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大怪獸“上新了” 作者常怡讓孩子們愛上傳統文化

故宫里的大怪兽“上新了” 作者常怡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

《故宮裡的大怪獸》最新三輯的書封 鍾欣 攝

《故宮裡的大怪獸》最新三輯的書封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 應妮)從展品上逃跑的驪龍、不讓說謊的諦聽、出現在冰窖餐廳的朱雀、差點兒打起來的兩個怪獸飛魚、龍的天敵大鵬金翅鳥等,甚至還有從印度來的摩羯魚……最新的《故宮裡的大怪獸》又有了新怪獸,它們在故宮裡又會有什麼故事呢?在13日的新書首發式上,作者常怡帶著小朋友們一起迎來了故宮裡的這些“新朋友”。

故宫里的大怪兽“上新了” 作者常怡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

作者常怡和小讀者分享新書 鍾欣 攝

《故宮裡的大怪獸》系列童話是首部走進孩子視野的故宮題材童話,已共出版12冊,此次發佈了最新第四輯的三冊。它通過小學生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個神奇的寶石耳環而展開。李小雨藉助“洞光寶石”的神奇魔力,居然聽到在故宮裡生活了幾百年的怪獸、仙人們開口說話,並經歷了許多驚險故事。

第四輯延續了前三輯的主要角色和敘事方式,並有了新的特色:首先怪獸的來源更廣,除了故宮常見宮殿與建築上的怪獸之外,還講述了許多展品上的怪獸;如乾隆驪龍護珠白玉壺上的驪龍、神仙博局銅鏡上的羽人、明朝銅釋迦牟尼佛像上的大鵬金翅鳥等,讓孩子們更清晰地認識到故宮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博物館的意義和價值,收藏著無數珍貴的文物;除了中國本土的怪獸,還有來自外國的怪獸,如摩羯魚是從印度來的,他是西方占星學中十二星座之摩羯座形象的來源,也出現在故宮裡。

同時,想象力更加豐富,主人公李小雨穿越到清朝,與小宮女交上了朋友;作者還以故宮中真實存在的宮貓為原型創作出了幾個小故事,如景仁宮的鰲拜請楊永樂幫忙遛狗;此外,故事還擴大到了故宮周邊的建築,如大高玄殿“鬧鬼”事件,帶小讀者們逛得更遠。

深耕閱讀研究所所長李一慢表示,傳統文化需要當代表達,更需要兒童化的表達。“《故宮裡的大怪獸》將人類傳說與無形遺產置放在故宮這個有形的特定空間,把皇家的、理想化的、神秘性的、建築的祥瑞變為兒童文學的、藝術的、人文的‘童話部件’,除了故事的講述外,更重要的是給小讀者以情感的影響。”

“《故宮裡的大怪獸》正是一次成功的實踐,它巧妙地以孩子喜愛的怪獸形象為切入點,改變孩子對故宮的傳統印象,讓孩子開始更加願意走進故宮,探索故宮,進而愛上故宮。”中國大百科出版社社長劉國輝說,也正因如此,這套書獲得了故宮“官方認證”——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特別推薦,稱之為“孩子們與故宮之間的橋樑”。

據悉,自2015年出版以來,該系列簡體中文版圖書銷量已達300萬冊,同時實現了俄羅斯、韓國、羅馬尼亞、阿拉伯地區、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蒙古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權輸出,併入駐故宮書店及文化服務中心,走進美國、新西蘭等國圖書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