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每次看到希臘與土耳其的領海劃分,都有一種特別霸氣的感覺,也是,把領海線劃到別人家門口的這種事實在是不多。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除了土耳其沿岸海域,整個愛琴海都是希臘的領海。希臘目前領海寬度是6海里,只有國際標準的一半,如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標準擴展到12海里,那麼土耳其將不得不通過希臘領海才能到達公海。後來在美國的斡旋下,雙方才達成結果:除非發現珍貴礦藏,否則不必立即擴展到12海里。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愛琴海諸島

愛琴海諸島的這種情況與近代以來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現在來了解一下愛琴海諸島嶼歸屬的前世今生。

奧斯曼帝國衰落與希臘獨立

1453年,奧斯曼帝國軍隊攻陷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主權就此終結。而早在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前幾十年,希臘大部就已處於奧斯曼統治之下,之後奧斯曼帝國統治巴爾幹和安納托利亞高原大部數百年。

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作為二等公民的希臘人(“拉亞”)組織過幾次反叛以謀求獨立。但一直到19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日漸衰微、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以及西方國家主義思想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廣泛傳播,帝國境內各民族的獨立傾向越來越明顯。

1814年,以解放希臘為目標的秘密組織“友誼社”成立,友誼社計劃在伯羅奔尼撒、多瑙河公國、君士坦丁堡及其周邊地區同時發動武裝起義。1821年3月17日,馬尼阿泰斯人向奧斯曼帝國宣戰,這是其他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的民族發動的一系列獨立革命的濫觴。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希臘獨立戰爭

1821年3月底,伯羅奔尼撒人開始公開反抗土耳其人;到1821年10月,希臘人在塞奧佐羅·科羅克特羅斯的領導下攻陷了特里波利;但希臘人在克里特、馬其頓和希臘中部的反抗很快被奧斯曼駐軍鎮壓。臨時組成的希臘海軍成功阻止了奧斯曼帝國從海上增援的計劃,起義者得以控制了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希臘起義者中不同派系之間的爭鬥導致兩次內戰,奧斯曼與埃及的軍隊乘機反撲,到1826年年底時大多數起義已經被鎮壓。

1827年,三大列強英國、法國及俄國簽訂《倫敦條約》,他們呼籲奧斯曼同意希臘人自治,同時派遣海軍到希臘促成希土停戰。1827年10月20日,三國聯合艦隊在納瓦里諾海戰中完全摧毀了奧斯曼海軍;1828年,埃及軍隊在法國的壓力下退出戰爭,俄羅斯與土耳其爆發第八次俄土戰爭,希臘人趁機反攻。萬般無奈之下,奧斯曼在1832年5月被迫簽訂《君士坦丁堡條約》,承認希臘獨立。

“偉大理想”與大希臘主義

希臘王國建立後只有80萬人口,相對奧斯曼帝國境內的250萬希臘人來說只佔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數希臘人仍受土耳其蘇丹的統治。於是在此後的一個多世紀裡,希臘政府制定了領土收復主義的目標——

“偉大理想”:即將所有希臘人團結在一個國家中,除了要解放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同胞,還要定都君士坦丁堡、恢復羅馬帝國的疆域與榮光(中世紀“希臘人”為貶義詞,所以當時的希臘人和希臘語民族自稱為“羅馬人”的羅馬公民)。

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希臘曾抓住奧斯曼帝國戰敗這一機會攻打色薩利、伊庇魯斯和馬其頓地區,然而懼怕奧斯曼帝國弱小化的西歐列強在全力支持奧斯曼帝國,最終希臘被迫屈服。不過希臘還是利用列強的利益衝突成功擴大了自身的領土,它分別於1864年和1881年將伊奧尼亞群島、色薩利及伊庇魯斯南部的部分地區併入希臘領土。1813年的巴爾幹戰爭後,原屬奧斯曼的馬其頓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希臘瓜分,克里特島、愛琴海諸島嶼以及塞薩洛尼基成為希臘領土。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戰前的巴爾幹半島 (1912年)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戰後的巴爾幹半島 (1913年8月後)

一戰中老邁的奧斯曼帝國站錯了隊,因此戰敗後面臨被協約國瓜分的命運。1920年8月10日,奧斯曼帝國與協約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條約規定:東色雷斯和愛奧尼亞地區割讓予希臘,包括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兩旁的“海峽地區”成為非軍事區,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區幾乎都被割讓。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巴黎和會時的希臘海報

面對亡國危機,凱末爾等領導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成立了土耳其大國民議會,他們認為色佛爾條約嚴重損害了土耳其人利益和主權,因此拒絕簽署該條約。1922年,土耳其在對希臘的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協約國同意廢除《色佛爾條約》,並於瑞士洛桑重新展開和談。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與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東色雷斯以及愛奧尼亞地區重歸土耳其。此條約基本確立了現代土耳其的疆域。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希臘獨立後領土變化圖

愛琴海現狀

愛琴海中的2500多座島嶼中,希臘控制著其中的2400多座,除了意屬十二群島之外,其餘皆是巴爾幹戰爭後獲得。希臘通過一系列條約獲得了這些島嶼的合法身份。

巴爾幹戰爭後,奧斯曼和巴爾幹同盟簽訂《倫敦條約》,根據此條約:米迪亞至埃內茲一線以西的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全部領土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愛琴海島嶼由列強在國際仲裁中決定。大部分島嶼由希臘與意大利瓜分,奧斯曼僅保留印布羅斯島和提捏多斯島等,這也造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希臘封死土耳其海岸線的霸道情況。

一戰後土耳其與協約國簽訂的《洛桑條約》對愛琴海島嶼的歸屬和此前的仲裁裁決相同,其中第12條規定:東地中海島嶼除了格克切、博茲加、梅斯三個島嶼歸土耳其外,其餘的島嶼歸屬希臘;而距離土耳其領海基線三海里以內的島嶼屬於土耳其。

至於意屬十二群島,二戰後土耳其試圖從意大利索取十二群島。但在1947年2月10日,同盟國與意大利正式簽訂了《對意大利和約》,在土耳其的反對下把十二群島的主權交予希臘。


希臘的領海是如何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的?

希臘領土

這就是希臘領有愛琴海絕大多數島嶼的原因。

下期再見!

歡迎交流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