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

站得穩走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

這是歌曲《中國娃》裡的歌詞

每當唱起這首歌

都會勾起很多人的回憶

那些媽媽一針一線縫製布鞋的日子

猶如昨日

……

在物質生活豐富的當下

商店裡有各式各樣的鞋子

沒有你買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但很多人還是會懷念

舊時光裡媽媽親手做的

“千層底布鞋”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

大家腳上穿的幾乎清一色是

母親手工做的“千層底”布鞋

春、夏、秋季穿“單鞋”

冬季穿“棉鞋”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過去的布鞋

主要都是傳統的手工、繡花布鞋等

由於是手工納底

具有柔軟舒適、透氣吸溼的特性

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正因如此學做布鞋成了當時女孩們

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藝

這也成為長輩們評價一個姑娘

是否能幹的重要標準之一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之所以稱之為“千層底布鞋”,是因為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層疊起納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一雙傳統的手工千層底布鞋,做工複雜,工序繁瑣,工藝要求十分嚴格。每雙布鞋的製作,都要經過裁剪底樣、填制千層底、納底切底邊、裁剪鞋幫、鞝鞋、楦鞋、修整抹邊等七道工序。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媽媽們經常會用舊報紙

硬紙殼,按照腳的大小裁剪模具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此外還有一些十分複雜的輔助工序

如選線麻和捻納底繩子等

納底時必須選用上等麻繩

搓麻繩要選取拉力極強的好線麻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要說這七道工序裡面

最費時、最關鍵、最辛苦的一道工序

那就是納鞋底了

因鞋底是布用漿糊一層層粘出來的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曬乾成型後較厚,針不易穿

於是就有了納鞋用的錐子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女人們一般在納鞋底時

都會給右手食指

套上頂針協助進行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即便這樣有時仍很吃力

納鞋底的時候

要一隻手把幾層剪好碼齊的袼褙攥緊

另一隻手用一把特製的錐子扎穿過去

再把那邊紉有線麻繩的縫衣針穿過來

然後使勁拽緊拉實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納鞋底既要力氣又得細緻

指掌之間力氣用得大用得勻

納出的鞋底就鬆緊適度、結實耐穿

針距之間疏密恰當、排列有序

使人看著密密匝匝、精巧別緻

極像是機器印染出來的圖案

整齊劃一,煞是好看

通常納好一雙鞋底需一個多月時間

且右手還時常會弄得傷痕累累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納好了鞋底

再把做好的鞋幫縫上去

基本一雙布鞋就做好了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那時候,女人們一有空

就會納鞋底

時而穿針引線,時而比劃比劃

每人身邊一個針線篼

裡面有各種針線、鞋樣品、頂針、碎布條

以及做了一半的鞋子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閒暇時

女人們會湊在一起納鞋底

一邊用手縫針往頭頂上習慣性地摩擦兩下

再拉開嗓門閒侃幾句

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切磋手藝

那時候看一個女人手巧不巧

要看她納的鞋底好不好

而鞋底納的好不好的標準

是要看針腳是不是夠密

行距是不是勻稱

還要看線勒進去的夠不夠深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鄉下的布鞋

男的用黑燈芯絨做鞋面鞋幫

講究白底黑幫

穿上很精神

女孩的鞋則一般用

暗紅色帶小點點的燈芯絨做

鞋口那裡會有個搭袢

棉鞋要複雜些,鞋幫比較高

再續一層棉花

在鞋幫兩面鑽幾個氣眼

繫上鞋帶

下雪的時候穿上很暖和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如今城市中各種布鞋店並不少見

不過市面上出售的這些布鞋

鞋面是布的

鞋底卻並不是一針一線手工納的千層底

基本是工廠裡機器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

舊時光裡的千層底布鞋,你穿過多少年?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現在的農村

能做一手好布鞋的人越來越少了

穿的人也沒有過去那麼多了

但在很多人心中它卻是無法被替代的

因為它是一代人最美好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