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辭職做自媒體怎麼樣?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告訴你要考慮的3個問題

想辭職做自媒體怎麼樣?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告訴你要考慮的3個問題

想要做自媒體,是兼職來做比較好?還是辭職後專心來做比較好呀?

1

我想對於這樣一個問題,凡是想要自主創業的朋友都會糾結於其中,我也不例外。

因為專職來做的話,意味著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進行自主支配,精力也比較集中,那麼這樣就能夠使我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想要達到的成績。

記得自己在寫第一部小說的時候就是在兼職的情況之下完成的。那時白天上班,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寫作只能夠利用晚上的時間和節假日才能進行,外加那時自己的閱讀量非常有限,寫作時間還需要分一部分在閱讀上面,所以感到十分的辛苦,也因時間有限而常常感到很是無奈。

那時我最多的一個想法就是如果能夠專職來搞寫作的話,那樣該有多好呀!

不用受到工作干擾的同時,時間也比較自由,沒靈感時可以安安靜靜地看書,等有靈感時就專心創作,還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樣的想法在很多時候是一種自尋開心的心裡寄託方式,也是我所想要過上的生活模式。

然而,當我真正地做了自由職業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一切的美好也都僅存於幻想之中。

真正開始自由職業生涯之後,我們就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與問題。

首先面對的便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若是在辭職之前有一定存款的話壓力會相對小一些,最起碼我們在一段時間內不必為生存問題而感到擔憂,可以專心致志地朝著我們所制定下的目標而努力,心態也會相對平和一些,能夠冷靜地去面對我們即將會遇到的人與事,也包括所面臨的一些難題與挑戰;

可倘若是在沒有一定存款的情況下,那麼所承受的壓力很有可能會超出我們之前的預計,並且在做一些決定時我們往往容易拿出“背水一戰”的心態,並且需要凡是親力親為,畢竟每件事,每個決定都關係到我們的切身利益,這是在工作中很難體會到的感受。

想辭職做自媒體怎麼樣?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告訴你要考慮的3個問題

當我們遇到一些阻礙時,我們往往容易產生急於求成,且太過於自信的心態,從而引發認知偏差,做出許多錯誤的判斷,導致我們在創業中面臨巨大的危機,甚至會遭遇失敗的可能性。

因此,不建議大家在沒有經濟基礎的情況下選擇專職創業。

尤其是選擇自媒體寫作行業的朋友,在沒有相對穩定收入之前,切記不要輕易辭去工作,因為現如今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很多,就算是之前有過相關工作經驗的朋友也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外加,寫作工作者更需要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才有可能創作中好的作品來,這就更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作為保障,並且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

試想一下在沒有錢,又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家裡整天因此鬧的雞飛狗跳,你該如何進行愉快的文學創作呢?

再者,藝術來源於生活,縱使兼職做有諸多的困難,也非常辛苦,可是我們也能夠在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中去發掘寫作的題材。我所關注的一位作者便是在兼職寫作的情況之下,出了兩本暢銷書,她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的內容都來自她的職場經驗。

因此,取得家人的支持是創業中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

當然,也會有朋友覺得有時候斷了自己的後路,才能夠闖出一片新天地來,並且會詢問身邊朋友的意見。

那我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段子可以和大家分享,段子的內容為一隻黃鼠狼站在山崖底下,跟上邊的雞說,“飛吧,你是一隻雄鷹”,那隻雞就飛起來,然後掉下來,正好被黃鼠狼吃掉。

當然,我們普通老百姓遇到這樣情況的可能性概率並不大,可是我們在詢問他人意見時,一定要找那些有過相關經驗的朋友,否則的話一切的理論都只不過是幻想,或者說是空談罷了。

想辭職做自媒體怎麼樣?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告訴你要考慮的3個問題

2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創業者的文章,文章講到很多顛覆人們想象中的事情。比如說我們原以為創新者應該都是比較果斷,且有任何想法就立刻、馬上行動的人。畢竟創新就應該義無反顧,下定決心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然而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創新者往往是那些“腳踩兩隻船”的人:他們會一邊做著一份穩定的工作,一邊在摸索著創新。

他們懂得評估風險,從而試圖將風險降到最低點;

他們也明白時機的重要性,寧可等待時機,也不輕舉妄動是看似“拖延症”的一種戰術;

他們更加深知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入同一個筐子裡的道理。

文章中列舉了兩位我們所熟知的傳奇人物的例子:

喬布斯的合夥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在發明了第一代蘋果電腦之後,他在1976年與喬布斯創建了蘋果公司,但直到1977年,他仍在惠普公司做全職工作。

比爾·蓋茨在大二售出一個新的軟件程序時,他並沒有退學,而是等了整整一年才離開學校。即便在那時,他仍沒有退學,而是申請了休學,獲得了學校的正式批准。並且他的父母還給了他一筆資金,平衡了風險。

他們都不是憑義氣、想法、衝動、盲目去做事。而是小範圍內取得一定的成功,有了保障和把握之後才投入到真正想要做的事業中去。

其實在經歷過自主創業以後,我才明白什麼叫做“不打沒把握的仗”的說法。

自主創業表面上看上去很風光、很自由,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在向我們招手。

然而我們看到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是歷經了最艱苦日子所熬出來的結果;他們看似風光的背後承受著比他人更多的辛酸與淚水,只不過我們都沒有看到而已。

想辭職做自媒體怎麼樣?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告訴你要考慮的3個問題

3

對於一位想要成為自主創業者來說,我們還必須具備較強的自我約束力。

時間自由的夢想只有在實現財務自由後才能夠達到的狀態。

當我們還沒有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時,我們往往進入到的是一種全年無休的狀態,即便中途有休息的時間,可人是閒下來了,頭腦卻依然要想著休息之後的規劃,以及具體的工作安排。

就拿我來說吧,在制定了日更任務之後,每日的寫作時間平均要用三個多小時來完成。有時候寫的比較順利的話,一稿、修改、配圖,加上發文時間也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若寫的不是很順暢的話所用時間就不好說了。

閱讀也佔去了我很多時間,因為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如果沒有大量的輸入是無法寫出一篇好文章的,而光光這兩件事情就佔去了我一天當中寶貴的5至6個小時。拋去吃飯、休息時間,我還需要做一些其他事情。

這一整天下來有時還真比上班還要忙碌,有時朋友約我出去玩都需要提前預約,我才好安排,哈哈哈。剛開始時朋友會有些不理解,說我一個自由職業者怎麼比他們上班人員還要忙,結果我把一天的安排告訴他們之後,他們便感嘆道自由職業者的不容易!

囉裡囉嗦說了那麼多是想提醒朋友們:想要自主創業,這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只不過我們要打一場有準備的仗義,提前做好財力和物力的準備,或者就是先選擇兼職來做,待時機成熟之後再說也不遲!

總之,無論是兼職來創業,還是專職去打拼事業都不易,相對把準備工作做足一些,凡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對自己和家人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作為一個成年人該考慮的問題。

生活不易,創業亦不易,且行且三思!

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