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雖然時間已經來到近代,滿清皇帝們的子嗣同樣十分艱難,康熙皇帝算的上是生孩子專業戶,一生有五十幾個子女(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女兒),但恐怖的是隻有27個子女能活到18歲以上,其他的孩子都是年幼即夭折。

到了雍正皇帝就更慘了,能夠活到成年的阿哥銳減到四個,而乾隆皇帝雖然生孩子數量方面比雍正要好,一口氣生了十七個兒子,不過讓他絕望的是十七個兒子連著死了十三個!剩下四個兒子可不就成為寶貝疙瘩了麼,所以有人好奇為什麼雄才大略的乾隆要傳位給資質平庸的嘉慶,因為實在是沒辦法!總共就剩這幾根獨苗了,不傳也得傳啊!

所以對於清代的皇子們來說,除了康熙時期有老四、老八這幾個能力突出的妖怪在,在其他皇帝時期,只要你能夠平安活下來並長到成年,自己謹慎些,不作死不發浪,其實就有很大的機會問鼎九五。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皇室阿哥卻很慘,命運女神青睞於他,讓他的兄弟們因病死去,讓他成為皇室的獨苗苗,鐵定的王朝未來繼承人。正當他英姿勃勃的打算繼承大統,成為清朝的下一任皇帝時,他被自己的父皇一腳踢中下身而死,創造了這麼一個悲慘尷尬的記錄......

這個皇子就是道光皇帝的長子:愛新覺羅·奕緯。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他的母親出身輝發那拉氏,看慣了《甄嬛傳》和《如懿傳》的同學們表示嘿嘿嘿。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但是那拉氏身份卻並不高貴,她是正白旗的包衣出身(包衣也就是奴隸),分配給當時的阿哥綿寧做丫鬟,平日裡做的就是端茶倒水伺候主子的活兒。但是那拉氏並不滿足於做阿哥府裡這個誰都使喚的小丫鬟,她想要當主子,當人上人,過使喚別人的生活,而能夠讓她過上這樣生活的人,只有生下綿寧的孩子,母以子貴。這個姑娘長得有幾分姿色,再加上為人聰慧伶俐,一心想著找個機會受到綿寧的寵幸。

老天不負有心人,不知道哪天那拉氏打扮的嬌媚可愛主動勾引,還是綿寧酒後人事不省一時沒有把持住,總之是兩人春風一度,沒過多久那拉氏就驚喜的發現自己懷了綿寧的骨肉,為綿寧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孩子。這下可就大出了綿寧的意料,他壓根就不喜歡這個小丫鬟,自己只不過是一時糊塗寵幸了這個小丫頭一番,本想完事兒就不認人的綿寧沒想到這丫頭還纏上了自己,甚至還生下了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綿寧一直試圖在自己的父皇嘉慶和群臣面前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規規矩矩,知書達理的皇子形象,結果滿口仁義道德的自己寵幸了一個小丫鬟,還讓這個小丫鬟懷了孕生了孩子,這要是傳出去別人會怎麼看自己,說自己是個偽君子?這樣會極大的影響到自己的政治前途,所以與皇位相比,那拉氏的懷孕,長子的降生讓他沒有體會到一點點初為人父的快樂,他只痛恨那拉氏低賤的身份和狡猾的心腸,又生怕這個孩子的出生會讓自己的政治前途毀於一旦,自己做夢都想要去觸摸的皇帝寶座啊!

所以與那拉氏滿心歡喜,對未來充滿著憧憬相比,綿寧對待這個兒子表現的極為冷淡,他沒有給那拉氏任何的賞賜,給這個孩子也只是隨便取了個名字:奕緯。接下來便對這個孩子不聞不問。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這個故事您聽著耳熟不?明朝萬曆皇帝的第一個兒子就是他一時荒唐與當時還是宮女的王恭妃一夜春宵生下來的,結果王恭妃竟然懷孕了,提了褲子不認賬的萬曆不但否認了這件事兒,甚至還汙衊王恭妃說這個孩子壓根就不是他的孩子。還是他的母后李太后直接扔出了皇帝的起居錄(就是記載皇帝一天活動的記錄,也包括皇帝寵幸哪個妃子等),哪天哪地和王氏做了什麼事,一樁樁一件件清清楚楚抵賴不得,萬曆皇帝才迫於無奈承認下來,但等到王恭妃生下了皇長子朱常洛之後,萬曆依然對這個兒子表現的十分冷淡,對王恭妃更是理也不理,讓王氏在孤苦寂寞中死去,萬曆偏愛鄭貴妃為他生的兒子朱常洵,想立他為太子,大臣們為了“爭國本”和萬曆扯了十幾年的皮。

對比萬曆皇帝和綿寧,這兩位都是和宮女一夜風流後都打算不認賬,其實從心裡深處來說這些女子只不過是他們洩慾的工具而已,這些身份低賤的女子有什麼資格懷上自己的孩子!自己尊貴的血脈豈不是要被這些下賤的人給搞髒麼!萬曆皇帝並不願意自己的長子繼承皇位,而綿寧則擔心自己的長子影響到自己繼位的可能性,所以朱常洛和奕緯,這兩個可憐的孩子,打從出生開始可能就是一個錯誤。

眼見著綿寧對自己如此冷淡,對兒子更是不聞不問,那拉氏著了慌,不過既然父親對兒子不上心,那就讓孩子的爺爺來處理吧!那拉氏乾脆找人把這事兒捅給了嘉慶皇帝,正苦於無孫可抱,擔憂綿寧子嗣單薄的嘉慶得知了自己有了個大胖孫子,老爺子笑的皺紋都舒展了,只要為我皇家開枝散葉,管她是個什麼身份!再說她那拉氏也是滿人出身,為皇室開枝散葉有功!念孫成狂的嘉慶皇帝親自來看望這個小皇孫,看著白胖的大孫子大悅之下的嘉慶壓根就不在意那拉氏的身份,他也不顧綿寧的反對立馬把那拉氏提拔成綿寧的側福晉。正所謂“老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嘉慶極為疼愛自己的第一個孫子,在五十聖壽的宴會上,嘉慶封奕緯為多羅貝勒。嘉慶還經常帶著這個皇孫去圍獵,當看著大孫子射殺了兩隻兔子後,嘉慶還高興的寫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這個愛孫的期許和嘉獎。

爺爺喜歡這個孫子,可是綿寧對奕緯這對母子卻一直有著疙瘩,儘管嘉慶並沒有詢問自己和那拉氏的那些事,但深覺被那拉氏算計的綿寧仍然對這對母子不冷不熱。等到一直疼愛奕緯的嘉慶去世,綿寧繼位(史稱道光),奕緯和那拉氏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道光繼位後,照理應當大封后宮,賞賜子嗣,但是道光即位後奕緯還是停留在“多羅貝勒”這個封號上,作為生養他的那拉氏也只被道光帝勉強的封為“和嬪”,過了一年才被封為“和妃”,從奕緯降世的公元1808年,到公元1826年道光帝的第二個兒子奕綱降生,可以說這十八年的時間裡奕緯一直不受認可,這十八年裡他還只是個貝勒,道光把自己的父愛全部都傾注給了靜貴妃為他生養的二阿哥奕綱、三阿哥奕繼身上,奕緯十四歲那年成了親,成親八年也無子嗣,這讓道光帝對奕緯更加失望,宮裡明眼人都明白,這個大阿哥,根本就沒前途,帝位對於他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道光帝對這個兒子有多不喜歡?道光的伯伯永璇去看望了這個可憐的侄兒,道光因為沒有徵得自己的同意而對永璇大發雷霆,奕緯的一生,除了早年有皇爺爺的疼愛之外,面對的只是父親的冷眼和宮裡人的閒言碎語和偶爾的輕蔑。

那拉氏本想著替自己兒子爭一份前程,可是道光帝這樣的表現也讓它心灰意冷,看著兒子如此的受忽視,那拉氏沒少掉眼淚,她絕望的認為自己娘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不過轉機出現了,在道光九年,道光皇帝突然向被自己冷落了將近有二十幾年的那拉氏娘倆噓寒問暖,態度轉變之快讓奕緯都猝不及防,道光帝不但關心那拉氏的生活起居,甚至還對奕緯疼愛有加,更破天荒的關心起了奕緯的學業。

這是為什麼?難道道光皇帝吃錯了藥麼?

當然沒有吃錯藥,因為這一年,道光皇帝的兩個寶貝兒子都先後死去了(二阿哥在道光七年死去,三阿哥在道光九年死去),傷心欲絕的道光皇帝發現,自己現在只有奕緯一個獨子了!這個時候道光皇帝多大了?47歲,已經是將近五十歲的人了,在當年那個醫療衛生條件極差的年代,五十歲是已經可以當爺爺的年紀了,可是道光現在非但沒有當成爺爺,自己可能隨時都翹辮子!如果自己撒手而去,這個大清帝國該怎麼辦?所以在道光眼裡那個面目可憎的長子突然變得如此鮮活可愛,頑劣不堪變成了青春活潑,偌大年紀(奕緯已經有二十餘歲)變成了已經成年,能夠健康的活下去,能夠為自己繁衍子孫開枝散葉,不會輕易地死去。

於是道光帝決定把奕緯缺失的所有父愛都補償給奕緯,連帶著給奕緯的是道光所有的希望和期待,他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要在自己身有不測之前把自己這個兒子培養成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於是道光精心為兒子挑選老師,什麼飽學大儒,騎射師傅,務必要把朕這個兒子培養成文武雙全的繼承人!

但道光千算萬算,只算漏了一件事,人奕緯同不同意呢?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對於當皇帝,奕緯當然是一萬個同意了,但是看著這些經典古籍和板著一張臉的師傅,奕緯犯了難。道光長期的忽視和冷漠,直接造成了奕緯缺少父愛的童年,他和道光的感情並不深厚,而王府和宮裡哪個不是人精,知道皇上不喜歡大阿哥,誰也不會多看他一眼,所以說,奕緯童年並沒有接收到什麼正經的教育,者養成了他頑劣、放蕩、不服管的性格。你讓他去騎馬射箭他是沒問題,但讓他安心聽講,學習治國方略就頭大無比了,再加上自己原本雖然過得慘點兒,倒也衣食無憂,自由自在,現在是天不亮就要練字,半夜才能睡覺,這也讓奕緯叫苦不迭。於是在課堂上他專門和師傅對著幹,對於那些個約束他極力反抗,身上的這些壞毛病全都露出來了。

奕緯的糟糕表現道光看在眼裡,道光是又痛心又失望,但自己又沒有別的繼承人可以培養了,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獨苗苗身上啊!於是道光下令師傅更加嚴厲的教導奕緯,企圖用暴力磨平奕緯身上的稜角。

不過奕緯並不吃這一套,他越來越厭惡這裡的一切,更痛恨這個處罰自己的老師,當老師嚴厲的對自己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治國方略,以後怎麼當一個好皇帝?”。奕緯咬著後槽牙對老師說:“我要是當皇帝,第一個殺的就是你!”

這話一出把老師嚇壞了,誰也不願意教書還教出人命來,於是老師趕快到道光面前彙報這個情況,聲淚俱下的希望皇上免除大阿哥教導的這個差事,畢竟自己還不想死。

皇帝都還沒當呢,現在就想著要殺人了!老子這個天下你怎麼能坐好,積壓在道光心中的鬱、悲、苦、恨一股腦全部爆發出來了,他把奕緯喊來,把奕緯罵的狗血噴頭,對奕緯的失望,對死亡的恐懼,對無嗣的悲傷混雜在一起,道光罵的喪失了理智,抬腿對著奕緯就是幾腳,據說還踢到了奕緯的下體處,狂怒之下的道光力道怎麼能控制得住,這下體又是要緊部位,這一下奕緯就躺在地上起不來了。

道光嚇了一跳,他本意是教訓自己這個大兒子,但沒想到自己下手太重,他趕忙叫太醫過來醫治,但不知是不是自己下手太重,奕緯竟然死了!

這腳就踹的自己斷了後!道光真可謂是後悔無極,自己不喜歡大兒子是真,對他惱怒不滿也是真,但也從沒想過要他死啊,更何況是被自己給踢死的!但現在人都死了又有什麼辦法,於是乎道光給奕緯大辦喪事,並封奕緯為“隱志貝勒”(得,還是貝勒!還是咸豐繼位後追封自己這個苦命的老哥為郡王)。

他是滿清未來的皇帝,卻慘遭父皇一腳踢死

據說故宮的斷虹橋上有一隻石獅子,這隻石獅子捂著襠部齜牙咧嘴,自從奕緯死後,道光經過斷虹橋看著這隻石獅子都會想起被自己踢死的大兒子,想著便後悔莫及,於是讓人用紅布把石獅子蓋了起來。

奕緯生前默默無聞不被父親喜愛,死後以後反而風光大葬極盡哀榮,也許他更願意生在普通百姓家吧,有一個疼愛自己的父親。悲慘童年對他造成的傷害即使是當上了皇帝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只能感慨:最是無情帝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