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現在的孩子有“口福”,小吃遍地是,外賣滿天飛,美食琳琅滿目,人們生活條件也好了,不像過去,零食就那麼幾樣,還沒錢買,逢年過節才能吃上魚、肉,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們原來越“高發”的積食、消化不良、便秘等問題。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積食,即腸胃失調、消化功能紊亂,導致的食物無法徹底分解,食物殘渣不能在腸道蠕動下被推出體外,而是積滯在體內,滋膩生熱,導致孩子腹脹肚滿、食慾不振,帶了腹瀉、便秘、發燒、咳嗽等問題,時間一長,讓孩子體質變差、個頭和體重增長緩慢,耽誤發育。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中醫認為:“小兒心肝常有餘,但脾胃常不足”,孩子的脾胃功能常常一出生就處於虛弱狀態,吃的是要很講究,但是很多新手爸媽盲目追求高營養、給孩子進補,或者缺乏經驗,導致孩子吃了油膩難消化、寒涼的食物,或者冷熱混吃,如紅薯和雞蛋,很容易損傷脾胃,造成孩子積食、不消化。

如何判斷孩子積食?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1、眼睛會說話

眼睛不僅可以流露出情緒,還是脾胃狀態的“晴雨表”,一般情況下,寶寶的眼睛明亮有神,眼部皮膚緊實,如果發現你家寶寶眼袋增大、發紅,常有黑眼圈,說明脾胃虛弱,運化氣血不足,影響了肌肉的代謝,導致眼部皮膚隆起,如果寶寶經常有眼屎,而且黏膩難清理,則是積食化熱了。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2、鼻子會說話

鼻子以及周圍的部位,都是反映脾胃功能的區域,鼻頭髮紅說明胃有虛火,孩子容易感冒、咳嗽,鼻樑以及鼻翼上出現隱約的“青筋”,說明脾胃虛弱,孩子可能吃了寒涼的食物或腹部受涼,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了,會經常拉肚子、腹脹。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3、舌頭會說話

正常的寶寶舌頭粉嫩、潤澤,表面平鋪一層舌苔,如果發現寶寶舌頭、舌邊異常的紅豔,嘴角有白茬,說明有胃火,寶寶常常口感舌燥、口腔潰瘍;如果舌苔發黃,一塊薄一塊厚不均勻,伴隨著酸臭的口氣,就是明顯積食的信號。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4、手指會說話

平時家長仔細觀察,在寶寶的食指,靠近大拇指的一側,有一條隱約的“紅線”,一直延伸到手掌,一旦發現這條紅線變粗、顏色變成青紫色,就說明寶寶積食、脾胃不好了,要及時調理。

“兩套”方法對付寶寶積食:

1、飲食方法:首先幫寶寶調整好飲食結構,給孩子的食物要易消化、易吸收,不可以一味追求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平時經常喝點雙低聚乳清,有利於食物分解,消除積食的同時,雙低聚乳清能提高脾臟將營養物質運化成氣血、津液的效率,使脾胃的配合更加順暢,促進孩子身體發育。

孩子積食、不吃飯?這4個部位會“說話”,媽媽盯緊,別耽誤發育

2、揉中阮法:把胸骨下端跟肚臍連線,取中點的位置就是中朊穴的所在,家長每天抽出幾分鐘,用脹腹輕輕下壓,然後旋轉按揉,可以有效促進腸胃蠕動,減輕消化負擔, 緩解積食、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