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退休保障歷經百年坎坷之路,改革計劃今年能否上路?

法国退休保障历经百年坎坷之路,改革计划今年能否上路?

4月11日,全法各地均有退休人員上街示威,要求總統馬克龍“還錢”,提高退休人員的購買力。(圖片來源:法新社)

【歐洲時報記者來米編譯報道】根據馬克龍競選總統時的承諾,其任期內法國將維持62歲為最低退休年齡。然而最近政府中一些成員--甚至包括總統身邊的人頻頻放話,稱法國老齡化嚴重、62歲退休太早,難以維持社保體系運轉。另有專家稱,退休金的統計和算法複雜,年齡只是一方面,有關機構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比如延長工齡標準、提高養老分攤金等達到“收支平衡”。

法國《世界報》3月27日刊文稱,該媒體得到一份政府保密文件。法國戰略研究統計局(DREES)2018年3月23日提交的這份10頁的報告認為,現行最低退休年齡必須增加,否則就要增加領薪人員繳納的退休保險金額。2018年10月開啟相關討論,馬克龍總統和菲利普總理隨後承諾,退休改革將建立在法定退休年齡62歲和新的普遍退休制的基礎上。法國退休改革事務最高專員讓-保羅·德勒瓦(JEAN-PAUL DELEVOYE)日前就法定退休年齡的問題再次表示,法定退休年齡將維持在62歲,政府將“維持這個退休年齡,這是確定的事”。在政府成員最近就推遲退休年齡一再表態後,德勒瓦揚言,如果政府不信守承諾,他就辭職。

“福利社會”百年坎坷路

1848年革命之後,法國給所有公務員(民事和軍事)開始發放退休金,相關規定被寫入1853年6月8日公民養老法:拿破崙三世希望推廣養老金計劃,當時的正常退休年齡為60歲(繁重工作55歲),並創建遺屬撫卹金。法國的私營部門從1804年開始通過互助會發放養老金,但發展相當有限。到1890年,只有3.5%的老年工人可以拿到養老金。

1895年11月,著名律師、傅立葉派社會主義運動家Paul-Emile Laviron致信法國國會,建議政府推出服務所有工人的養老保險基金。在Laviron之後,社會主義者、地區議員Edouard Vaillant繼續提倡和宣傳全民養老機制。Vaillant是1913年總統大選社會黨候選人之一,他提出的創新政策還包括八小時工作制、醫療/失業保險等。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各政黨、利益集團在討論法國重建格局時,公民養老和社會保險成為重點話題。在普遍認知層面,法國人將1945年當作法國社會保障誕生的年份。當年的法律規定退休年齡為60歲,但通過附加條列將實際年齡推遲到65歲,農民沒有被囊括進退休體制。工作30年之後,在60歲退休可以享用工作期間20%的基本工資作為“退休金”,但是如果工作至65歲,該比例可上漲至24%。到1948年,法國65歲以上者有63%拿到了“退休金”。

退休制度也是左右派角力的戰場。1971年,在右派的壓力下,工作期限從30年延長到37.5年。37.5年的算法在密特朗擔任總統的1982年再一次得到確認,但退休金額可達平均年薪的50%。工作期限不夠的情況下,退休金額按比例減少。

據法國政府退休信息官方網站la-retraite-en-clair.fr介紹,1945年初創退休制度時的一大目標,就是為所有人打造一個統一的系統,但某些行業和機構希望保持特權,這也是後來每次退休改革都會提到的“特殊群體”。

1991年來致力削減福利

1990年代起,法國經濟出現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養老金赤字不斷擴大。1991年,法國計劃總署出臺了一份《關於退休制度的白皮書》。1993年起,時任總理以此為據主持“巴拉迪爾改革”,指出必須對現行制度動大手術,否則到2030年退休制度將徹底破產。巴拉迪爾總理將退休改革的重點目標確定為削減支出。

最終經過工會和政府的博弈,成功推出如下改革:1、將私企薪金僱員領取全額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從37.5年逐步延至40年(2012年,菲永總理將期限延長到41年)。2、逐步把養老金的計算標準從參照職業生涯中工資水平最高的10年延長到最高的25年。3、逐步把退休金與工資漲幅掛鉤,改為與通貨膨脹掛鉤。當時為確保改革成功,巴拉迪爾有意繞開了“特殊群體”。比如工會參與率高、否決權大的公務部門和公交鐵路部門。

1995年,新上臺的於貝總理著手全方面縮減社會福利,包括對家庭補助徵稅、對退休者和失業者稅捐增加。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於貝嘗試把1993年的巴拉迪爾改革拓展至所有部門,特別是1993年未加改革的公有部門,結果引發了席捲全國的抗議浪潮,罷工、示威等運動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久,僅次於1968年的“五月風暴”。最終導致改革流產。

此後在長達近十年的時間裡,沒有哪屆政府敢於再次觸碰退休制度改革的雷區。

公務員、鐵老大動不得?

2002年,法國公共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為3.1%,創1995年以來最高紀錄,並超過歐元區規定的3%上限,受到歐盟委員會的警告。壓縮公共開支、削減赤字成為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拉法蘭總理頂著壓力、開始改革退休制度,削減養老開支。改革的主要目標是1993、1995兩次改革均未成功的特殊群體。

為規避風險,拉法蘭特意將特殊制度中最難啃的骨頭,即工會參會率最高、福利特權最多的法國國營鐵路公司、巴黎公交運輸公司等這些被稱為“特殊中的特殊”排除在外,將改革對象聚焦在公務員身上,最終成功地進行了改革。公務員領取全額養老金的繳費年限拉齊到向普通制度下的私有部門看齊。但同時為公務員建立了強制性的補充退休制度(RAFP),以彌補他們失去的部分福利特權。當然,拉法蘭也為改革付出了巨大代價:2004年3月,面對空前的罷工浪潮,拉法蘭不得不提交辭呈。最終,希拉剋總統只是對內閣進行了調整,拉法蘭繼續擔任總理之職,但一年後讓位於德維爾潘。

2007年,薩科齊總統經過與工會數輪伴隨著罷工、遊行示威的艱苦談判,成功推進了針對特殊群體的改革:將法國國營鐵路公司、巴黎獨立運輸公司等幾大特殊制度領取全額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向著公務員制度拉齊。但改革之後,幾大特殊制度不僅依然保留著諸多特權——譬如提前退休、養老金按照最後六個月的收入水平計算等,致使批評聲不絕於耳。

時至2019年,“特殊群體”依然是法國退休改革的難中之難。2019年3月初,退休改革委員會主席德勒瓦(JEAN-PAUL DELEVOYE)與各大工會代表討論是否維持某些公營企業職工或公務員在62歲以前就可例外退休的“棘手”問題。據統計,總共有76.5萬職工可因特殊的職業規定或因既定的福利可享受提前退休。德勒瓦把有關的工作文件交給勞資雙方。

馬克龍盼今年定案退休改革

2019年1月,馬克龍總統在審計院的一項監控公共基金運用高等研究所開學典禮的一項講話中表示,希望能在2019年最終拍板定案退休改革計劃。馬克龍指出,審計院院長提醒法國總統,不應對改善法國公共財物赤字“抱有幻想”。他還說:為了尊重之前已定的決策軌道,大幅度的結構性改革應不會太遲就展開。

為了保證退休改革順利進行,馬克龍在2017年9月中旬任命希拉剋時期的前部長德勒瓦出任處理退休事務高級專員,晤談所有資方及工會的組織。馬克龍稱,改革應能簡化法國退休系統的法案,它將可以把目前的37個不同領域退休體制變成一個簡單化及看得懂的制度。

2018年10月,德勒瓦在長達六個月的聽證諮詢後,向政府遞交有關退休改革的15條指導性綱領。該綱領提議,用“全民退休制”取代法國現行的42個不同的退休機制。馬克龍在參選總統時曾承諾:“每個法國人繳納的等值歐元都將產生同樣的權利,私營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將按同一水平繳納退休保險徵攤金。”德勒瓦提交的法案被視為馬克龍兌現承諾的表現。

鏈接:App詳解退休金拿多少?

目前法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2歲,持合法居留證的外國人享有和法國人同等的退休權利。對很多人來說,計算自己的退休金額並非易事,更別說補充退休金、工作季度數和各種補充積分。為了便於領薪員工瞭解這些信息,補充退休管理機構Agirc-Arrco於2016年12月推出了手機引用軟件Smart'Remart,它被稱作提前準備退休和了解退休制度的必備“小助手”,其中最實用的應該就是其簡便的養老金模擬計算功能。這款軟件在IOS和Google Play Store手機應用商城可免費下載。

Smart'Remart針對的是所有年齡段職員,包括已退休人員。只要已在企業中、高級職員的補充退休金管理機構(AGIRC)和一般職工的補充退休金管理機構(ARRCO)繳過分攤金都可以通過軟件獲取個人退休相關信息。

用戶僅需輸入自己的社會保險號(numéro de sécurité sociale)和個人信息,即可註冊補充退休管理機構Agirc-Arrco個人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