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叛逆期好不好?

尚嘉輝438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現象。每個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有這種正確的認識。是孩子由依賴到獨立的必由之路。只不過有些孩子表現得很叛逆,而有些孩子的表現不是那麼明顯。




正常的叛逆可以讓孩子逐步樹立對事物正確的看法。青春期的孩子都處於懵懂的狀態,他們經過成長逐步對身邊的人和事有了自己的看法,這種看法有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雖然這樣,他們還是很想把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對事物的獨到見解。這時候的表現就會認為是叛逆。只要作為家長的、作為老師的不要扼殺孩子的探究心理,孩子就會不斷的對事物形成正確的看法。

學會正確引導,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總想拜託對身邊人的依賴。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們如何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千萬不能家長作風式訓導,要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夥伴關係。讓孩子瞭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優點,找到自己的缺點,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學會正確釋放情緒,不要衝動和壓抑自己的情緒,增強孩子們的抗壓能力,培養自控能力。消除自卑情緒 ,幫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興趣、習慣;讓孩子們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

有了青春期的叛逆並不可怕,只要有了正確的引導,很快孩子就學會正確看待身邊的人和事,並且會培養孩子受挫心理,不斷變得心裡陽光和懂事起來。


奇石書法愛好者


很正常說不上好不好,說明他在逐漸長大,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維了,不喜歡你的強迫和命令式的安排,學著和他做朋友,低下身來慢慢聆聽給出你的建議,口吻要溫和,你說我的對嗎?你說這樣可以嗎?他會給出他的想法,也可以寫信溝通,我和我家兒子就是這樣,現在他什麼都會和我溝通,好的壞的都會第一時間分享,不要家長式的去批評或否定,要讓他有說話辯解的時間,我兒子高二開始叛逆,我就是這麼靠著耐心用了半年時間把他改變的,家長做的不對及時和孩子說對不起,相互尊理解和包容是相處之道,適應任何關係的處理。


小陽貓的揹包


孩子理所當然地會有叛逆期。“叛逆”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是他們一路升級打怪到擁有獨立意識的一種產物。

1.“叛逆”標誌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不必刻意打壓,不必大驚小怪,不必生氣自責,這是所有父母都會面對的普遍性問題。

2.“叛逆”的本質是孩子與父母的權力之爭

孩子的獨立始於自我的構建,自我意識的萌發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自主和尊重,叛逆意味著父母放手得不夠,所以孩子會想盡一切辦法來爭取能和父母有平等對話的地位。

3.孩子的“叛逆期”一般有3個(年紀只是個參考值,不同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年齡可能提前或延後)

1) 2歲-3歲時,自我意識敏感期,開始意識到“自我”同母親,同世界是分離的,開始說“不”,進入執拗的追求秩序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2) 7-9歲時,兒童期,喜歡和父母“對著幹”的小槓精,急於擺脫父母的掌控,像個“小大人”,希望凡事自己說了算。

3) 12-15歲,青春期,有人形容這時期的孩子像“一座行走的火山”,心理未成熟,荷爾蒙影響下心情易煩躁。渴望能像一個真正的大人一樣,自己做決定,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

4.父母怎麼應對孩子的“叛逆”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總的原則是:

1) 尊重與理解:

接受這是孩子成長規律所必經,並同意在人格上,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的,孩子需要得到尊重。

2) 肯定與放手:

不要做控制型家長,不要控制!不要控制!控制型的能帶出什麼孩子來?最常見的如媽寶男,比如《都挺好》的蘇明成,你要嗎?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相信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獨立地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就感,以此來構建自信。

3) 引導解決問題:

不要告訴孩子答案,不要代替孩子成長,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可以引導,可以提供意見。

所以,有的放矢的接受孩子的“叛逆”,見招拆招,你的叛逆孩子,終將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反之,如果在父母的一味打壓下失去反抗權利或已經放棄反抗,表現“乖乖”的孩子,往往在性格上會趨於軟弱和寡斷,嚴重者甚至會爆發心理疾病。


Vicky小微


孩子叛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些孩子叛逆,是因為需求、感受被父母忽視了,她們在尋求父母的關注,因此表現出不合作、不聽話的叛逆行為。《叛逆不是孩子的錯》這本書把孩子被父母習慣性地忽視,因而產生叛逆行為分析得特別透徹。

比如,父母陪孩子的時候,通常自顧自地玩手機,有時候孩子給父母展示自己的“作品”時,父母很敷衍地回覆,卻不自知,而這一切孩子都看在心裡。她們感覺自己沒有“被看見”,沒有存在感。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自己,主動找別人說話,尋求關注,卻被很敷衍地回覆,自己心裡是什麼感受呢?

事實上,孩子的事情,不是小事,當我們把孩子不當成孩子,而是一個人來尊重的時候,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另一種叛逆,是孩子有主見的表現。當父母的觀點和自己的不一樣的時候,孩子會反駁,頂嘴就是一種表現形式。

這個時候,父母會本能地覺得很沒面子。而當父母認識到,孩子的叛逆是一件好事,就會消解掉一部分怒氣。

美國有一個跟蹤研究表明,叛逆的孩子更有出息。

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那些成功的人,通常都不會墨守成規、人云亦云。而是敢於突破常規,自主創新。

所以,當家長面對孩子叛逆,要分清楚孩子叛逆背後的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以上。

我是蝸牛隊長,關注0~12歲孩子的精神面貌。喜歡我的回覆,歡迎關注,一起交流噢


蝸牛也會牛啊


這不存在好不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將掙脫父母的束縛,要去認識更寬廣的世界,並且有了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和認知,這時候自然會意識到父母在各個方面的侷限性,不再和小時候一樣覺得父母就是最強大的人,什麼都懂,所以就表現出來了一種逆反的狀態。逆反是大部分孩子成長的必然表現,家長要正確對待和引導切不可強行壓制。

另外成長中青春期孩子的發育受身體內部激素影響,也會表現出來這種狀態,這不是孩子故意要這麼做,而是身體發育造成的,家長也要給予理解。同時這個時期孩子對同齡人對自己的認可非常重視,他們需要在同學朋友中找到歸屬感,所以經常會因重視友情而忽略父母家人的感受,這一點父母也要理解並接受。

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短的一個時期,家長在這個時期要做好引導工作,要理解孩子,更要有耐心陪孩子一起度過這個時期。


企業領導力培訓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孩子的叛逆是成長過程的必然,不存在好壞之分。

所以,遇到孩子叛逆應該學會找到方法,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而不是認為這就是不好的。如同有一天你到了更年期有了更年期綜合徵一樣,這是不受個人意志轉移的。

其次,家長應該在青春期,在孩子叛逆的時期多關注孩子,關心孩子,耐心和孩子溝通,像朋友一樣的平等的對話交流。千萬就以為洪水猛獸一樣自亂陣腳。

我們北京善智慧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專注家庭教育和孩子青春期心靈成長,我們已經改變超過20000個家庭和孩子。


善智慧教育


孩子幼年不懂事,凡事都依賴父母做主,想辦法,拿主意。因為背景是大人的生活經歷,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才是安全的,趨利避害,所以很是穩當妥帖。這個階段,孩子服從安排,聽從指導,按部就班的,錯不了,至少不會有危險,至少出發點是為了你好,你的利益,你的安全,永遠都是父母考量的第一位。

這個階段,孩子太小,根本無法思維;只會選擇,且思維簡單,思維不完整,常常見其利,不見其避弊。例如,獨自在家的,只求外出,找媽媽,門出不去,就翻爬窗子,高層墜落死傷的,慘劇一個接一個,層出不窮。

所以,出於對孩子幼稚狀況的考慮,要求孩子聽話,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是完全必要的。

孩子逐漸長大,各方面的發育趨於成熟;懂得很多知識,相當自豪,自信。逐漸進入叛逆期。這是孩子成長的表現,進步的表現,必須肯定,值得歡迎的。

叛逆期的孩子,瞭解的知識很多。特別是有專項愛好的,常常遠超課程課本,遠超同齡人。例如特別愛好地理的,不光國內,就是外國的地理也如數家珍,提起來滔滔不絕,別人聽了,還以為他家經常出國旅遊呢。面對這樣的孩子,別說家長,就是大學生也招架不住,因為大學不學地理,中學地理也沒有這麼詳盡。

叛逆期的孩子,偶有不明之處,問了父母,張口結舌,王顧左右而言他,東拉西扯,離題十萬八千里,頓時大失所望,父母高大上的形象,一去不復返。覺得父母不過如此,和自己相比差得太遠,根本不是一個層次。

所以對父母不依賴,不相信。情緒激動的,父母說一句,他說十句;頂嘴,反駁,冷不丁嗆一句,把你噎死。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幾個階段性的叛逆。

特別是中學階段的叛逆期,是大學前的關鍵學習階段,也是人生的關鍵階段。把握好了,道路筆直,平坦,順風順水,步步高。把握不好,厭學,輟學,棄學,早戀,鬼混,雖然未成年,然而已經廢了。

所以,進入叛逆期,父母要特別關心孩子的學習,關心行為舉止,關心興趣愛好,關心結交的朋友,關心有無不良嗜好-

抽菸,賭博,沉迷手機,特別要關心性成長的表現,決不能被表面的不動聲色迷惑。

只有和孩子經常接觸,充分了解其成長經歷,才能把握自如,容易接近,容易交流,容易溝通,容易聽取大人意見,及早遏制不良趨向,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平穩渡過叛逆期,取得最大的成功,同時父子兩代人才能達到最大的和諧。


青山不掩


當然好,是自我獨立意識的甦醒,尊重引導,給予孩子一份獨立的人格,讓孩子形成健康向上的性格


真簡淡


這個不是好不好的問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是會有叛逆期的。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叛逆大多是表現在對父母不再像以前的言聽計從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有的自己判斷對錯的能力。這個時期,即使覺得孩子做的不對也不要強行的把自己的對錯關強加給孩子。要慢慢地引導他們。


楊楊姐姐的手磨日記


如果叛逆,就得讓他叛逆出個逆天行道,千萬不能溫水煮🐸,那就平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