜂團上方 。冬季蜂團是向上運動的 , 留下的是空巢脾。蜜蜂在通常情況下不把蜂蜜貯存在幼蟲下面, 因此 , 在最為需要時把蜂箱顛倒是為蜜蜂提供貯蜜空間 , 這一過程需要重複 2 ~ 3 次蜜蜂才向蜂箱上移動 。

(2)給子圈內加入空脾解除擁擠 加入空脾後子圈就被這些空脾散佈開 , 並給蜂王產卵提供了空間 。這樣做可使子圈內溫度得到有效降低。

(3)及時加繼箱 在流蜜期到來之前, 給蜂群加上繼箱, 這樣就給蜜蜂提供足夠的貯蜜空間。

(4)非民主法 這種方法是用隔王板把蜂王隔離出子圈, 其主要原理是為減輕子脾擁擠而引起的分蜂。

(5)分群 把 1 群分為 2 群后理論上蜂群不再發生分蜂, 老蜂王連同約一半工蜂遷飛到距原群一定的距離另建新巢, 原群內的蜜蜂通過自己培育蜂王或人為介紹一蜂王便可繼續生存下去, 但蜂蜜產量卻因分群遭受重挫 。分群越多 , 蜂蜜產量越少。

(6)模擬分蜂 這是一種人為方法 , 就是把蜂王連同一半或 2/3 的蜜蜂抖落在箱前的 1 塊地毯上 , 然後這些蜜蜂會爬入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空箱內, 此法從本質上講也是分蜂。

“分蜂熱”會對蜂群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有效的解除“分蜂熱”?

下面是蜂王管理的一些要點 :

(1)飼養新王 王齡在 2a 內的蜂王不喜歡分蜂, 因此 , 每隔 1a 換 1 次王可減少分蜂 , 同時也可保證蜂王的健康及高產。3 年齡的蜂王所帶領蜂群較 2 年齡的分蜂性高 2 倍 。

(2)飼養高產蜂王 當蜂王不能產大量的卵或足夠的蜂王物質時, 便有自然交替的趨向 , 這樣會導致蜂群群勢下降。當老蜂王通過新老交替被替換時 , 分蜂將會發生。

(3)關王 如果在群勢強大的蜂群內有一個產卵力很強的蜂王時 , 便可把蜂王用金屬網關起來 , 1 周後放出 。這種方法在生產蜂蜜時不宜採用, 因為它會導致群勢減小 , 並破壞蜂群內正常的內勤和外勤蜂的比例。

(4)飼養特定的蜂種 飼養不喜歡分蜂的蜂種可以減少蜂群分蜂的趨向。

此文僅供參考,蜂友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進步!筆者會持續推出更多養蜂文章,還望蜂友能給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