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孩子開玩笑會不會有嚴重後果?

凱旋1002


父母在與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所言所行都會對親子關係的建立和孩子整體的價值觀造成或好或壞的影響。大人有明確的是非、真假判斷的能力,但孩童沒有。他們很容易將大人說的話當真,並且孩子的記性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好很多,你不經意的玩笑,或許他會記住一生。因此,和孩子開玩笑要謹慎,避免說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話,例如:

“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這句話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他會為了討好大人而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和需求,而你也將逐漸失去走進孩子心裡的機會,這非常不利良好家庭關係的建立。

“你是爸爸媽媽撿來的”。這句玩笑大多數父母都對孩子開過,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當你批評教育孩子時,他們會覺得因為自己不是親生的才受到苛待。尤其是多孩家庭,一旦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受委屈的孩子會更加認定自己是撿來的,因此變得更加自卑。

給孩子提供安全感滿滿的成長環境太重要了,缺乏安全感的成長環境不僅影響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要和孩子開玩笑也該是讓人愉快的玩笑,不是讓人難堪的、不安的。孩子被逗,也一定要做好孩子堅強的後盾,對不妥的玩笑說不。



小太陽D媽咪


會,因為越小的孩子,分不清你是不是在開玩笑。

我家大寶兩歲半,小寶就出生了。都由我在家照看。孩子奶奶一下班就會對大寶說:把你妹妹送人吧,大寶就會說不行。我們也沒在意。因為我們都知道那是她奶奶在跟他開玩笑。直到有一天,他奶奶沒上班,領著他出去玩了,正好那天我們領著小寶去打預防針,他先比我們早回家的。回家一下沒看到妹妹,就大哭起來,哭著找妹妹,任憑他奶奶怎麼說,他也不信,就是哭。最後還是他奶奶給我們打電話,讓我們快回來,我們告訴他一會回來,他才不哭。我們回來他還問我們是不是去給妹妹打針了。從那以後,他奶奶就不和他開玩笑了。


有時我們覺得一個小小的玩笑,但是孩子不會分辨,就會當真,會記得。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亂和孩子開玩笑。尤其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以後,不要和孩子亂說。什麼你媽媽不要你了,你媽媽不疼你了,你媽媽只愛弟弟妹妹等等。你的一個玩笑有可能就會釀成很多不良的後果。


淘淘愛挑戰


可以開玩笑。

前提是,要把孩子當做同齡人來對待,要以一種對待朋友的態度來開玩笑。

開玩笑是逗樂讓人開心的,逗得大人孩子都其樂融融,那才對。

如果帶著看戲取笑的態度,大人覺得“這個小孩真傻 真不經逗”,孩子委屈迷茫的哭,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要被戲弄。

大人單方面的取笑,那就不是開玩笑了。


寶兒姨的育兒經


要看開玩笑的程度,如果是無傷大雅的小玩笑,那麼可以不用太在意。但是最好不要開一些比較過分,容易產生誤導的玩笑。

因為小孩子辨別事件的能力較弱,會把一些玩笑當真。如果是有誤導性的玩笑,會讓孩子產生不好的想法,進而對身心成長都有影響。

其實不要說小孩子,就連大人之間都會因為玩笑的事惹出很多矛盾,更何況小孩子呢?

所以希望無論是對小孩子還是大人,開玩笑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讓搞笑娛樂成為傷害別人的藉口!


享家的人


每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不管多大孩子的認知能力遠遠不是大人能想象的,過分的玩笑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影響和影響其性格,比如我女兒,以前她做錯事情我就愛說媽媽不愛你了,後來她一犯錯就問媽媽你還愛不愛我,內心確定安全感和自信,我深知自己的錯誤,後來溝通好久才慢慢把她引導出來,不要隨便開孩子玩笑,可能會影響一輩子的


小狗梳子


如果我們的玩笑對方知道是玩笑,不防大家一起愉樂一下。

如果對方當真,你知道後果是什麼。而小孩子在辨別能力上還不夠,很容易當真,他們更多地相信這個世界都是真實的、大人都是真的(因為他們要從大人這裡學東西,所以相信)。

所以,請珍惜你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確保你在孩子那裡值得信賴。


家庭教育那點事兒


會,當然會,年前和小侄子開玩笑說他媽媽不要他了(他媽媽恰好回孃家了)現在都還不理我(小孩很天真)


竹葉優居


會的,幼嫩小孩就是一張白紙,你說什麼他就寫上什麼。

與小孩交流的時候,如果要說教育他,一定帶有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話題。吹牛的就別說了


歡樂海灘


孩子的思想很單純,通常他們意識不到是玩笑。大人無意中說的一些玩笑的話,以為孩子會理解,殊不知,孩子會當真。


騰姐雜談


適當的玩笑可以讓孩子懂得人生的樂趣,還能有效的促進大人和孩子的感情。但什麼都要有個度,孩子小還沒有分辨善惡的能力,如果你給孩子開了一個惡搞別人的玩笑,那麼孩子有可能對別人也會用這種辦法來惡搞別人。所以請謹慎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