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田文鏡為什麼要多管閒事去徹查山西巡撫諾敏的藩庫?

歷史茶坊


田文鏡是雍正登基前在江南賑災時特意簡拔的能員幹吏,在清理國庫虧空案中,田文鏡處事操切,為了一兩銀子羞辱名士老臣,案件不了了之後,康熙把田文鏡發往陝西以知縣任職。

雍正登基後,辦了兩件事作為推行新政的開始,一件是開恩科取士,另一件則是令各省清理藩庫虧空。嚴令各省限期兩年清完歷年積欠的虧空,期限到了沒有清完的省份,督撫抄家抵債,提前清完的朝廷將明令嘉獎。在這樣嚴酷的詔諭下,國舅隆科多舉薦的山西巡撫諾敏卻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清完山西十幾年積累下來的虧空。雍正帝聞奏龍顏大悅,有意將山西清理虧空的政績做為全國榜樣,除了明令褒獎外,還親賜“天下第一巡撫”的匾額,諾敏也由此成為天下督撫的楷模。

雍正帝沒有忘記田文鏡,把他從陝西召回京城任職,讓他擔任傳旨欽差,到西北大營傳諭宣旨。田文鏡路過山西陽泉時,遇到在山神廟中被十四阿哥胤禵救下的逃難女子喬引娣。山西為了清理虧空,在路口橋頭設卡收費,喬引娣拿出十四阿哥賞賜的金瓜子交過橋費,守橋士兵見她孤身一人,又出手闊綽便糾纏不休,從她身上搜出十幾枚金瓜子,要強行沒收充公以抵虧空。

田文鏡見狀疑心大起,拿出欽差的架勢,帶著引娣到陽泉縣庫查證,赫然發現居然虧空三萬兩白銀。於是田文鏡帶著陽泉縣令直趨省城太原,和諾敏對薄公堂,又上奏雍正,請旨徹查山西藩庫,鬧出了這場軒然大波。在公堂上,陽泉縣令供稱,陽泉縣的虧空已經由太原縣代還,並且出具了債券。田文鏡又清查山西藩庫發現三百萬兩庫銀,帳物一致,並無虧空。百思不得其解的田文鏡思魂落魄的在太原街頭轉悠,遇到特意前來太原給他指點迷津的李衛和鄔思道。

鄔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山西藩庫中的銀兩按理來說應該是五十兩一錠的京錠,如若其中混有雜銀那必然是從其它地方挪借而來,以應付朝廷查驗庫銀。田文鏡聞言猶如醍醐灌頂,瞬間明白山西藩庫中實際只有三十萬兩庫銀,其餘二百八十萬兩都是臨時借來的。諾敏為博取聲譽,冒功邀寵,欺瞞朝廷,實屬罪大惡極。


此時,雍正派出的專職欽差圖裡琛到達太原,田文鏡請他拖住諾敏和山西通省官員一個晚上,第二天保證能拿到諾敏欺瞞朝廷,冒功邀寵的證據。於是查封藩庫,出具告示:凡山西縉紳商賈與藩庫有銀帳來往者,限三日之內結清。三日後,山西庫銀移運南京重鑄。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前來藩庫領取銀兩的商賈們紛紛拿著官府出具的借據,一場驚天大案就此水落石出。這讓登基不久,勵精圖治,準備大力推行新政的雍正帝顏面掃地,諾敏也因此丟掉了自己的小命。


歷史茶坊


咳,這太簡單不過了,不要單獨看這一件事,要縱觀全局來看這件事,你就會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雍正帝預謀好了的:

相信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有印象,雍正帝即位後接連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追繳戶部欠款,一件是開科取士。

可是兩件事最終都讓雍正帝丟了面子,作為睿智的雍正帝,真的會這麼好忽悠嗎?這裡面到底還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一、

要想解釋清楚雍正帝為什麼要殺諾敏和張廷璐,我們必須把他登基後的形勢好好分析一下:

雍正帝登基之後,面對幾大勢力,包括隆科多的勢力、老八胤禩的勢力、老十四胤禵的勢力、張廷玉一派老臣、清流派勢力,還有就是關外的蒙古大汗以及各旗主王爺勢力。

相對來說,隆科多的勢力和老八胤禩的勢力是最讓他頭疼的,雖然一開始就給他倆升了官,其實暗下里卻在使手段。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山西諾敏案和科場舞弊案,怎麼就這麼巧,接連讓雍正帝丟了醜?

在當時的朝局情形下,真正擁護雍正帝的人屈指可數,這時候根本無法推行新政,所以雍正帝必須要採取手段,而且這個手段相當高明。

表面上看好像是雍正帝接連載了兩個跟頭,先是看走了眼,賜出了天下第一巡撫牌匾,最後砸了自己腳。再次就是自己千叮囑萬囑咐的科舉考試,結果卻出現了舞弊案。

可是,換種角度來思考,這兩件事真的對雍正帝是壞事嗎?

其實並不是,這兩件醜事出現了之後,反而讓雍正帝籠絡了一批人才,同時也打擊了一批官吏,從最終結果上看,他賺了。

其實這兩個案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兩個人選都不是雍正帝親自選出來的,諾敏如此,張廷璐同樣如此!所以兩個案子一開始就透著邪,即使我們現在看事務,也只能看到人家願意讓我們看到的東西,真實情況必須要自行分析才能真相大白。

那麼我們就來一件件的說,聽完楊角風的分析,或許你就明白到底這是怎麼回事了?

二、

先說山西諾敏案:

諾敏是隆科多推薦的,隆科多扶老四胤禛上位有功,他推薦的人選,自然得通過。可是在劇中,隆科多跟雍正帝走得並不近,甚至有些新政推行上,他還常搬出先帝爺來反駁雍正帝。

雍正帝利用追繳戶部欠款一事,一舉掃除異己,凡是清繳虧空得力的官員,一律獎勵和提拔,辦事不力的,或貶、或罰、或免官、或抄家。

山西的虧空最大,偏偏就落到了諾敏頭上,他如果追繳不好,輕則丟官,重則丟命,同時還會連累隆科多。如果追繳成功,這個難度又相當大,最終他接受隆科多的建議選擇了後者,以此埋下了自己滅亡的種子。

他說的半年就追繳完了虧空,雍正帝為什麼會信?

雍正帝當然不信,別忘了他沒即位之前幹過什麼,被康熙帝一頓訓斥?

那就是追繳戶部欠款,這個差事連一個堂堂的皇子,雍郡王都失敗了,一個山西巡撫能在短短半年內追繳清空?

有人說,可能雍正帝就真信了?

他信個鬼,估計心中罵著:諾敏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只需要提一點證據,他賜給諾敏天下第一巡撫牌匾的時候,是發的明詔,告訴全國官員的。更重要的是,他還發給李衛一道聖旨,也是這份明詔。

鄔思道都對李衛說了:

“這明詔朝廷發給各省總督和巡撫的,你才是一個布政使,為什麼也發給了你一份?”

是啊,為什麼要發給李衛一份呢?

還不是因為鄔思道在他這裡,後來諾敏被拿下,還不是李衛跟鄔思道還有圖裡琛配合田文鏡辦的!雍正帝真信諾敏,會暗中派田文鏡去山西調查?一個田文鏡不夠,還又加派了一個圖裡琛?

三、

再看科場舞弊案:

表面上看是弘時偷了考題,最終導致試題外洩,差點影響了雍正帝選拔人才!

其實楊角風要告訴大家,即使弘時洩露考題沒有被發現,最終的前三名仍然是王文昭、尹繼善、劉墨林。

大家不要忽略了那個神秘道士,就是成功的給他們三個算命的那個道士,他見到這三人第一句話就是:

“山人在這裡等你們好幾天了!”

你說奇怪不奇怪,這個算卦的道士原來是專門為這三個人而來,可是隨後一句話卻又矛盾了:

“今天竟能一舉見得本科三鼎甲,難得,難得呀!”

搞笑不?

你是專門等著人家這三個人的,這裡又說難得,還用了一個“竟”字,真是此處無銀三百兩啊!

這個神秘道士是神出鬼沒,好像再也沒有出現過,其實他就是賈士芳,後來老十三胤祥去世的當天,就出現過一次。雍正帝送喬引娣去東陵的時候,從喬引娣的話中再次出現過一次:

“賈道士送來的仙丹好是好,可是要慢慢地補才成!”

再結合這個神秘道士出現之前老十三胤祥對雍正帝說的一句話:

“臣弟說這話沒有別的意思,臣弟只是想說,皇上似乎應該著手發現,培養一批才俊之士……”

所以,這三個人就是老十三胤祥替雍正帝物色到的人選,早就預定好了的前三名!不然的話,真有如此高人能預測未來,雍正帝還推行毛的新政啊?

四、

這樣的話情況就非常明朗了:

要知道在過去當官,樣貌是首選,其次才是才華,如果你身有殘疾,那麼抱歉,你沒戲了!

尤其那個王文昭,天生癲癇症患者,寫字巨慢,雍正帝還親自掌燈。還有劉墨林,逛妓院,連隆科多在科場都斜他好幾眼,難道雍正帝不知道這些事?

楊角風告訴你整個科場取士事件的前因後果吧:

首先張廷璐自己本身不乾淨,考題多麼重要的東西,雍正帝會不知道誰能接觸到?就是用排除法也能排除出弘時來,之所以沒有打草驚蛇,就是為了除掉張廷璐。

還記得那一集張廷玉清晨進宮,偶遇張廷璐跟弘時並肩走的事嗎?張廷玉都能分析出這裡面有問題,宮裡那麼多眼線的雍正帝,會分析不出來?

也就是那時候起,雍正帝就做了一個陷阱,靜等張廷璐上鉤!

雍正帝先是埋下了一顆雷,這顆雷就是王文昭、尹繼善、劉墨林三人,假如沒有科場舞弊案發生。雍正帝也會從這三個人身上做文章,必然要拉張廷璐下馬。

單不說劉墨林逛妓院和王文昭癲癇的事,只說神秘道士洩露前三名的事,這三件事都是坑,隨便一個就夠張廷璐吃一壺的。

結局大家也知道了,雍正帝急於殺掉諾敏和張廷璐,並沒有對案件進一步深挖。這本身就非常蹊蹺,哪有不問主考官試題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就殺人吧?

難道張廷璐有天眼,能預測考題?

就這樣,雍正帝通過兩次出醜,卻完成了一項重大權力的收攏,那就是任免權!

幹掉了諾敏,隆科多的大辮子就牢牢握在雍正帝手中了,隨時可以抓緊。幹掉了張廷璐,舉薦人老八胤禩的大辮子就牢牢握在雍正帝手中了,也是那之後,老八胤禩跟雍正帝有了一段蜜月期,甚至老九胤禟等人都罵老八胤禩變了。

哪是他變了啊,是他明白了雍正帝的手段之狠,再加上西北戰事,自己多少還有點良心,畢竟是愛新覺羅的天下!

也就是那之後,這些官員再也沒有舉薦新的大臣了,這才是雍正帝坐穩位置的第一步!

現在你明白,田文鏡為什麼要多管閒事去山西查案了吧?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田文鏡是鐵桿四爺黨,他的出場就是以“孤臣”的身份出場,連康熙都知道他是一個孤臣。

如果說胤禛是京中的“孤臣”,那麼田文鏡無疑是地方的“孤臣”,因此在劇中,田文鏡的人設其實算是一個民間雍正,一心為百姓的地方官形象。

如果田文鏡碰到貪官汙吏、欺下瞞上的情況,如果不出手,豈不是不符合“雍劇的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田文鏡本身沒有功名,因此名利心很強,但是對有功名在身卻不辦實事的官,向來是深惡痛絕。

君不見為了一兩銀子痛罵老狀元的片段,雖然是看的過癮,但是側面反映了田文鏡對於這種“不公平”的強烈批判。

而這一次雍正竟然當著天下人的面賜了諾敏“天下第一巡撫”的匾額,這可比狀元的名頭響亮多了。

田文鏡由陝西的一個知縣,升為河南巡撫,途徑山西,看到的卻是民間怨聲載道的情形,豈能善罷甘休,當即決定豁出去了,大鬧一番,結果險些作繭自縛,幸虧有鄔思道和圖裡琛幫忙。

有人就奇怪了,田文鏡就是一個一心為百姓的好官,怎麼到了你這裡就成了“借題發揮”的小民思想了。

其實不然,劇中田文鏡曾多次標榜自己是一個“清官,窮官,孤臣”,在李紱前說過,在鄔思道面前也說過。

田文鏡的名利心還是很強的,歷史上的田文鏡就是一個集“清官和酷吏”於一身的形象,電視劇中僅僅展現了其正面形象,對讀書有功名在身人的“發自內心”的恨僅僅表現了一點點。


小屏窺人生


這要從田文靜本人的性格來分析,田文靜是個刻薄的人,同時又是一個對權利對名聲極為看重的人,當年跟隨雍正催庫銀,對各個地方的收入瞭如指掌,所以他自始至終也不相信山西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收回國庫銀,所以路過山西並不是真的路過,而是有意而為之!

田文靜在朝廷上因為追繳庫銀而落得個薄情寡義的名聲,正好借這次大案來打個翻身仗,所以他才不懼壓力,一心扳倒諾敏。

比起雍正一心為了收繳國庫銀的決心,釐清吏治似乎更為重要!所以他也是對雍正有所瞭解,才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面對山西一品大員!要的就是這效果!可見出於公出於私都是最理想的策略。



就是做自己


咋,不該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