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做CT能查出來嗎?

櫻粟花開3


腦梗塞是指顱內的血管狹窄閉塞後,所導致的腦細胞缺血壞死。腦梗能不能通過CT查出來,得分不同的情況。如果是發生了一兩天之後的腦梗塞或者陳舊性腦梗塞,在CT上是能夠看出來的。當梗塞發生24小時後在頭顱CT上,梗塞部位會呈低或混雜密度區,大面積梗塞常併發腦水腫和佔位表現。1-2周後邊緣變清楚,2-3周後病灶變成等密度,4-6周則變為低密度軟化灶,病側腦室擴大。增強掃描梗死三天至六週時,低密度區中可出現腦回狀斑塊強化。如果是腔隙性腦梗死CT上可以見到腦實質裡出現了一個或者是多個圓形、卵圓形或者是長方形的低密度病灶,並且邊界非常清晰,也沒有佔位效應。

而實際上,急性腦梗塞時在頭顱CT上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尤其是24小時之內,部位上後顱窩的腦幹和小腦梗死更難檢出。此時如果患者有持續的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和體徵,例如意識障礙、失語、面癱、肢體癱、單側肢體無力或者感覺障礙等,這時候需要急查頭顱CT,有人就疑惑不是說急性梗塞CT看不出來嗎,為何還要急查CT,這是因為這時候急查頭顱CT是為了排除腦出血,腦出血一旦發生,頭顱CT上就能在第一時間看到出血部位高密度影。頭顱CT檢查快,十幾秒就可完成,適合急查。排除了急性腦出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可以初步判斷是腦梗塞,這時候有條件的話可以做CTA或者血管造影,為溶栓爭取黃金時間,溶栓黃金時間是6小時之內。核磁共振檢查能夠在早期就看出是否是腦梗塞,如果頭顱CT未發現明顯病變,可以再做磁共振檢查進一步明確是否有腦梗塞。不過磁共振檢查絕大多數醫院都是需要提前預約的,而且做磁共振需要時間較長,20分鐘左右,如果大面積腦梗,病人病情不穩定,急性期不適合在機器裡呆這麼長時間。

腦梗塞發病在24個小時之內,是不能通過頭顱ct檢查發現新鮮的梗塞灶的。如果在急性期想進行確定腦梗塞的發生部位,需要做頭顱核磁共振的平掃或者腦血管成像CTA的檢查來確定。但是如果腦梗塞已經過了24個小時,是可以通過頭顱ct的檢查來確定腦梗塞的發生部位和梗塞範圍。


胡洋


中老年人懷疑急性腦血管病,一般首先做急診CT,目的有兩個:一是明確有無腦出血;二是觀察有無急性腦梗死的徵象,同時排除有無腦腫瘤等其他情況。

腦出血和腦梗死,治療原則是完全不同的。

什麼是腦梗死?為什麼要先做急診CT而不是磁共振?

由於腦血管閉塞,引起供血區的腦細胞缺血、水腫、壞死,從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常見症狀有頭痛,眩暈,失語,噁心,嘔吐,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等。

而在腦梗死超急性期,有些CT檢查不出來,磁共振可以診斷,但磁共振掃描時間長(需要平臥15分鐘以上),這類病人常常表現煩躁,無法配合檢查,而CT只需要十幾秒鐘。

這種時候急診CT的作用:

1.可以除外腦出血,醫生結合症狀診斷,可以在6小時內做針對性抗凝、溶栓治療,大約30%的病人可以成功溶栓,明顯降低腦梗死的併發症。

2.CT可以發現一些腦梗死的早期徵象。



像這位69歲老太太,頭疼、右側肢體發麻無力,急診CT排除了腦出血,同時發現左側丘腦和內囊密度略減低,提示腦梗死。

5天后複查,更典型了:

這種小範圍腦梗死,治療效果一般都很好。

這位62歲的病人,凌晨被家人發現昏迷,急診CT發現右側大腦中動脈密度增高,呈緻密徵,提示右側大腦中動脈腦梗死。

8小時後病情穩定下來,磁共振明確診斷,同時明確了梗死範圍:

腦血管病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很關鍵,醫生會根據病情變化權衡利弊,選擇適宜的檢查。


影像科豪大夫


臨床上如果懷疑患者有腦血管病變(腦出血和腦梗死)一般首選CT檢查,它的優點在於檢查速度比核磁快、價格比核磁便宜,對腦出血很敏感,也能發現大部分腦梗死。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超急性腦梗死,CT和核磁T1WI是顯示不清楚的,核磁的DWI成像很清楚,呈明顯高信號(相對於周圍組織更亮)。早期腦梗死CT平掃能出現一些表現:大腦中動脈高密度徵,腦實質低密度徵,局部腦腫脹徵。慢性期腦梗死CT上就很明顯了,呈低密度,和腦脊液相似。腦出血在CT上表現為均勻高密度影(很亮,白色),首選CT檢查。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腦梗塞CT可以檢查出來,但腦梗塞檢查應該首選MR,尤其是早期或超早期腦梗塞,MR是更敏感的影像學檢查方法,CT可以完全沒有任何異常,但MR可以檢查出異常。為什麼,簡單講下主要三個問題。第一,什麼是腦梗塞,腦梗塞也叫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組織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導致相應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第二,CT的診斷主要利用組織的密度差,不同組織密度不同,正常組織跟異常/病變組織的密度不同,從而達到診斷的目的。當腦組織出現血液循環障礙從而引起腦梗死時,正常腦組織跟梗死腦組織的密度不同,從而可以做出診斷。但是,正常腦組織從血液循環障礙到腦梗死引起密度改變是需要時間的,在還沒出現密度改變之前的這段時間裡,也就是我們說的早期或超早期腦梗塞,CT檢查發現不了明顯改變。這時候就要做MR檢查了。也就是第三個問題。MR診斷,對腦組織因缺血缺氧引起的早期病變非常敏感,可以很好做出診斷。圖一,同層面CT(左)跟MR都可以看到梗塞(箭頭),而且MR顯示更清楚;圖二CT看不到梗塞,MR看到梗塞(箭 頭)。




影醫C浩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


頭顱檢查最常見的有頭顱CT和頭顱MRI。

頭顱CT在診斷急性腦出血有非常好的價值,頭顱MRI在診斷腦梗塞方面也有不錯的價值。

頭顱CT有什麼價值呢。

頭顱CT能夠診斷腦出血、腦梗塞、腦出血、腦戳裂傷、包括顱骨骨折都能夠診斷。

頭顱CT診斷腦梗塞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頭顱CT的價值是24小時內都有效,尤其是排除腦出血檢查最為有效。60%的腦梗塞的3-6小時以內都可以通過CT檢查,24小時內幾乎所有的腦梗塞都可以發現。


因此,臨床工作中,對於考慮顱腦疾病大的患者,我們可以首選CT進行排除檢查。

而且,相比於頭顱其他檢查,頭顱CT的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

如果通過頭顱CT考慮腦梗塞可能性比較大,小眼睛醫生建議你完善頭顱MRI,能夠更加詳細明確你的血管情況。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超早期的腦梗做CT查不出來。腦梗發展到一定程度,導致腦細胞已經有缺血梗死的表現時,CT才能看得出來。所以一般建議懷疑腦卒中的,先做個CT檢查,如果沒有明顯的腦出血,又看不到明顯腦梗塞的,可以做磁共振。或者臨床嚴重懷疑超早期腦梗塞的,可以直接做磁共振。

什麼是腦梗塞?

臨床上的腦梗塞是指血管閉塞了,導致所供應的腦組織開始出現水腫。如果缺血得不到緩解,腦細胞就會缺血壞死,可以是大範圍的,也可以是小範圍。大範圍的叫腦梗塞,小範圍的叫腔隙性腦梗塞。

這就可以理解為,一個小區的供水水管,無論哪一條大水管或者哪一家哪一戶的水管堵了,導致家裡缺水,都可以叫梗塞。臨床症狀可以不明顯,很多老年人都只是頭暈而就診,嚴重會出現偏癱、口齒不清等表現。



CT看不到超早期腦梗塞,要做磁共振

上面說了,腦細胞缺血,首先是出現腦細胞的水腫,單純的腦細胞水腫,做CT看不出來,磁共振可以看的出來,也不是所有磁共振序列都能看到,非常早期的腦梗塞,只有DWI序列才能看得到。下圖紅圈很亮的就是磁共振下超早期腦梗塞。

如果水腫得不到緩解,繼續缺血,腦組織就會缺血壞死,腦細胞死亡。那麼這時候在CT上就顯示為低密度,腦細胞壞死的越明顯,CT上顯示越低,就是看起來越黑。最後,如果不治療,那一塊缺血的腦細胞全部死亡爛了,那個區域就形成了一個"坑",CT上看起來就很黑,就是一攤的水,這就是影像報告上常說的"軟化灶"。



腦梗塞需要儘早診斷,儘早處理。發病6小時內的溶栓,可以挽留大部分的腦組織,後期恢復的效果也非常好。我見過很多治療前CT上明顯的低密度的腦梗塞,經過治療後,腦組織密度明顯回升了,說明治療有效。

很多老人家頭暈頭痛、偏癱、失語就診,醫生嚴重懷疑腦卒中,腦卒中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首先要做一個CT檢查,排除腦出血。如果沒有腦出血,那麼可以觀察,或者急診做磁共振檢查。有人會說了,為什麼不直接做磁共振呢?因為磁共振不適合做急診,檢查時間長、預約等待的時間長,這麼長的時間,如果是腦出血,就會嚴重耽誤了病情。並且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磁共振。而CT檢查,是隨來隨做,很多醫院晚上不開急診磁共振。


小影大夫


你好,我是影像技師vivi!意見供您參考

可以,但是針對小腦梗可能CT的優勢不是特別強,有一定幾率漏診。所以建議您還是掃腦部磁共振,增加DWI序列,還能查看腦組織水腫範圍。

<strong>但是磁共振檢查時間會相對CT要久,針對病人的狀態已經疾病的急緩斟酌選擇。


同一病人

下圖是CT圖像,腦梗術後兩天,左側基底節可以看到高密度影

下圖是MR圖像,術後左側額顳葉腦梗塞

廣州/上海/杭州/成都/想預約影像檢查,部分項目可打折。

有問題想問的請私信或留言,我會盡快答覆,只解答有禮貌的寶寶,謝理解。


心臟磁共振技師vivi


腦梗,其實是能預防的!

找個好一些的中醫,把脈就能治未病!


一指夏老赤腳1


想要最清楚的結果建議做個磁共振


逝去的歲月2009


能查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