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真的很重要

“錢”真的很重要

01

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

有些事,當你缺錢的時候,你就會懂了。

有個朋友,大學專業是環境工程,畢業想做新媒體,投了上百份簡歷,只有一家內容公司,願意給她一次實習的機會。

她分享了自己曾經的一段經歷:

她說,剛實習的那段時間,一個月工資少得可憐,只有1800,可是,光房租就要1000塊。

每次交完房租,看著餘額裡僅剩的800塊錢,連美團特價9.9元的外賣都不能每天吃,只能去超市買大包的老壇酸菜面,再稱一袋大米,外加十幾個雞蛋。

早上吃雞蛋,中午吃麵,晚上喝粥,這樣的生活,她過了2個月。

那兩個月,她甚至把淘寶都卸載了,什麼都不敢看,下班就回家,坐2塊錢的公交,而不是5塊錢的地鐵。

生活上窘迫,工作上也不容易。

因為是實習生,領導交代的任務,就算再難,她都不敢說拒絕。

為什麼?

因為沒錢沒底氣,所以沒脾氣。

成年人的底氣是錢給的,沒錢可以苦中作樂,但一旦需要錢,你才真正體會那種生活的苦澀。

想要的東西,想得卻得不到,這時候,我們習慣說聲“錢不是萬能的”。

錢,的確不是萬能的。

但更多時候,它就是一塊遮羞布,用來掩蓋我們的貧窮和無能。

為什麼說,成年人的崩潰從缺錢開始?

正是因為他們掀開了那塊遮羞布,看清了真相,既沒錢,又無能。

雖然只是暫時的,但當下的沮喪足以擊潰一個成年人的自尊。

02

錢,就是抗風險的資源。

我記得圓桌派有一期節目,話題是金錢。

節目嘉賓丁學良說,他在美國讀書那會兒,有個好朋友,是猶太人。

這個猶太人朋友有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說:

“大家總覺得我們猶太人愛錢,我以前也會因為談錢而感到羞恥。但是,後來我父親的一句話,讓我徹底明白: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因為,一旦遇到迫害,無論什麼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買下來的,就是錢。”

猶太人愛的不是錢,他們愛的是“用錢交換的更重要的東西”,比如,一家人的命。

從這點看,有錢沒錢最大的區別,是錢這個東西,有時候,它就是命,甚至比命重要。

我經常說,年輕人不愛錢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愛錢,尊重錢,因為錢最公平。

某種意義上,錢,就是資源;而資源,就是抗風險能力。

你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受挫回血的時間越短,續航時間才越長。

說真的,想要支撐起生命的長度、廣度、精彩程度,前提是要有一定的保障。

03

所有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血淋淋的。

錢的本質在於它的馬太效應,手裡資本越多,錢生錢,掙錢越容易;沒錢,往往讓掙錢變得更難。

難在,它是一個循環,比如,沒錢導致缺乏教育,缺乏教育導致技能不足,技能不足導致收入不高,收入不高的圈子質量不高,突破不了階層的壁壘,貧窮的狀態不會輕易改變。

於是,弱者越弱,強者越強。

可我們需要焦慮嗎?

其實沒必要。

我們需要的是,清楚這個世界運行的邏輯,之後,提高成長加速度,戒掉舒服,儘早積累一定的本金,將自己甩出“弱者越弱”的循環。

這樣,才有可能進入“強者越強”的正向循環

因為不容易,要為之付出很多腦力甚至體力。

如果在有腦力又有體力的時候,不對自己狠一點,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對你一直殘酷。

所以,邁出那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你只有先滾一個雪團,才能滾大一個雪球。

也許很多人說,活著不應該太功利,錢不應該是最大的追求。

我當然認可,人不應該只向錢看。

但事實上,我們的目標,比如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等等,想離開錢談這些,太難了。

本質上,我們追求的,是錢帶來的價值。

千萬不要怪這個社會殘酷,該感到幸運。

畢竟,我們還有爭取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