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的小偷很多,防不勝防,為什麼現在很少,或者絕跡了呢?

鄉村關中


我從小在閩西北的一個小村子長大,對於題主說的這種現象深有體會。小時候,我爸的二手摩托車還被偷過一次,後來找到了,發現居然是同村的一個大小夥偷的。

為什麼以前農村的小偷多呢?

1、生活物資相對匱乏,嘴饞

在以前,是真的沒有啥東西可以解饞的,甚至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所以很多人都被“逼”成小偷了:看見了別人家的種的黃瓜可以吃了,摘下來就往嘴裡送;看見別人果園裡的水果熟了,直接就偷著摘著吃了;看到別人地裡的番薯能吃了,直接上手扒土挖來吃。有些東西不能生吃的,甚至會偷回家煮:比如說南瓜,土豆等等。還有就是家裡養的小型家禽家畜,比如說雞、鴨、狗等等。特別是在年底,被偷的概率要大得多。我記得那時候快要過年了,家裡的雞都得關在籠子裡,然後提到大廳裡,鎖上門。

2、那時候村裡人多,大家都只需要種那麼一畝三分地,閒得慌

我記得那時候還沒有興起外出打工,大家都在村裡務農。那就出現了人多地少的情況,多餘勞動力沒地方去。這時候那些閒著無事的人就動了歪心思,想靠著偷掙些“外快”。特別是年輕人,原本就是躁動的年紀,閒下來就得搞事。

3、太缺錢,滿足不了自己的消費慾望

前面提到的那個偷我家摩托車的大小夥就是這個情況。他也想買輛摩托車到處兜兜風,可是家裡沒錢買不起。為了滿足自己這個慾望,就鋌而走險。

為什麼現在在農村小偷很少甚至絕跡了呢?

1、治安管理更加規範嚴格了

現在,只要手腳不乾淨,遭到舉報查實後肯定得進局子,沒得商量!

2、村裡沒啥值錢的

現在的村子,主要是留守老人,沒什麼錢不說,甚至自己種菜的力氣都沒有了,哪裡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可偷了?

3、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小偷“後繼無人”了

現在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外出打工了,村裡留不下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連“扮演”小偷的角色都沒有了。


以上是一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對於上述問題,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


一點三農


我就是出生在皖北農村,記得小時候家裡種的洋蔥到了收穫的時候被人一夜拔光了,真的特別讓人生氣,報案最後也是不了了之,那個時候的小偷真的很猖狂,農村人除了自己平時多注意對小偷也沒其他辦法。

現在並沒有絕跡,而是轉移到城市去偷了。我覺得這個還是要感謝改革開放政策,讓農村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使得小偷都沒有東西可偷了。

以前的農村大家都很窮,於是家家養雞,養牛,養豬,養鴨,養鵝,自給自足。每次回到村子都能看到雞鴨在路上跑,這也給了小偷很大的空間,因為這些東西隨處可見。而現在呢?過年回老家,村裡添置了垃圾桶,路燈,但整個村莊空蕩蕩,路上沒雞也沒鴨,打工掙錢放銀行,家家戶戶大樓房,你說小偷還能偷啥。以前農村人都養狗,還有很多偷狗賊,現在狗也沒人養了,偷無可偷了。

小偷並不傻,發現農村沒啥能偷的了就轉向城市了,你看現在城市裡偷手機的,偷電瓶的小偷多的是,所以農村小偷少了也是這個行業的被迫轉型和升級,如果那天農村機會多了小偷一樣會回來,只要有利益可圖的地方就會有江湖......


糾結先生


小時候農村真是一個亂字來寫,眼睛一閉一睜,豬圈被人扒了一個洞,牛也不見了,羊也不見了,下地幹活回來,屋裡被搞的翻天覆地,幸虧錢藏在櫃子底下的鞋子裡,前天割的二斤豬肉倒是不見了,大白天一輛輛陌生的小麵包車來來回回,一個不注意,門外的羊羔子不見了。這些都是小時候,我親身經歷的事情,雖然現在已經是雲淡風輕,但是當時看到的是家人的無助、絕望、疼苦。

那時候我爺爺家裡養了兩頭老母牛,爺爺身體不太好,不能幹重活,只能養牛來維持家用,當時的一頭母牛能賣到三千元,那時的工資只有三百元,每天晚上爺爺奶奶都會去鄰居家看電視,家裡也沒有養狗,第二天起來,一看傻眼了,牛棚被小偷搞了一個大洞,兩頭大母牛,一頭牛肚子就這樣沒有了,當時全家老少出擊,分頭到各個牛市場去找,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去尋找,最終還是沒有找到,那是爺爺整天不吃不喝,又加上癆病的反覆發作,身體很不好,但最終還是挺過了那段灰暗的歲月。

還有我家自己的經歷,我家養了一群養,總共有七八隻吧,也是第二天醒來,不翼而飛。當時我和我哥都上初中,學費生活費全靠這幾隻羊了,當時甚至連五十塊錢都拿不出來,以後我家也斷斷續續丟過幾只羊,最後就不養了,辛辛苦苦養大的養,被一群畜牲偷走,實在傷透了心。

還有一件最讓人觸目驚心的事情發生在我村,一個伯伯去牛市場賣牛,回來路上,被歹徒差點捅死,把錢搶走。

隨著現在治安的加強,農村到處都是攝像頭,小偷也不敢再為非作歹。






莒州阿祥


說起小偷,我說一下我經歷的事,八幾年我結的婚,在農村成立了一家信用業務代辦站,閒來就在全村各家各戶打聽誰家進錢了沒有,天天也忙的不亦樂呼,有一次我託煤球,放在大門口外邊。

第二天就少了4o多個,把我好氣,那年代農村人多,有人告訴我,北邊大街上有碎煤球。

我想來想去,還能是北邊的人偷的,不可能,小偷不會叫掉的。可能是升東機西。

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去南邊每戶上門存錢,去了有幾戶就被我找到了,當然心中也得有數,這家人的素質怎樣,好的就不去了,專去素質差的戶存,當去這家的時候我一眼就發現了一提籃煤球,我還不動聲色,問她嬸子家裡有餘錢嗎,存點把。

她說沒有啊,閒聊中,我問你在那裡託的煤球啊,她說,在婆婆家圫的。

我轉身就去了,她婆婆家。我家的煤球底部沾有沙子和石灰。她婆家是水泥地。我就直問了,您兒媳說媒球在你家圫的是嗎?我看您兒媳家的媒球就是我們家丟的。

我也沒要就走了。晚上她婆婆就送去了,我還不要,她缺就叫您兒媳婦用了吧。非放下,把她兒罵了_頓。

鄰居都說,你還形,還能追回。

現在好了,都不缺東西,就缺錢,大錢都存銀行,小錢不值的偷。到處是堅控,農村也有,信息時代,無處可藏。就是到處是坑人的,騙人的。比過去偷還要很上仟倍。萬倍。


6312IO


在我小時候,也經常聽到有人說被偷,家裡失竊什麼的!現在不是說沒有,而是少了,少了很多!為什麼?

我是七九年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分田到戶,到剛剛記事才分田到戶沒多久!經歷過集體,家裡真的是要啥沒啥,甚至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家都有!我有個堂哥,比我大十歲,他原來也偷過雞,盜過錢,被人捉過,也吃過“國家糧”(坐牢)!

到了九十年代末,他就出去打工,那個時候也把我帶出去,經常告誡我!一定要學好,不要像他以前一樣!那個時候是環境逼的,飯也吃不飽,要錢沒錢,只有去偷!還講他的那些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都不要和他學,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財富!

他快四十才結婚,在老家也蓋了房子,也自己出錢給隊裡修了一條水泥路!老人只要一說起這件事情,他就會這樣說,把他作為反面教材去教孩子們!

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學好,也可以學壞!就看自己怎麼去把握自己的人生觀!





常德農村小趙


以前農村的小偷很多,防不勝防,為什麼現在很少,或者絕跡了呢?

以前不管是哪裡小偷都很多,缺吃少穿的有去幹活都吃不飽,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就去偷,不過不管偷什麼東西都是一個家庭的命。

現在也有小偷不過隨著國家的富足,人們只要有力氣就不會被餓自然不會去偷,不過我感覺小偷每個鄉里都有那麼一兩個。

我的村裡有個有個變態單身漢會偷,他的侄子們在村裡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有一次去深夜偷別人割好的皎白,被一條狗發現被抓住那個單身漢就說:我是xxx的侄子結果叫侄子去領人。侄子去了也是罵那個單身漢給侄子丟人。

不過隨著網絡的強大村裡也到處安監控,小偷也沒地方下手。不過願國家富國,人們可以過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幸福生活。


花鄉種花人的生活日記


關於農村以前小偷多,現在為什麼少了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我的見解。

首先呢,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生活在河南南陽新野的一個小村莊。。

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90年代,然後2000年的時候,小偷還是有的,但是不是太多,因為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比較窮,條件不是太好,那麼像一些條件特別差的,然後,又沒有什麼正當的經濟來源的,就幹一些這種事情的人,還是有的。

現在的話,基本上都沒有了,因為現在經濟條件也好了,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家家戶戶條件好不缺錢了,所以說就沒有人去做這些事情了。

再一個就是90年代的時候,普遍性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所以說,有些人就誤入歧途了,像現在的話,基本上,最低也是個初中小學畢業吧,所以說,文化程度高了,個人的文化素養什麼的也都得到提升,同時呢經濟條件也好了,所以說,小偷自然而然也就少了。


農村七點半


過去小偷小摸的多,主要原因還是窮,在大集體分的糧食不夠吃,餓的,過去小偷最多也是偷個雞摸個狗,偷點糧食,為的也是他的那就嘴,在說過去人們都窮,院子也沒有圍牆,小偷也容易得手。

記得小時候在大集體,偷生產隊的玉米,花生,紅薯,還有生產隊菜園子裡旳茄子,這個事嗎我也幹過,確實是餓的不行了,當初,生玉米棒子都能啃上幾個。實在是太餓了吧。

現在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想吃啥有啥,人們的覺悟也越來越高,農民的房子也越蓋越好,院牆也越來越高,就是有小偷他進院子也進不去了,在說了,現在也沒有幾個人去幹那丟人現眼的事了。


用戶鄉村三哥


小偷的日子不好過呀!

以前,我們村有這麼一個人,論起家族來說,他還得叫我二叔,比較護親的一個人!他的工作範圍不在四里八村,一般冬閒季節,出去作三四個月,這一年便基本就過下去了,到現在進了敬老院,一生獨身!從他三四個月,便花天酒地一年看,那時這行業還是收入不錯的!

進入九十年代一段時期,這小偷似乎沒有技術含量了!幾個好吃懶作的壯小夥,開著三輪,趁青壯年不在家,村裡只有老人孩孑,便見羊抬羊,見牛抬牛,見花生抬花,抬得葛大爺一聲謂嘆:這行業,缺的是人才呀!

現在進互聯網時代了,三把韮菜兩把蔥的,落後了!高人己把騙和偷結合,進入了大數據,農村資金流進城市,現金流越來越少,再加上天羅地網,打擊力度加大,唉,作個小偷容易嗎?


萬里雪飄74


本人是生在毛澤東時代農村人經歷過改革開放再到現在的親身經歷。毛澤東時代的小偷是有跟現比差不多,小偷最多的時候昰九十年代最多最多的,因為當時治安也沒有現在這麼好再加上鄉鎮企業的苦活累活都讓外地來打工的農民工幹而且政策也有缺陷。他們乾的牛馬活吃得沒有油水飯菜生活得不到保障,有時連工資都拿不到怎麼辦呢,他們也要生話勞動沒辦法就有偷盜行為了。(本人申明不是看不起外來農民工當時的確是這樣,還有外來農民工租房在農村我親眼目睹的)現在公共設施這麼完善,農民工都有保障誰原意去幹小偷小摸的事呢。小編你說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