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喜歡叫家長,有什麼事學生和老師一起解決不行嗎?

風一樣自由13790626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技術含量,完全是博眼球。老師關注你家孩子也錯了?學生學習出現問題需要找家長溝通,分析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看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或是學習中亦或是夥伴交友中。。(孩子成人不是一句話)。學生是老師的,可孩子總歸是家長的吧,家校聯合,共同努力才行,而不是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家長就沒有一點責任了好吧。出現了問題,老師願意找家長交流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成長,且是對您孩子的上心和用心。換言之,孩子家長應該主動多和老師交流及時溝通,多瞭解學校中孩子的樣子孩子的學習情況,同伴群體情況。家校聯合,共同進步,共同引導孩子往更好處發展。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呆萌機智小芒果


作為老師被孩子的老師叫到學校面談確實是一個難忘的經歷。作為家長一個學期被叫到學校四次,而作為老師這麼十幾年沒有試過同一個家長在一個學期裡面超過三次到學校單獨面談的。

一,在沒有孩子之前,我認為老師叫家長到學校共同教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上個學期我孩子的老師讓我開始改變這種想法,第一次,被邀請去學校見老師,是因為孩子在班上不認真聽老師上課,上課的時候屁股坐不住,老是動來動去的,老師讓家長到學校配合教育,好吧,孩子的課堂要從小培養,第二次,因為孩子不聽老師的話,老師讓小朋友排隊一起走,我這娃偏偏不認真排隊,就喜歡和他前面的小朋友玩。好吧,孩子的紀律也要從小培養,第三次,是因為孩子在塗圖畫的時候亂塗亂畫,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按照圖形去塗色彩,好吧,孩子的作業也是很重要的,第四次,是因為小孩吃飯的時候,把飯弄到桌子外面去了,他不喜歡吃胡蘿蔔,就把胡蘿蔔放到桌子上,好吧,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也是很重要的。雖然我的小孩還沒滿四歲,上的是幼兒園,但是孩子的性格養成要從小培養。

但是作為家長我就有點受不了,其實孩子在學校有問題出現,和家長溝通,需要家長注意什麼。共同促進孩子的進步,在這一點上我毫無異議,都是為了孩子,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不能孩子在學校出現什麼情況老師就讓家長到學校去吧,畢竟家長也有工作要做,老是請假去孩子學校,其他同事知道了還以為我這孩子在學校惹多大的問題呢。但是能期待一個不滿四歲的孩子幹什麼呢,一屁股坐半個小時,除非是在看動畫片。

都不知道是不是老師太負責任了。說不重要嗎?好像確實重要,說很重要嗎,好像電話裡面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偏偏要到學校走一次。

二,作為高中老師,配合班主任約談過很多家長,也處理過很多學生,總的來說我約見家長的時候學生的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了,之前所有的小問題班主任都會通過電話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在新接手一個班級的時候,要求班主任有必要對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的家長聯繫,相互溝通,知道孩子的過去的學習情況,在家裡的情況,甚至性格特點,以便於班主任更好的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也會對學生近期的情況跟家長做彙報,哪方面好,哪方面不足,需要家長怎麼配合,甚至建議家長怎麼和孩子談話。不會因為學生偶爾在學校伏臺,遲到,作業沒完成就去麻煩家長,因為這是老師在課堂教學的職責範圍。

曾經有老師跟班主任反映,上他的班級很多人睡覺,剛好那個班我也上,幾乎沒人睡覺,如果個別趴下去,去敲一敲學生的桌子就好了,但是這個老師三番兩次的到班主任哪裡去講,最後事情就推到我這裡來,問我有什麼辦法?我有什麼辦法呢?你在上課,我總不能再安排一個老師專門在課堂上給你管紀律吧。

畢竟在學校老師是教育的實施者,我們期望家長配合我們,和我們一起做工作,讓孩子的思想轉變過來,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當中。但是絕對不是把學生的所有問題踢回去給家長,讓家長送一個乖寶寶來學校,不是乖寶寶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還有育人。

三,但是有時候見家長也是必須的流程,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在很多問題上是繞不開家長的,比如學生打架,可能涉及到的醫療費用,或者是原則性的錯誤,比如有個學生在上自習課的時候玩手機,班主任要求學生上交手機(老師絕對有權力也有職責這麼做),結果該生去隔壁上體育課的班偷了一個手機交上來。這件事情影響比較大,兩個班的學生都知道這個學生偷手機,因為有學生剛好看到。其實每次班主任老師見家長都有一個評估,這次見面達到什麼結果,交流的方向是什麼,解決的渠道是什麼,都會有一個預設。

當然不是每次叫家長都是因為學生犯錯誤才叫家長,在目標一致的時候家長也很願意來學校和老師聊天,配合學校教育,前兩個星期也接待了五位家長,這五位家長的小孩都是學體育的,以後考體藝類的學校,他們的體育術科成績比較好,但是文化課老是跟不上,後來經過了解,這五位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週末回家不是睡覺,就是打球,要麼就是玩手機,一張紙都不帶回家的,經過溝通,如果連續兩天不接觸知識,基本上一個星期學的內容也交回給老師了,最後達成一致目標,監督孩子週末在家保證兩小時的學習時間。家長很配合,因為他們看到了未來。

其實不是老師喜歡叫家長,畢竟有學校接觸不到的時間段,家長也有監護人的職責,只有家長和學校圍繞同一個目標前進的時候,家校之間的聯繫才會緊密,家長和老師之間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當學生在校出現不好狀況時,我也曾多次叫過家長到學校配合教育。

但這決不等於說老師喜歡叫家長到校。事實上,老師也是出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常聽一些家長反映:對於老師一遇學生有點事,無論大事小事,就愛叫家長到校的做法,比較反感。

這點可以理解。因為家長也有工作要幹,有時工作衝突,有時交通不便。老師隨叫不可能每次隨到。老師也應諒解!

特別是個別家長,一星期內可能被叫2、3次;一個月被叫4、5次;一學期被叫10次、8次的,幾乎沒顏面見老師。甚至,一聽到電話鈴響,就有種恐懼感!

但是,沒辦法啊!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總不可能放任不管!

多數老師也是理解家長的!老師也不想這麼折磨家長!其實,折磨家長就是折磨老師自己:家長來了,老師就得陪著,什麼事幹不成,哪兒也去不了!

既然,老師和家長都麻煩,那麼,老師為什麼還要叫家長到校?有什麼事,老師和學生一起解決不是很好嗎?

這當然好!但學生真可以配合老師嗎?會取得效果嗎?

“三味”認為:學生能主動、積極配合老師解決的事,在老師眼裡根本不算事!根本“不算事”的事,老師根本就不會通知家長到校配合解決。



“三味"在文章開頭就提到:學生有事,老師通知家長到校配合解決,完全是出於被迫,被學生所逼!

我曾多次教育學生:做人要乖巧,即使犯錯,也要犯得乖巧!學生犯錯很正常,老師不會為學生犯錯而大驚小怪。老師可以允許和接受學生犯錯,但決不允許和接受學生犯同樣的錯以及知錯不改!

如果學生犯了錯,既可主動到老師處認錯並承諾改錯,那麼,老師就不會將學生之錯當什麼大不了的事。師生之間就可以很好解決的問題,決不會通知家長!


可是事情往往恰恰相反:

個別學生犯了錯,不僅毫無認錯改錯之心,甚至還會與老師對著幹!本來是一件小之又小的小事,被學生愚蠢的想法、粗暴的態度,無知的做法,弄得老師無計可施、無能為力。

老師不得不通知家長到校配合處理。理由是:

1、家長是學生的法定監護人,有義務和責任教育孩子,併為孩子的錯誤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2、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需要成年的家長履行相應的協定義務。

3、學生屢教不改的糟糕表現,逼迫老師不得已而為之。


總之,學生犯了事,只要能誠懇地配合老師解決,老師一般不會通知家長。因為這樣的學生,在老師心裡仍然是個好學生!


三味聊教育


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難免會叫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孩子。這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有效手段。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也叫過很多家長到學校配合教育孩子,家長們都很贊同我的做法,對孩子的教育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並不是老師喜歡叫家長到學校來,而是學生在校的表現不如人意,經過老師耐心的教育後,效果不明顯。讓學生家長到學校來,一方面讓學生家長了解學生在校表現情況,二方面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前年我班上有兩位同學,課堂上不是睡覺就是耍手機,我也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並暫扣了手機,等到期末考試後,將手機還給學生家長。他們也給老師寫了保證和學習計劃。沒過幾天,又有老師反映這兩位同學上課時玩手機。

我將他們叫到辦公室詢問情況後,得知他們的手機是從校外借來的,為了讓孩子更深刻的認識到玩手機的危害,我通知了這兩位學生的家長到學校配合教育孩子。兩位家長了解了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後,非常生氣,在辦公室就想對孩子動武。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教育下,兩位孩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並再次寫了保證書和學習計劃,希望老師、家長共同監督。



在去年的中考中,這兩位同學順利地考入了區裡重點中學。老師的做法得到了家長和學校的肯定。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教育的結果,不要把對學生的教育責任,全部推給學校老師。


Lance課堂


首先,沒有老師喜歡叫家長,真心不喜歡。

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叫家長來,比方說學生打架,或者被人打,不叫家長來合適嗎?孩子帶著傷回家,難道家長就不埋怨老師嗎?

第二,叫家長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讓某些家長看看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些學生,學校家裡兩副面孔,成功地矇騙了部分家長,有些家長就對老師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的孩子不會如何如何。而恰恰是這些學生,屢次違紀。你說這種情況,不叫家長來,有效果嗎?

第三,有些事不是隻有老師和學生就能解決的,比方早戀問題。

最後說一句,不要一聽叫家長就牴觸,我覺得,老師叫家長,實際是對自己孩子的關心。


老張聊語文


我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基本上可以不要通過叫家長。從教23年,當過21個班的班主任,沒有一次因為學生違紀叫過家長。

首先,要在當班主任的第一天給學生講清紀律。講清班級管理的基本思路和目標,給學生講一下以前幾屆學生的情況,對新一屆學生提出目標。然後開始對班級每一個孩子開學初到開班會期間一天的表現做一個詳細的總結通報,適當表揚並提出期望。這時候,一般入校前表現不好的學生,入到新班級都希望能有個好的開始,班主任做為學生新的希望,給學生的第一個班會能表揚他們,這對以後管理好班級可以說成功了一半。

其次,瞭解學生情況,大膽“封官”,我班50人,每年班幹部都超過60個以上,有些學生身兼數職:班級除了班委團委之外,班級分成10個學習小組,每組安排有語文組長、數學組長……每週各組長組織組員討論處理學習中的問題一次,時間限定壹小時之內,只能利用課外時間……等等。學生你幫我我幫你,學習更有興趣,沒有時間玩手機遊戲等,班主任省了許多事。

第三,班規由學生共同制定執行。獎懲要分明,獎勵要兌現,懲罰要有分寸。

歡迎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好的管理方法請私信發來,感激不盡!!本人觀點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颶風6667


孩子在學校裡面發生的任何事情,很多時候家長都希望家長能夠知道。基於這樣的原因,學校在管理的過程中,老師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會把孩子在學校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也會主動告訴家長。

但是家長與家長不一樣,有的家長喜歡瞭解孩子在學校裡面發生的任何事情,有的家長卻不太關心孩子在學校裡面發生的事情,他們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其實後一種家長的行為是錯誤的。

通常老師主動通知家長,不僅僅是因為家長會主動關心孩子在學校的一切,而是因為很多事情老是為了避免麻煩,想把一些問題扼殺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避免家長在同樣的問題上去尋求學校或者老師的一些麻煩。

這就造成了一些家長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在學校裡面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他們覺得老師完全可以處理,當然這樣的家長這種想法也是正確的,由於可以借鑑的經驗出現了問題,老師在處理類似問題的時候,肯定會主動積極的通知家長,避免相類似的不良後果的出現。

總之,老師通知家長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事,基本上都是為了推脫責任,雖然這樣說,但是也是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也是為了保證學校的安全和老師的安全。當然也是為了保證,家長能夠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裡面的事情。

事情就是這樣,因為社會的很多新聞報道上已經出示過,如果老師不通知家長,可能會有更多的問題和麻煩。


宜城老師


“叫家長”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論;同樣,有些事老師和學生可以一起解決,有些事需要家長參與。

首先,“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或教師的責任,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三者的教育功能各有側重,有時教育範圍可能有重合,但是絕不能有教育盲區。有的家長對於學校的教育功能理解的有些“狹隘”:既然Ta是學生,那麼就由學校負責。這句話本身沒錯,但是別忘了,Ta還是個孩子,也應該由父母負責;Ta還是社會的一員,也應由社會負責。

其次,學校和家庭掌握孩子的情況是不同角度的,都不是很全面,只有多交流多溝通,才能比較全面地瞭解孩子的情況,從而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在多年的一線教學和管理中,遇到過幾個“雙面”孩子,在家庭中和學校的表現截然不同,在家長和老師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判若兩人。其他教師或許也有過類似經歷,當孩子在學校煩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通知家長到校協助教育。家長很驚奇,“我的孩子很老實,很聽話,怎麼會做這種事?老師是不是弄錯了?”可能個別家長是“裝無辜”為孩子強行辯解,但是很多家長確實不瞭解孩子在家庭之外的表現。

記得班裡有個女生,典型的“乖乖女”,但是有一段時間學習狀態很不好,總是在課堂上瞌睡。詢問後,學生自己承認晚上在宿舍偷看小說,並保證不再違反紀律,但是之後的狀態還是比較低迷。從側面瞭解到該女生晚上偷偷外出,在我保證保密的情況下,同宿舍的幾個學生也證實了此事。但是在我和該女生家長溝通時,家長一直堅稱是汙衊自己的孩子,讓我拿出證據來。可惜當時沒有監控,我又不能讓幾個孩子出來做人證,只能說讓家長多當心,多注意孩子的思想動向。家長還是不依不饒,僵持半天氣呼呼地走了。後來暑假的某一天,在娛樂場所集中整治活動中,警方抓獲了一批人中就有該女生,讓她通知家長來領,結果來了幾個“哥哥”“叔叔”之類都被警方識破了。最後不得已,讓她的母親領人。她的母親才如夢初醒,但是已經太晚了。

再次,家長和教師最理想的合作狀態是,在孩子的不良傾向有“萌芽”時,及時發現並做矯正工作,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最小,教育效果最好。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能養成日常溝通的習慣,等到出現大問題了才溝通就晚了,即使能改正能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很難消除。因此,“治未病”比“治大病”更重要,更需要技巧。

最後,“叫家長”不能成為某些“懶老師”推卸責任的法寶。我們是反對那些動不動就叫家長,把在校的管理責任也推給家長,甚至動員難管理的孩子轉學或退學。這不僅管理班級的藝術問題,還是責任心的問題,更是體現師德師風的問題。


Hello翻譯官


長大以後最討厭的事之一就是“叫家長”。

學生時代,叫家長意味著孩子沒有能力處理當下的問題。從而只能叫能解決問題的一方來處理。在成人社交中,越級告狀是非常不好的。

比如 打架 上課睡覺 遲到之類的。因為班級里人多班主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他失去耐心的時候沒有辦法就會採用叫家長這種方法。

同時,在叫家長之前大多會面臨“叫辦公室”這個步驟

為什麼要叫?

那是因為和學生溝通過多次也沒什麼用以後才去這樣做的。如果老師在學生犯錯和學生談過,在學生意識到錯誤以後內心其實還挺欣慰的,但是如果在辦公室談過以後而且是多次不知悔改以後你讓老師怎麼辦?就這樣放任自流有點不負責任,所以為了大家,也就是老師和學生考慮,還是叫家長吧!

成年人畢竟先考慮的是解決問題,一個班遇到幾個刺頭也影響管理不是?老師大多內心也沒有讓你難堪的意思。

當你認識到本質以後是不是就明白了該怎麼做,你是老師你也會這樣做的對吧。



  • 方法

在叫你去辦公室的時候你就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能自己解決的別讓家裡人來。(除了特別嚴重的事大多可以商量著解決)。

多溝通,把問題說清楚,老師知道了你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幫助你,別覺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害了我多年,吃了不少啞巴虧。

一點學生時代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觸碰心靈的話2019


這事啊,不置身其中,那確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學生在學校無論是和學生還是和老師發生矛盾,這學生是唯一的當事人,如果學生能夠主動承認錯誤,向當事的另一方賠禮道歉,老師是不會通知家長的。

之所以通知家長到學校,就是老師遇到了棘手難題。

孩子在家裡不聽話、搗亂犯錯誤,家長可以有充分的手段來教育、矯正和懲罰。而學校的老師僅僅是批評教育,遇到那種油鹽不進,半生不熟的學生也只有通知家長,經過雙方溝通,讓家長了解到他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便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管理。

還是老話,教育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對學生在德育培養方面,套用一句官方話說,要綜合治理,齊抓共管。(2019/04/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