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殺胡林在石家莊欒城縣西北,具體在哪個位置?

石門一二三


殺胡林,有叫做殺狄林,就是現在的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縣西北十五里的乏馬村。

乏馬村以前叫做殺狄林,《續通典》說:武則天做女皇的時候,突厥人侵入河北,遭到官軍偷襲,損失慘重,大部分突厥人馬戰死在這裡,因此叫做殺狄林,也叫殺胡林。

公元936年,後唐節度使石敬塘以稱子.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請求遼太宗耶律德光出兵消滅了後唐。石敬塘做了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


但是石敬塘死後,他的兒子石重貴卻不願意再向遼國稱臣納貢,因此在公元942年,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御駕親征,五年後帶兵攻入了後晉都城汴梁,縱容士兵在城裡燒殺搶掠。一時之間,汴梁城裡城外變成了人間地獄,許許多多的漢人被殘殺,婦女被姦淫……這樣大規模的殘暴不仁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強烈反抗,加上原先投降遼國的漢族軍隊的起義反戈,耶律德光只得帶著軍隊退出汴梁城,向北撤退。一路上遭到漢族軍隊不停的追殺,遼國士兵人困馬乏,耶律德光因為身體發熱,一病不起,只得暫時駐紮。


耶律德光問手下這是什麼地方,隨從告訴他:當年突厥士兵在此處被唐軍屠殺無數,所以被人叫做殺胡林。耶律德光聽後又氣又怕,急火攻心,口吐鮮血,暴斃而亡。當時是大熱天,耶律德光的屍體無法保存,不得不做成了木乃伊,後人說他是“臘肉”皇帝。

因為遼太宗耶律德光在殺胡林人困馬乏,暴病死去;所以此地後來改名乏馬鋪,現在叫做乏馬村。


歷史追溯者


這題很好,今天我還路過那了。其實我天天路過那,為什麼?因為我上班需要經過那。這麼看來今天我加班了。錯!今天路過是去看梨花了。

說了半天,殺胡林到底在哪?

殺胡林就是現在的石家莊市欒城區西北六公里的乏馬村,位於連接石家莊市區和欒城區的308國道東側,如下圖所示。

明明叫殺胡林,為什麼現在叫乏馬?

殺胡林,又作“殺狄林”、“殺虎林”、“殺狐林”,名字來源有三。

其一,武則天時期,此地曾經圍剿南犯突厥,大敗突厥,斬殺敵人甚多,因此得名殺狄林;

其二,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南下攻擊後晉,殺進後晉國都汴梁。然而,一路上各地百姓群起攻之,遼軍搶掠一番不得不退兵。來到此地後,遼軍人困馬乏,耶律德光又氣又急,暴病而亡。當時是夏天,遼軍距離國境又遠,為了防止耶律德光屍體腐爛,不得不將屍體做成了醃肉帶回,這就是歷史唯一的臘肉皇帝。因此此地命名“殺胡林”,又叫乏馬。

其三,還是和耶律德光有關,在耶律德光死的那一天,他老家有幾個獵人正在圍獵,突然發現耶律德光騎白馬而來,射殺了一隻白狐。獵人上前一看,哪裡有耶律德光,只有一隻白狐。後來遼國人就將耶律德光去世的這片樹林叫做殺狐林。


今天的乏馬村

清朝《欒城縣誌》為了避諱滿清的“胡”字,寫作“殺虎林”。

不論叫什麼,現在都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此地不僅死了遼國皇帝,更是和《蘭亭集序》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的量子測定《蘭亭集序》真跡的笑話了。

唐太宗時期,李世民下令湯普徹、馮承素、諸葛真、歐陽詢、褚遂良等人臨摹《蘭亭集序》,其中以歐陽詢所臨為最,刻石為《定武蘭亭》。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蘭亭集序》。

耶律德光攻入汴梁,奪得此碑。走到殺胡林死了之後,人們亂亂哄哄,《定武蘭亭石刻》就此失蹤。

直到百餘年後,欒城有人賣此石拓片發家引起官府注意,此石刻才又重見天日。

後來,靖康之變,趙構南逃,命人將此石投入揚州某處枯井,至今未見天日。

存於臺北故宮的宋拓本《定武蘭亭》


手打不易,看到這了點個關注再走唄!


別酒怯流年



即殺虎林。在今河北欒城縣西北十五里乏馬鋪。《資治通鑑》:五代漢天福十二年(947),契丹主北歸,及欒城病甚,“至殺胡林而卒”,即此。在今河北省欒城縣北。相傳唐武則天時,突厥入河北,為唐軍襲擊,胡人多死於此,故名。《資治通鑑》:五代漢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主北歸,至殺胡林而卒,即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