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個“強力推進” 促進全市高質量發展

屈凱軍

市委書記劉雪榮在今年全市三級幹部大會上提出了五個“力爭上游”要求。根據這一要求,2019年市發改委將圍繞“四大定位”(經濟綜合部門、決策參謀部門、統籌協調部門、模範執行部門)、“三個對標”(對標職能目標考核、對標巡視審計要求、對標先進典型)、“兩全”目標(全省爭進位、全市創一流),突出抓好五個“強力推進”,努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創新投資和項目建設推進四項機制。一是項目月集中開工機制。每月開展一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倒逼項目前期工作,加快項目落地,確保今年實現在建億元項目800個、新開工億元項目300個、在建億元項目總投資4000億元以上目標。

二是項目季拉練機制。每季度組織一次各縣市區和市區各園區項目建設拉練活動,現場點評打分,季度綜合評價,加大獎優懲後工作力度。

三是項目建設重點問題交辦機制。全市每週調度一次項目建設;每月收集一次項目建設重點問題,向各縣市區和市直單位通報交辦,並報市政府備案;每季度25日前收集需要省級部門協調解決的重點問題,請省發改委並省直部門或省政府協調解決。

四是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專項考核機制。對各縣市區、各園區項目建設情況實行月度通報排名、半年考核、年終結總賬,壓實項目謀劃推進主體責任,確保年度投資目標實現。

二、強力推進爭資立項

建立政策研究機制,提高爭資立項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一是全面提升研究政策的能力水平。通過業務培訓、實踐鍛鍊、考核倒逼等方式,激發發改系統幹部加強政策研究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政策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成立智庫,簽約智庫。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政策研究、項目謀劃等領域聘請一批熟悉黃岡市情的專家學者,組成發改智庫,加強政策研究力量。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諮詢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充分借智借力,提高政策研究水平。

三是創辦《發改建議》。國家、省出臺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後,市發改委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率先研究、率先謀劃,結合黃岡實際從政策中謀項目、找路徑,形成《發改建議》,指導和督促各地各相關部門跑省進京,爭資立項,形成全社會爭資立項的合力。

四是細化工作任務。將年度爭資立項計劃細化分解到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以及市發改委責任領導和業務科室,層層壓實責任,細化落實措施。

三、強力推進重大戰略

一是積極對接省“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佈局。啟動我市《對接“一芯兩帶三區”戰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課題研究,深入調研全市各地產業現狀,圍繞全市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產業佈局、產業目標、產業重點、產業路徑、產業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對策建議,形成高質量研究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同時,將研究報告報省委省政府,爭取支持。

二是全力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進一步提高站位,深化戰略認識,將臨空經濟區建設作為“頭號工程”來抓,確保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儘快與省交投簽訂開發建設合作協議,編制完成概念性總體規劃,儘快組建省交投和黃岡合資公司。成立燕磯大橋推進工作專班,加快大橋項目前期工作,確保2020年初開工建設;加強臨空經濟區產業規劃研究,加快啟動10平方公里啟動區建設工作;啟動白潭湖順豐“四大中心”項目建設。

三是深入實施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搶抓中期評估機遇,爭取一批重大項目補充納入《規劃》,推動進一步完善國家、省《規劃》貫徹實施工作機制。加大“三個清單”落實力度,進一步爭取重大政策、重大項目落實落地。加大彙報銜接力度,力爭省政府儘快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措施》。主動對接河南、安徽大別山革命老區核心市州,牽頭建立市際聯席會議制度,增強《規劃》實施的整體聯動效應。

四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督促各地儘快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及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鄉村振興戰略項目庫。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統籌推進“雙十”工程、“雷霆行動”“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確保2019年累計完成“廁所革命”任務的70%,其中麻城、蘄春全面完成3年總任務。規範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產業後扶及管理,實現建設任務、搬遷入住、拆遷復墾、幫扶到戶、產業幫扶、社區管理、問題整改七個任務清零。

四、強力推進以市率縣

充分發揮經濟綜合部門職能,統籌市縣經濟發展,做到“三個精準”。

一是精準指導。在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的基礎上,為各縣市區在爭資立項、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精準指導,提高資金、項目、政策爭取的成功率。

二是精準調度。建設市重大項目調度指揮中心,用好“互聯網+項目化管理”平臺,提升全市重大項目建設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水平,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掌握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實現項目的精準化監管和調度。

三是精準服務。全力以赴為各縣市區發展排憂解難,對各縣市區在經濟發展、項目建設等方面需要市發改委協調解決的,全力提供支持,進一步加強系統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五、強力推進自身建設

加大“五型機關”建設力度。

一是建設學習型機關。大興學習之風,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加強與市委黨校和黃岡師範學院合作,加大幹部培訓力度,組織集中讀書活動,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

二是建設創新型機關。主動適應發展改革工作新常態,突出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創新,打破思想禁錮,勇於先行先試,通過創新破解難題,推動重點工作落實。

三是建設效能型機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全委形成“抓落實、創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圍,不斷提升工作執行力和工作效能。

四是建設服務型機關。始終把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基層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服務意識,打造服務品牌。

五是建設廉潔型機關。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織密制度籠子,規範權力運行,以持續整治“四風”為重點,強力整治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努力鍛造忠誠、乾淨、擔當、作為的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

(作者系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