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年輕人坐地鐵不主動讓座了?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_-


有些人會說什麼等我們老的時候怎麼怎麼,我可以告訴你,我80年的,現在的情況我是不會有機會退休的,會工作到90歲,不然養不活自己,你現在60退休了要人家給你讓座,說你以前什麼辛苦,請問有我辛苦嗎?我60歲沒辦法退休啊,沒錢退休啊,要做到90歲,我沒有誇張啊,我們上一輩人基數那麼大,下一輩基數又沒那麼多,現在出生率又不高,晚婚晚育的又那麼多,還什麼我們遇到好時候,被坑的最慘的就是80,要比慘的話我為什麼要讓坐?本來就是個自我約束的道德問題,你來個道德綁架強加於別人自己的標準,耍賴誰不會啊,大家互相理解尊重有什麼不好,有話好好說嘛,老是搞的年輕一代欠你們似的,當然沒有人讓座


AK14


這個問題從我的角度去看,地鐵上的年輕人不給老年人讓座是不足為奇的,也沒有任何理由去指責他們。鄭州的地鐵在早上和下午的上下班高峰時間段是限制老年乘車卡上車的,如果老年人這個時間段出行可以自費車票。目的就是保障上班族的順暢出行,同時也有效的保障了老年人的安全。確實.別說是上下班地鐵站臺上和地鐵車廂裡的人擁擠不堪了,就是過了高峰期人流也照樣不少。你看那些年輕人提著大包大箱行色怱怱,面帶焦慮著急的樣子疾步飛奔趕地鐵,我就知道這些孩子們有多麼的辛苦,我切身的感覺到他們比我上班那個年代要辛苦多少倍。然後上了地鐵好不容易能找個位置坐下喘囗氣兒,藉此空閒讓自己休整一下。你一個老年人又不上班純是出去遊玩買菜購物的,恁什麼讓這些辛苦奔波工作勞累的孩子給你一個閒人讓座?!我和老伴坐地鐵都是錯過高峰期,而且儘量從始發站坐,這樣有空位置。即使中途坐,也不會和年輕人搶位置,即使有年輕人讓位也堅決不坐,假設坐了,心裡也覺的十分的不安,總覺的對不起這些為生計奔忙的孩子。





123春之花


說到這個話題,我深有感觸!

以前我也經常給老人,孕婦或者抱著孩子的婦女讓座,但是後來因為一件事,我也慢慢不願意讓座了!

那是我媳婦懷孕三個月的時候,我們一起坐地鐵,大家都知道,懷孕前三個月孕吐比較厲害,整個人精神都不太好!後來,上來兩個老太太,我一看年齡挺大,趕緊給其中一個讓了座,但另一個老太太就一直盯著我媳婦,惡狠狠的盯著,我趕緊上去拍了拍我媳婦的肩:老婆,忍忍,一會就到醫院了!老太太聽到後,臉色突然溫和起來,跑到一邊站著去了!

不讓座的幾點看法:

1.現在老年人倚老賣老,把讓座當成理所應當,好像讓座是他們應得的福利,這也導致年輕人越來越不想讓座!

2.還有就是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大,上完一天班也比較辛苦,這個時候那還有精力給老人讓座!

3.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網上經常曝光一些蠻不講理的老年人,因為讓座與年輕人大打出手,讓年輕人越發感受不到老年人是弱勢群體,久而久之不願意讓座!




董戈侃生活


現在社會對年輕人要求太高了,也過於苛刻了。不論是做地鐵還是公交車,遇到沒有讓座的年輕人立刻就是口誅筆伐,上綱上線,什麼的不尊老了,什麼沒有同情心等等。其實,公共交通是為大家服務的,坐座位是每個人的權利,讓座位也是每個人的權利,座位你可以讓也可以不讓。正如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讓座是情分,不讓是本份。


記得有一次,我得了滑膜炎,從醫院換藥出來後,拄著單拐乘坐公交車去母親家。車上人不多到也沒有了座位,這時候一位老人上車走到我的身旁,由於我恰好坐在了橙色座椅上(我們當地公交車橙色座椅是老弱病殘坐),旁邊有人提醒我說:小夥子你給這位老人讓個座吧,你坐在老弱病殘座位上了。還沒等我說話解釋,身旁的老人先開口了,他說他看到我的柺杖了,想來是受傷了不用給他讓座,他沒有幾站地就下車了。老人很大度,我也趕緊擼起褲腿給他看了我腿上裹著的厚厚繃帶,並一再感謝老人。旁邊提醒我的那人也沒有說什麼,當我下車時,他還主動來攙扶我下車。

那一次坐車真的讓我很感動。平時我基本上不坐公交車,那次還是因為滑膜炎腿不能打彎,沒法開車,打出租車上下車也很費勁,所以選擇了公交。

其實,坐地鐵或者公交車這樣的公共交通,互相禮讓,尊老愛幼,給有需要的人讓座是正常的,也是美德。讓不讓坐要看個人情況,並不是說不讓座就沒有愛心,沒有公德心,不要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實際情況,我今天就是不舒服,就是感到疲憊,那我就是不讓座,我也有坐座位的權利。
當然,看到老人,兒童和孕婦,我們在允許的情況下能讓則讓一下坐,特別是坐在老弱病殘座位上的人更應該主動一些,雖然站著能累一些,但能幫助他們不也是一件讓自己心情愉悅的好事嗎!


懂知識的小胖子


我是一個六十五歲的老人,生於解放後,現在的年輕人讓不讓座真的無所謂,因為他們也有老的那一天,我們那個年代上班不遲到早退,生完孩子五十六天就上班,孩子放在嬰兒室,(幼兒園收五十六天到學前班的孩子)要求是苦活累活黨員必須衝在前邊,過年三天假,往往是過個革命化的春節,大多時間交給了單位,我們無怨無悔,今天你們年輕人不讓座,傳承下去你們的後輩兒孫也一樣這樣做,我們是吃過苦的人,比起前輩吃糠咽菜啃樹皮幸福多了,先烈為了今天連生命都奉獻了,我們不座又能怎樣呢?所以這不是話題,我們老年人不座,謝謝你們年輕人了,更何況很多老年人不看手機,你們座吧!


天地寬60


本來一切道德培養都在自然而然之中完成。現在多出來一個網絡,一切都在張三李四的各自瞎扯蛋之中敗壞了。發展下去,看趨勢老人都要沒有容身之地了。網上沒有一篇說老人如何好的文章,都是醜化老人、或是漫罵老人、或是仇視老人。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究其根本,我看是國家不斷規範的養老政策惹出來的。因為年輕人現實的壓力山大,少數年青人看著老人悠閒地活著,心裡頓失平衡。特別是一些素質差,能力差的青年,過得不好,就將心中的不平衡通過網絡發洩出來,藉著網絡的任意參與的門檻,向老人“開火”,渲洩自己的苦悶,挑撥青年與老人間的關係。大有“我輩無老”的絕望心裡,大有過了今天不管明天的“三和大神”心裡。這是這些人無能的表現。 這種人是少數,但卻是害群之馬。 一個心胸寬廣,充滿鬥志有出息的青年是對老人彬彬有禮、尊敬有加的;工作中生活中遇到困難不低頭,處事不浮燥,著力尋找解決方略,而不是向社會發洩自己的不滿,更不會動不動就拿老人說事。


手機用戶6273502506


年輕人不是都不給老人讓痤。絕大多數都是會給老,弱,病,殘的同志讓座的。我也是老人我也經常給抱小孩的同志讓座。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讓座不讓座這是每個人的權力,不要道德綁架。讓座是情份,不讓是本份。

現代人工壓力大,工作時間長,離家又遠。很多人都是頂著星星上班,頂著星星迴家,非常辛苦。而且年輕人身體健康狀況也不一樣。很多人一天工作下來已經精皮力盡。急忙往家趕,家裡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們幹呢。

老年同志,退休後比年輕人清閒的多。有的是時間出行。最好和年輕人錯開時間出行。再說老年人既然能夠擠公交,地鐵說明身體還不錯。如果你站不住,就儘量少出行,非想出行就打車好了。現在交通工具很方便,可以多種選擇。能不能多關心,關心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祖國需要他們去建設,我們的祖國需要他他們去保衛,我們祖國的未來寄託在年輕人身上。我們自己也有兒女都沒事好好想想,不要沒事給年輕人找痲煩好不好。


世通27


憑什麼叫年輕人讓座。“讓座是美德,不讓是本份。”,難道年輕人沒棄錢買票,我也是老人,偶爾乘車有人讓位,必須禮貌說“謝謝!”,沒有人讓位決不強求。做人不容易,年輕人更不容易,整天上班加班也夠辛苦的了,再來回奔波,憑啥叫人讓位。

老年晨練跳廣場舞都有勁,整麼一上車就想坐下休息,甚至對沒讓座的年輕人大打出手,試問一下:若是你孫子沒讓你座你捨得打不?若是紅頭髮身染龍虎豹紋身你敢打不?若有人手裡拿一個大扳手玩你會打嗎?許多人說現在的老人變壞了,以我說:是過去的壞人變老了。

年輕人要對年邁的老人、孕婦、殘疾人、病人應當讓位,中國是文明古國,讓尊老愛幼的美德繼續傳承。對那些生龍活虎所謂的老人,可以不讓座,他對你無理但你決不能動粗動他,在當今社會無理之人必竟少之又少,無理老人只有那麼幾個。


楓亭晚94540406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受到鬥爭教育,什麼溫良恭儉讓滾它媽的蛋,造反砸爛,檢舉揭發,無情鬥爭殘酷打擊等慨念早己深入大腦。記得在搖籃裡常聽到的第一首歌就是:孩子你快快長大拿起槍去殺敵人。現在老了,但仍然習慣性的用階段鬥爭的觀點看待一切社會現象。恨有錢人,恨一切比我過的好的人。恨一切美好的東西。迷信暴力,深信任何矛盾只能通過詛咒漫罵或打或殺才能解決。屈指算來年近七旬,有時也感到羞愧,但仇恨的種子早己生根,要改也難。迷茫中一一一


沉默是金169557088


應該是商品意識增強的產物

商品你花了錢才是你的(住房,汽車,日用品……)

公共服務大多數是花錢才可以享有(醫療、教育、高速路、公共交通

如果平時接觸的都是這種要自己先付出才能擁有的事,就容易讓人質疑:我花錢買的,為什麼要讓給別人?

改革前,子女可以接班、中專大專本科包分配工作、房子單位分,社會給你福利、待遇,你產生回報社會的想法很正常。

現在是個人顧個人,誰管你是誰,人與人之間本就冷漠

讓座是美德,一種對別人的關懷,但不要強求,不讓是正常的。如果身體狀況特殊的人用出行,儘量選有座的,出租、有座高鐵、飛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