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

月光侃歷史


如果看中國古代的人口數量增長情況,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秦漢開始大一統王朝開始,直到明朝前期,在這漫長的將近兩千年的時間裡,中國的人口數量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控制著,每次增到六千萬左右就會被按下來,然後又開始增長到六千萬,又被按下來,往復循環,但是上限始終維持在六千-七千萬這個水平。

從秦漢時期確了定大一統王朝後,中國的人口數量就開始增長,到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出現第一個人口高峰,有戶1223萬,口5960萬。

西漢和東漢交接之際,發生了較大規模的戰亂,人口也有一定損失,直到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人口才差不多恢復到西漢的水平,有戶1068萬, 口5649萬。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持續的軍閥混戰給人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幾乎是十不存一。曹操在《蒿里行》中寫道:

、、、、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這種慘不忍睹的景象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三國之後,西晉維持了短暫的統一,但也只是曇花一現,不久西晉內部就爆發了八王之亂,時西晉元氣大傷,隨之而來的就是北方少數民族大肆入侵,屠殺漢人,一片慘象。人口更是跌倒了低估。

之後一直到隋唐時期,才又迎來了大一統的王朝。隋朝開皇年間的記載是“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如果按每戶四口人計算,那人口就是3480萬,如果每戶六口人計算,那就是5220萬,所以,隋朝人口大概在3500萬-5000之間。

隨末唐初的農民戰爭使得人口大量損失,唐朝建立時,僅餘200萬戶,直到在唐玄宗天寶年間,人口才恢復到巔峰,擁有891萬戶 ,口5220萬。

兩宋時期,人口有所增長,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宋朝和金國的人口加起來大約有7400萬。

元朝時期,人口有所下降,只有5985萬。

到明朝時期,在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進行了第一次全國性人口統計,有戶1 654萬,人口 6365萬。但是,到了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在這不到200年的時間內,人口便幾乎翻了三倍,激增到了1.66億。

雖然明末的戰亂使得人口損失也很大,但是在清朝時期,人口進一步快速增長,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總量都遠遠超過了之前的封建王朝。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就是鴉片戰爭爆發這一年,中國人口達到了4.1億,此後,一直到民國時期,人口也穩定維持在4億左右,所以有後來的四萬萬同胞一說。

那麼,為什麼清朝的人口會急劇增長,最後達到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前所未有的龐大人口數量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回覆

其實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在明朝時,就已經跳出了中國古代人口6000-7000萬這個坎,首次進入了億級人口。這時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這肯定是向前發展的,生產力也會不斷提高。具體表現為,明清時期,鐵器、牛耕在農業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從黃河流域開發到長江流域開發以至經濟重心南移,從單季稻的生產到雙季稻的推廣乃至部分南方地區三季稻的栽培,再到經濟農作物的大量種植,使得糧食產量不斷提高,為養活龐大的人口提供了基礎保障。另外就是清朝社會的穩定,從清前期自康熙帝在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平定了三藩叛亂後,直到嘉慶元年(1796年)為止,這一百多年間,內地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社會動亂,這為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提供了一個和平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毋庸置疑的是,清朝的帝王教育是所有朝代中最好的,這就保證了,即使皇帝資質平庸,沒有雄才大略,但也基本不會幹出荒淫無道的事情來。所以,清朝的前幾任皇帝都還是能做到兢兢業業,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措施,如在內地和邊疆大規模推行墾田措施、興修水利等。在與民休息政策下,人口數量增長迅速。

二 人口統計範圍的擴大

雖然清朝的領土不是所有朝代中最大的,但是清朝的有效統治面積是最大的。清朝把人口分為邊民和腹民,腹民是指中原王朝傳統的勢力範圍內的人口,邊民自然指邊疆地區的人口,腹民會統計到丁口多少,而邊民一般只統計到戶。但是,像藏、回、黎、苗、瑤、夷這些少數民族,清朝時期因為對他們的統治很牢固了,也把他們當做腹民統計了。對東北邊疆的鄂倫春、鄂溫克,華北邊疆的蒙古族(包括現在的外蒙古),西北維吾爾族,西南的少數民族,東南(包括臺灣境內)的高山族等邊民則是以戶(甚至是以寨)為單位進行統計的。隨著後期清朝“改土歸流”政策的推行,中央政府對邊疆少數民族的控制力也不斷加強,遠遠超過了古代王朝。所以,人口統計範圍擴大,使得常年隱匿的人口浮出來,也是人口數量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 康雍時期“攤丁入廟”這一賦稅改革的推行

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人頭稅,在漢、唐以及明後期的一條鞭法等各種形式的賦稅中,人頭稅始終存在著。包含人頭稅在內的沉重賦稅,往往造成大批農民破產。為了逃避沉重賦稅,農民或藏丁匿口,或舉家逃亡,以致政府長期以來難以真實可靠地統計人口。

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帝下詔:

海宇承平日久,戶口日增,地未加廣,應以現在丁冊定為常額,自後所生人丁,不徵收錢糧,編審時,止將實數查明造報

雖然康熙規定了從這以後出生的人口不再徵收錢糧,但是並未廢除人頭稅。那些官賈豪紳雖然擁有大量田地,但都用各種方法瞞報人口,最後的稅收反而落到少地無地的農民頭上。

直到雍正時期,雍正皇帝:

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徵解,統謂之“地丁”

這就是“攤丁入廟”政策,這個重要制度的出現是我國傳統社會賦役制度的重大變革。它最終將人頭稅納入田地稅中徵收,使得長期以來壓在勞動人民頭上的人頭稅取消。此後農民在用不著瞞報人口,大量隱形人口得以統計上報,而這也等於是鼓勵了農民生育,人口因此激增。

四 新農作物的傳入

隨著世界範圍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地的交流也逐漸頻繁起來。明清時期,西方的大量新奇事物湧入中國,給古老的中國帶了深遠的影響。明末清初時期,美洲的甘薯、馬鈴薯、玉米等高產農作物的傳入了中國,之後迅速發展起來,大大提高了當時的農產品總產量,也改變了人們的食物結構,“一年紅薯半年糧”。這些高產農作物作為消費資料,解決人們溫飽的同時也提供了人類繁衍的物質條件。

總結

可以看到,在明朝時期,人口就已經開始出現激增的苗頭了,只不過明朝晚期持續的動亂,政治腐敗,使得人口增長潛力並沒有釋放出來。明末清初,雖然社會飽經戰亂,但是人口基數還是很大,高達9000萬,清朝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上述的一系列因素,使得人口幾乎呈直線增長,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奠定了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的基本國情。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留言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一卷青史


是什麼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兩百年就從幾千萬人增長到了四億多人? 清朝人口增長,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相互作用,加上點數據錯誤所造就的神話。

第一、所謂數據錯誤,那就是清初的人口並不是幾千萬,而是將近1.2億,而且史界普遍認為這個數字是被低估。

第二、接下來就是制度的突破。當時清朝頒佈了一系列政令,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實行“攤丁入畝”制度,取消了人頭稅。以前人納稅是按照人頭,自從攤丁入畝這項制度實行之後,納稅就以田地而定。這樣大家自然可以放心大膽的生育,不用躊躇於需要繳納太多的賦稅。

第三、就是外界環境的影響。雖說也有戰事,但是這段時間的政局還是比較平穩,沒有特別大的戰亂,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生活。這為孩子提供了安穩的成長環境以及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物質條件。

再者古代又沒有限制生育,普通老百姓孩子生得很多,只是活下來的少而已。而孩子夭折的最大原因就是沒有糧食,但是這段時間的人口出生率比較高,這是導致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第四、紅薯和土豆的傳入。有人說:糧食是決定人口增長的先決條件。我國傳統的農作物,小麥和水稻,它們的生長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比較肥沃的土地,這就使得能夠種莊稼的地很少。紅薯和土豆則不同,它們對土地的要求比較低,這樣就滿足了紅薯與土豆的生產條件。

其次這兩種作物的產量很高,就現在的種植技術。水稻在水澆地與旱地產量分別是800-1000斤與400-500斤。至於紅薯與土豆來說則可以達到2000-2500公斤。雖然古代可能沒有這麼高的產量,但是至少能給解決大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還有比較宋朝與清朝的領土數據,眾所周知,宋朝的疆土很小,它真正的面積只有280萬平方公里。當時的宋朝可以說是個戰亂的時代,但是宋朝的人口增長情況如何呢?在北宋建國20年後的公元980年,人口為3710萬,到了100多年後的1124年,人口繁衍至1.26億。


之所以能養活這麼多人,也是因為一種稻種的推廣——占城稻。這種水稻成熟的話只需要50天,遠遠超過其它稻種,這就讓宋朝的糧食供應豐富起來。無論是當時宋朝的國土比較肥沃還是清朝的土地比較肥沃。

清朝的種植技術比宋朝強太多。毋庸置疑清朝的糧食的產量比宋朝多太多。那麼按照宋朝的人口增長模式,清朝的這種人口的增長速度也不足為奇。總的來說,這樣的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眾多因素共同相互作用的結果。

天時-正好從其他地方傳入可以替代糧食的紅薯與土豆,解決了溫飽問題;地利-清朝的領土達到1297萬平方公里,是宋朝領土的4倍之多,這就是地利條件;人和-清朝政局穩定,加上一些相關政策的支持,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就不足為奇。


史之策




關於這個人口統計,水分肯定是有的,但明末,人口大幅下降是一定的,餓死的,戰死的,數不勝數。

從清朝康熙開始,到鴉片戰爭前夕,人口突破了4億,大清國一派“人丁興旺”的樣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人口劇增呢?

有三個主要原因。

“攤丁入畝”讓窮人敢生孩子



“攤丁入畝”是一項偉大的稅制改革,改革的思路來自明萬曆年間的《萬曆條鞭冊》,但當時的改革並不成功,也不徹底。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對於已有的稅制,提出了看法和建議,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什麼意思呢?大白話就是,新出生的人不收稅。

這以前(從漢朝開始),國家最主要的稅來自於按人頭收的“人頭稅”,有錢沒錢,有地沒地,全按人頭收稅。所以,一些大戶吃香的、喝辣的,而上的稅卻和窮人差不了多少,這是一個極大的不公平。



“攤丁入畝”是按土地收稅,地多,多交稅;地少,少交稅;沒地,不交稅。

這個建議提出後的完全實行,不是在康熙年間,而是在雍正任上。大家都知道,雍正是個改革派,而且是個實戰派。在雍正主導下,“攤丁入畝”迅速開展,廣大的窮人終於敢多生孩子了。

“攤丁入畝”對於人口的增長絕對是起了巨大的助力。

玉米和馬鈴薯等的普及,讓窮人能養活孩子




古代,窮人家的孩子經常面臨的問題是吃不飽。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害處多多,半路夭折的孩子數量很大。

但地就那麼多,遇上個“豐年”還好說,遇上個“災年”,全家只能“喝風”了。

十六世紀初,有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從西方被帶入了中國,名字叫做玉米,俗語叫“苞米”。這東西好,產量高,抗旱能力強,於是開始逐漸推廣。清朝時期,全國大部分省市,已經全面展開玉米的種植。



如果說玉米給人帶來了驚喜的話,那十七世紀“馬鈴薯”的被傳入,給人們帶來了另一重驚喜。這是一種果實長在地下的農作物,抗旱不說,吃了還抗餓。抗餓不說,還不太挑土地,什麼山區平原都可以種。清朝,對於馬鈴薯的推廣也是不遺餘力,這極大的促進了人力的發展。

馬鈴薯,別名叫“土豆”、“洋芋”,目前是全球範圍內,餐桌上非常多見的一種食材。

清朝人口的飛速發展,與這兩個農作物的引進和推廣,有著巨大的關聯,因為它們,餓死的人變少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些農作物的引進,但影響最大的就是這兩種農作物。

鴉片戰爭前沒有大範圍的戰爭,使人口激增



從清朝建立,到鴉片戰爭前夕,除了康熙帝平三藩、滅準噶爾、收臺灣外,沒有大範圍的戰爭。這對人口的增長絕對是利好的因素。所以鴉片戰爭前夕,大清人口就到了四億以上。

鴉片戰爭後,大範圍的內亂髮生了,這就是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陝甘回民起義,這三個事件對人口增長有非常大的損害,使人口減少了至少半億以上,到了三億多。清朝“下臺”前,人口數量再次到了四億以上。

綜合來說,清朝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攤丁入畝”,推廣了玉米、土豆,前期大範圍戰爭少。


藍風破曉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沒什麼了不起,主要是清粉自吹自擂。

葛劍雄認為1600年明朝約有1.97億,也就是接近2億。

清初1655年時,認為中國人口為1.2億人。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低估的數據,實際人口要高得多。

而到鴉片戰爭期間,中國人口是4億。

由曹樹基、侯楊方分別完成的《中國人口史》後兩卷以翔實具體的考證和統計告訴我們,滿清時期人口增長並不算高。

在《中國人口史》第5卷中,曹樹基證明,以往由於嚴重低估人口基數導致的所謂清中葉人口空前高速增長的說法不確。從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前,人口年均增長率0.49%,增速低於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長率也不到0.7%,所以“‘清代前期人口的高速增長’是一個虛構的命題”。(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5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835頁)

而清代在鴉片戰爭之前,國內局勢大體是穩定的。

然而,在國內戰亂的民國,人口增長比滿清要高得多。

而從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爆發直到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中國處於傳統治亂週期中兩個“大王朝”之間的“亂世”,然而這個亂世的晚清和民國兩段卻有不小的差別。清末以太平天國戰爭為主的鹹同年間大戰亂,固然使人口從4.36億降到了3.65億,辛亥革命前夕卻恢復了增長。

根據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6卷的研究,清末民初到抗戰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過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1911-1936年間,全國人口從4.1億增長到5.3億,年均增長率達到1.03%。儘管抗戰時期又一次導致人口下降,但1949年年底仍達5.4億。

侯楊方據此認為:整個“民國時期的全國人口增長速度之快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侯楊方:《中國人口史》第6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575頁)

如果覺得對比民國不太合理,我們可以對比同時代的外國。

1600年時各國人口:英國500萬,德國1200萬,俄國1520萬!

1900年:英國3750萬,德國4300萬,俄國10600萬!

英國人口翻了7倍,德國4倍,俄國7倍,而中國3倍而已,並不算特殊。

至於滿清的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糧食數量的猛增。

到了滿清時期,土豆、紅薯、玉米開始在中國紮根,使得糧食產量劇增,徹底改變了僅僅依靠水稻、小麥甚至粟的單一模式。

就是因為糧食多了,老百姓敢於生孩子,人口自然就多了。


薩沙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頭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這股生育的熱情,歷史罕見;這種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從幾千萬激增到了四億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銳減,這主要是受戰亂影響造成的。其實,如果沒有明末農民大起義和滿州人的殺戮,明代社會如果穩定,以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也將會迎來一個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後,時局也逐漸安定下來。此後,又經雍正、乾隆等朝的經營,清朝國勢達到頂峰,而且滿漢矛盾也逐漸彌合。這樣的局勢,對於人口增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政策的落實,也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遠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頭稅的決定,而清政府此後又實行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徹底取消了人頭稅。

當滿清政府不再從人丁方面實行剝削時,老百姓的負擔大為減小,敢於並且能夠放心大膽的繁育子嗣。這一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諸如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引入並得到推廣,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糧食保障。如此一來,雖不至於人人吃飽,卻也不易餓死。


史海爛柯人


中國歷史上人口長期保持在六七千萬之下,比如秦朝時為2000萬,兩漢時期最高6000萬左右,而到了幾百年後的隋唐時期,中國人口巔峰也就5000多萬人,還不如漢朝。而到了明朝,人口最多時在7000萬~8000萬之間。

到了清朝時期,總人口順治八年約5500萬,乾隆六年約1.4億,咸豐三年約4億,到了清末也差不多4億人,人口呈現暴漲。

中國自古就是以農耕為主的農業國,土地是廣大平民賴以生存的根本,每次土地兼併愈演愈烈之後,就會產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導致王朝的更迭。所以中國的王朝一般不超過300年。

由於農業生產的侷限,古代中國的田地可以供應的人口差不多在幾千萬的水平,再多了土地就超負荷了,所以中國的人口一直在幾千萬的水平內上下波動,不會出現人口的暴漲。

明朝以後,南美洲許多農作物傳入中國,如玉米、紅薯、土豆、花生等,這些農作物可能適應山地種植,而且產量非常高,所以每畝田地可以供應更多的人口,這就為人口的暴漲提供了物質基礎。

而清朝自統一之後,內地基本上一直處於和平的情況,尤其有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康雍乾盛世,為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內部環境。所以中國總人口在清朝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迅速成為了超級人口大國!


對話歷史


只要糧食夠吃,以清朝的國土面積,很多人都存在誤區,認為清朝在割地賠款方面最在行,幾乎是冠絕歷史了,但是清朝的國土面積在整個中國歷史排第二,僅次於元朝的一千六百多萬平方公里,達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即使大家津津樂道的唐朝,被周邊國家稱作天可汗的時候,國土面積也不過才有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大,意味著只要條件合適,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民以食為天,只要糧食夠吃,對生幾個娃兒,那簡直就是幾天幾夜的事情。

當然,人口的增長離不開政治因素的推動,有時候政治因素的推動甚至說都要大過吃飯問題了,比如說剛建國的那陣,人就是最大的生存力,什麼事情都是在軍事軌道上,按打仗的辦法進行,弄死了很多人。


加之自晚清以來的天下大亂,可以說普通百姓的死亡律師很高的,男子當兵的現象雖裡邊存在,但經歷亂世晚清、亂世民國,其中夾雜著抗日戰爭,男丁卻並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的極為慘烈的東歐國家那般短缺,反而因為國家鼓勵生育,現在三千多萬光棍找不老婆。

至於說到清朝,最大的政治因素就在於稅制方面的改革,把原來的人頭稅改成了土地稅,也就是說原來是查人頭算稅,有幾個人算幾個人的稅。關鍵是有幾個人並不一定會有幾份產出,因為土地兼併的存在,失去土地的人很多。

沒有了收入來源,反而要照常納稅,過關了平凡日子的老百姓算這筆賬還是算得清的,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少生幾個,免得拿冤枉錢,因為有土地的老百姓日子已經很難過了,更不要說還要多養幾個累贅了。

當然,清朝人口的增長還與荒地的開墾和利用有關,比如說高產農作物馬鈴薯得傳入,使得清朝國土範圍內的高山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那些在平原地區活不下去的人可以找個僻靜的地方安靜的種地安靜的生娃,這也是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歷史三日談


一、康熙初,把大量的“無主地”任由百姓耕種,後轉為自耕地,使大多數百姓擁有了自耕地。康熙中期又固化了以戶為單位的人頭稅。過去每丁必稅,朱明朝更是以丁加捐攤餉,讓人不敢生不敢養。康熙固化每戶的人頭稅後,戶內新添的人口就不用納稅了,實質是鼓勵各家各戶多生多養,人口自然就快增加了。二、雍正的攤丁入畝改革。就是以田地來納稅,不按歷朝的收丁口稅了。此舉徹底地釋放了生育的能力。三、生產力水平提高了。由於面對人口的迅猛增長,防止飢荒民反,清朝上下,可謂想足了辦法。改進生產方式,引進推廣新的作物,尤其是糧食作物,維持了人口的快速增長。


安平144796971


其實關於這個歷史人口問題,在中國有一個怪圈,歷朝歷代在開國初年,國泰民安,君主英明,百姓安家樂業,一片繁榮昌盛,但是到了每個朝代中後期,就開始昏君當道,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最後走向滅亡,下一個輪迴。並且在清朝以前歷朝歷代,人口總數量,始終在5千萬上下徘徊,最高峰五六千萬,最低峰一兩千萬,為什會出現這種怪圈,而唯獨清朝卻能打破這個歷史怪圈,人口一下子到清末光緒帝年間突破四千萬呢?這就要從土地,人口,生產力,農作物幾個方面說起了!



首先說土地,每個王朝開國初期,政治清明,皇帝也是從基層一步步爬上去,瞭解民間疾苦,皇帝會把土地平均的分配給老百姓,但每到王朝末年,土地兼併特別嚴重,百姓人口增加,但是又沒有土地,最後起義重新再分配土地,並且徵稅還是按照人頭徵稅,不管你多少地,增加一個人就要交一個人的稅,而清朝卻不一樣,自從雍正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後,不管你百姓家幾口人,我就按照你的土地來徵稅,你有幾畝地就交幾畝地的稅,所以到了清朝中期,百姓就使勁的生孩子,反正也不用交稅!

第二,就是農作物的問題,清朝以前的農作物就是五穀雜糧,小麥,小米,大米,是主要農作物,但是這些農作物有個特點,產量低,沒有化肥根本不長莊稼,,我記得小時候,有些家庭比較窮,買不起化肥,一畝小麥才畝產一百斤,而在古代,因為沒有化肥,這些農作物產量是非常低的,哪像現在畝產一千斤都是低的,而這個問題恰好到了清朝被解決了,紅薯,番茄,辣椒,玉米,都是從明朝末年傳到中國,到了清朝被大力推廣種植 而這些農作物,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不需要話費,只要上一點家肥,就能畝產上千斤,適合貧瘠的土地生長,還能高產,大大解決了中國人口多卻沒口糧的問題,我記得中國老百姓從民國到改革開放初期家裡吃的糧食主要就是紅薯,因為別的作物產量低啊!




在一個就是社會生產力的問題,和科學進步,乾隆年間,西方已經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並且那時中國就和西方在一直做貿易,西方國家把吃的用的多的用不完的拉到中國,換取絲綢茶葉瓷器,並且帶來一些先進的的武器和設備,和生產理念,間接的提高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給中國老百姓提供一些吃的喝的,實際上在乾隆中後期,國家已經不是一個單獨的國家了,而是地球上的一份子,這個地球上哪裡有戰亂,都影響全球,大航海時代已經到來,誰都不能獨善其身,躲在自家裡享受!

所以人口的增長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也就是說天時地利人和他都佔完了,在不大踏步的增加人口,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菩提非明鏡


清朝歷史268年,從清初的約七八千萬人增長到清末4.5億人,大體翻了近6倍,這堪稱中國歷史的人口大爆竹時期。

那麼,以農業社會為基底的清朝,為何能實現這一人口現象,而以往朝代卻做不到呢?綜合而言,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因為人口稅的緣故,歷朝對人口統計都存在較大的偏差,真實的人口數據可能低於統計數據。

比如有專家認為,明朝人口高峰可能達到2億(個人認為可能過高估計了,1.5億有可能),如果真是如此,清朝的人口數據也未必如此突出。



其次,王朝末期,經過幾十年的戰亂與社會混亂後,人口大量減少(如明朝從1億多減為七八千萬),但經過二三十年的社會穩定後,人口基數就會自然恢復。

而就清朝而言,尤其有長達一個半世紀的康雍乾盛世,社會穩定持續時間超過以往各朝,因而人口平穩增長成為可能。

第三,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有效控制的疆域最大的時期(元朝雖大,但非有效控制),雖然邊疆地區人口未必對人口總數有多大幫助,但疆域的擴大終究能帶來人口的增加。

第四是美洲作物如玉米、紅薯、土豆、花生等作物的輸入,因為這些作物可能適應山地種植,因而為更多的土地開放提供了可能,而糧食的增加,也有利於人口的增長。



當然,對於這點,現在也有人認為,不能高估其作用。因為根據統計,美洲作物的種植面積大概只有總種植面積的十分之一,其糧食增加和對人口增長的促進可能沒有想象的大。

第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清朝統治穩定,而且實行低稅收的仁政。像歷朝歷代擾民的負擔如兵役、徭役,這些在清朝都沒有,而且,康熙雍正皇帝分兩步廢除了人口稅;

此外,清朝的名義負擔極低,法定稅賦大概只有農民收成的3到4個點,即使加上一些地方加收的不合規負擔,總體也不會超過收成的10%。

而且,清朝還經常實行減稅政策,如康熙皇帝曾普免全國錢糧一次,乾隆曾普免全國錢糧4次,嘉慶也曾普免一次,至於個別省份因為災害而免賦的就更多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清朝統治者是真心實行仁政,而清朝老百姓的負擔在歷朝歷代裡可能是最輕的,這對於人口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清朝實現人口增長的高峰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在1800年前,清朝在疆域、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都遠遠超越了以往各朝,創造了傳統王朝的最高峰。

這個,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牴觸不牴觸,應該說都是歷史的事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