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看看那些輕而易舉的因為一句“糟心話術”而土崩瓦解的客戶體驗。


01

您好,我可以佔用您一點時間嗎?

這句話術把課程顧問的“索取傾向”表露無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突然一個陌生人跑來很客氣的對你說:嗨,我要拿走你一些重要的東西,快說好。

我想電話那頭的客戶應該是: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即使有些客戶不擅長“拒絕”,勉強接受了你的“索取”,估計也會非常鬱悶“什麼事快點說吧”,回應冷淡。也很難對接下來所說的“信息”產生興趣。

解決方案

先給予,再索取。

你好,我是xx的課程顧問xx,在這裡工作x年了,曾為200多個小朋友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案,幫助孩子改善膽子小、注意力差、英語基礎差、不專注等情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為了更有針對性的給到你幫助和建議,

我可以先了解下小朋友的情況嗎?


02

請問您的預算是多少呢?

作為一名準消費者,試想下你聽到這句話的感受是什麼?

真的超級超級低級的失誤!

真的很唐突,不禮貌!

不限預算?→你要宰我?

沒錢沒錢,→服務變差?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我想這就是多數客戶的直接反應:防備加牴觸。

解決方案

關注需求,而不是錢包。

我們需要很清楚的是,顧客來諮詢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專注對方的需求而不是錢包。

當你能真正的解決對方的痛苦,滿足對方的需求,讓客戶感受到價值時,“預算”的事都是小意思。

03

我們比XX機構好多了


比如當客戶抱怨價格比別的機構貴時,

“我們比XX機構便宜多了。”

然後對**機構一頓diss......

這是課程顧問最常犯的大忌:詆譭競品機構。

首先這是一種情商極低的表現,客戶能主動提起其他的機構,一定是做過一些調查瞭解,並對對方機構的某些特質有所欣賞的。

其次,隨意的詆譭競爭對手,也是一種極其不專業的表現,會大大降低顧問或所屬機構在客戶心裡的信任度。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解決方案

承認貴的事實,講出貴的道理。

(專注講自己,把客戶拉回需求以及我們的課程是怎樣滿足客戶需求的)

“我們的價格可能對您來說確實貴了一些,

但是我們的課程能夠幫您孩子解決XX問題......”


04

家長,這節體驗課您感覺還滿意嗎?

先來思考下,這個問題會得到什麼答案?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1、滿意!我要報班(成交佔比2%)

2、不滿意,我覺得這裡有問題(進入異議處理佔比28%)

3、不滿意,我要回去考慮下(諮詢結束佔比70%)


發現什麼了嗎?

不要在這個節點上,向客戶提問yesOr no的問題。

因為,這是一句“關單話術”。

To be or not to be,

是魔是佛真的是一念之間啊!

而且是在你沒有結合客戶需求完整的體現課程價值,

甚至在沒有任何“關單信號”的前提下做出的“關單行為”,

毫不誇張的說,這就是在“作死”。

解決方案

開放式提問,體現課程價值

“家長你好,請問這節體驗課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麼?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嗎?”客戶主動提出的點,就是他在選擇課程時最在意的,重點體現課程價值,留意“關單信號”,達成合作。


05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

當客戶提出超出你認知的問題時,

一句“不知道”那可真是在希望的星星之火上來了場狂風暴雨。

不知道,既透露出你對客戶的問題無解答之力,

又充滿的敷衍的態度。

可我,真的真的是不知道啊~

你還要我怎樣,要怎樣?難道一定要撒謊?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解決方案

一場談話中,客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客戶很在意的,且與自身需求密切相關的;有些則是隻是隨口一提。因此回應客戶之前,診斷的動作很重要。判定這個問題對客戶很重要:您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對我們來說也一樣,我已經做了記錄,在得到準確的答案後,我會第一時間跟您聯繫......


06

按照我們的流程,你還需要...

按照我們的流程

你還需要在這裡籤個字

按照我們的流程

你還需要填寫下這張表

按照我們的流程

你還需要接受一次回訪調查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為了我的利益(便捷),你需要付出點什麼(行為)

客戶的心情應該是這樣的:


你那令人糟心的話術是簽單的絆腳石

解決方案

回到流程設置的動機

為了幫助你...避免你...我們還特別設置了這樣的一個流程,

需要你一起協助完成下,以確保你......

所謂“能說會道”,不是口若懸河的滔滔不絕,而是“會聊天”。通過高效的提問,讓客戶清晰準確的闡述自己的“需求”,描述自己的“慾望”。然後高度結合客戶“需求”,小篇幅的產品價值呈現,使用客戶的語言,幫助客戶說服自己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