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懦弱!原來是父母忽略了這幾方面的引導!

4歲的昭昭是一個很內向的孩子,平時家裡來了客人,他總是躲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出來,即使是家裡的親戚來了,他也是靦腆害羞的笑一下也不怎麼說話。因為昭昭很內向,媽媽很無奈的說:怎麼這麼靦腆害羞,以後可怎麼辦呀?

許多孩子性格內向具體表現為不願意和其他人接觸交往,不主動和人打招呼,怕見生人,與生人說話容易臉紅,並且說話聲音小,容易自卑,遇到事情就膽小害怕退縮。

孩子膽小、懦弱!原來是父母忽略了這幾方面的引導!

孩子靦腆害羞的性格並不是不能改變的,家長不要過分的關注孩子,不要強迫孩子一下子變得開朗,更多的是要讓孩子接觸大環境,可以帶領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同時也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漸漸的孩子就會變得落落大方。

孩子膽小、懦弱!原來是父母忽略了這幾方面的引導!

第1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許多孩子內向靦腆,是因為孩子沒有自信心,所以家長不要任意的指責孩子,以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孩子的長處,讓孩子進行學會自我肯定。家長教育孩子時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做得好給予適當表揚,做的不好,應該耐心的教育引導並給予鼓勵他下次做好,這樣既肯定了孩子的價值,也不會讓孩子的尊心受挫折。

孩子膽小、懦弱!原來是父母忽略了這幾方面的引導!

第2點、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幫助孩子克服靦腆害羞的心理,家長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情境,積極的為孩子創造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多與其他人接觸,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與小區裡的小夥伴盡情玩耍,儘可能的為孩子提供與他人交往的機會,使孩子逐步克服害羞的心理,從而變得開朗大方。

孩子膽小、懦弱!原來是父母忽略了這幾方面的引導!

第3點、正向引導。

要改變孩子的靦腆性格,家長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給他貼上靦腆的標籤,否則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靦腆性格無法改變,聰明的做法是堅持正向引導,適當的給孩子表揚和鼓勵,同時給孩子提出一些小要求,讓孩子逐漸變得落落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