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後的北馬其頓共和國加入北約,為何說它是北約內部的定時炸彈?

新文化街男孩


對於改名後的“北馬其頓”加入北約,確實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對於北約來說,就相當於在與俄羅斯的博弈中,又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理由:

1.在與希臘達成協議之後,“北馬其頓”終於解決了加入北約的障礙——之前希臘一直對於馬其頓的國名有意見,指責與希臘的馬其頓省有“撞名”和領土要求。

2.北馬其頓加入北約,之後可能還會加入歐盟,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確實不是一個好事情,畢竟北馬其頓挨著俄羅斯的盟友塞爾維亞。

3.對於塞爾維亞,美國一直在運作想吸收進北約,現在北馬其頓在俄羅斯一再強烈反對的情況下進入北約,確實對於未來的北約來說,是一個大隱患。

4.北馬其頓這個國家,在美西方與俄羅斯的博弈中,沒有任何發言權,而美國每年給北馬其頓的軍事援助經費近500萬美金,累積(從1991計算)提供約7.5億美元的援助。即將成為第30個北約成員國的北馬其頓,後面的日子估計不會好過!

拭目以待!


英武


2019年2月6日,北約秘書長簽署接納北馬其頓加入北約的協議,正式啟動新擴容程序,估計不用半年,“北馬”將成為其第30個成員。

它會成為該組織的“定時炸彈”?筆者不能認可,理由如下:

其一,此前,該國加入北約的最大障礙是希臘反對,它去年已與希臘達成“改名”協議,為加入北約、歐盟鋪平道路。

其二,該國從前南斯拉夫獨立未遇阻力,不像克、波黑、科索沃三家出現過流血戰亂,而且與兄弟鄰國沒有邊界領土及其他顯性爭端,不存在潛在動盪因素。

其三,前南人口最多的國家塞爾維亞經歷鄰國先後入約的“洗禮”,對此習以為常;俄羅斯“鞭長未及”,也沒有理由、能力阻止。

其四,該國內部有主體民族與第二大民族阿爾巴尼亞人的矛盾,北約足以約束它,因為阿爾巴尼亞也是其成員國。

最後,可能引起爭議的是未來波黑與科索沃加入北約,前者因為三大民族之一塞族人的堅決反對,後者則一直沒有得到母國塞爾維亞的認可。


ruixuezhaofeng



因為“國名”而無法加入一個組織,也算是一件“奇聞怪事”了!可這件事情卻又實實在在的發生在馬其頓身上。當然,現在已經不叫馬其頓了,而是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改名後終於獲准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月6日,北約29個成員國在布魯塞爾與馬其頓簽署了議定書,為馬其頓成為北約第30個成員鋪平了道路。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議定書籤署後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刻”。議定書的簽署,意味著北約層面的工作已經完成。接下來進入各國議會的批准程序。待29個國家批准後,馬其頓將正式成為北約的第30個成員國。

馬其頓於1991年1月20日獨立,獨立時的國名是馬其頓共和國,但因為希臘對其國名有異議,所以,馬其頓在1993年加入聯合國時,是暫用名!即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此後,馬其頓開啟了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旅程”。很不幸!其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進程屢屢受阻於希臘。儘管北約和歐盟中的一些重要國家出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希臘的態度非常堅決,始終沒有一絲一毫的鬆動。而馬其頓人也不願意更改國名,因此,雙方一直僵持著。


北約對成員國的加入有著嚴苛的條件,這是由北約集團的性質決定的。加入北約的成員不僅要和別國沒有領土爭端,而且不能有其他顯性爭端和隱形動盪因素。比如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就是因為受阻於同俄羅斯之間的爭執。格魯吉亞加入北約阻力還稍微小一點,因為南奧賽梯和阿布哈茲目前只是“獨立的問題”,俄羅斯並沒有提出土地和主權要求。可烏克蘭將來加入北約的難度就大了。因為克里米亞顯然是繞不過去的坎。

加入北約的另一道“坎”是必須所有成員國同意。如果有一個成員國不同意那也枉然。北約為什麼要這麼嚴苛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怕麻煩,擔心無端的捲入戰爭。試想,誰又願意被動的捲入勞民傷財的戰爭呢?戰爭除了“燒錢”,還可能會死人。二是心態問題。北約的章程中有一款最重要且有強制約束力的規定,那就是成員國遭到別國進攻時,一旦定義為被入侵,其他成員國必須即時宣戰。試想,如果希臘對馬其頓本來就有爭議和矛盾,那它從心理上肯定不願意幫它打仗,那無異於是“強人所難”。希臘到底和馬其頓有什麼過節導致它堅決不同意呢?其實,僅僅就是馬其頓這個“國名”而已!


在其他國家看來,也許會認為“無非就是個代號問題”,何必上綱上線呢?但是,在希臘看來,那是個嚴肅的問題。因為馬其頓這個國名對於希臘來說既有政治層面的問題,更有希臘文明和文化方面的問題。希臘現在雖然已經不強大了,但希臘人對古希臘文明文化的正統性,純潔性,單一性的維護卻是非常執拗和執著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假如南棒子說端午節是它們的文化遺產的話,我們也肯定不會同意。而馬其頓這個名字恰恰於希臘的歷史,文明和文化有關聯。

馬其頓屬於東南歐,位於巴爾幹半島南部,是個內陸國家。北鄰塞爾維亞,西鄰阿爾巴尼亞,南鄰希臘。馬其頓有古馬其頓和現在的馬其頓之分,這也是希臘不同意馬其頓以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名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癥結所在。因為希臘認為這樣會混淆視聽,既不利於維護希臘文明的純潔性,同時還隱含著對希臘領土的政治訴求。因為希臘北部也有馬其頓洲,更是古馬其頓文明和文化的發祥地。我們來分析一下希臘的觀點是否有道理?


斯拉夫人在七世紀遷居到了馬其頓地區。1018年,薩莫落建立了第一個斯拉夫馬其頓國。但從14世紀開始,便一直被拜占庭和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直到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和一戰後,地理位置上屬於塞爾維亞的古馬其頓中的瓦爾達爾馬其頓才併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二戰後,以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名義加入了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1991年以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稱獨立,1993年“暫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稱加入了聯合國。

希臘人認為馬其頓共和國只是古馬其頓的一部分,而古馬其頓還包括希臘現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和馬其頓-色蕾斯。最重要的原因是希臘人認為古馬其頓是希臘人的一支,文明和文化理應屬於希臘文明圈。而如果馬其頓不改名的話,顯然有文明和文化上的正統之嫌。而從政治上亦有在未來“獵取”希臘境內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和馬其頓-色蕾斯之可能。希臘人可謂心思縝密,看得很遠。不過,看得遠也不是壞事,可以避免未來的麻煩。

馬其頓加入北約之所以拖到現在,皆因為馬其頓共和國也不願改名,它的理由是馬其頓共和國是瓦爾達爾馬其頓和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者。但從馬其頓人的內心來說,當然也不排除有繼承古馬其頓的“私心”。不過,從文化的正統性和純潔性來講,希臘的理由顯然更充分一些。而對於馬其頓人來說,“北馬其頓”的名稱其實也能接受。所以馬其頓在2018年9月30日舉行了更改國名的公投,並順利通過。也掃清了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最後一道障礙。加入北約議定書的簽署,標誌著北馬其頓即將成為北約的正式成員國,接下來也自然會很快加入歐盟。至於題目所說的“馬其頓將成為北約火藥桶”的說法,我認為毫無根據,是個偽命題!因為馬其頓從南斯拉夫中獨立是和平的方式完成的,馬其頓提出加入北約也沒有遭到塞爾維亞的反對。而塞爾維亞自己也有加入北約和歐盟的想法。況且,北馬其頓和鄰國之間也並無領土糾紛。顯然是多慮了!


卞競婉


一個“逗”製品的組織,一個“吾”合之眾的組織,嚇嚇小毛頭,打打不象國家的國家,看起來很有精抻,真的鬧起來,三天解體,一週屍骨全無,只有豆腐腦的人覺得它不得了!狠來!嚇來!真是好笑來!


用戶281914061


東歐南歐的斯拉夫族歷史上跟俄羅斯有著同一宗族,包括宗教信仰的淵源關係!加入北約就是分裂的潛在的因素!


北京老馬3


一些人把不點大的小國看成什麼啦?一會兒制俄羅斯要害,一會兒把歐盟炸掉。告訴你,它什麼也做不成,它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國,根本沒有任何重要地位


阿中芳1


因為他現在是炸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