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現場參觀過秦始皇兵馬俑的朋友們,除了對地下那軍容雄壯而栩栩如生的大秦軍隊印象深刻外,博物館內部接踵摩肩的參觀遊客之多,也足以讓人難以忘懷。

畢竟世界第八大奇蹟,國寶中的國寶,能吸引全世界如此多的參觀遊客,兵馬俑的魅力可見一斑。

然而這僅僅是秦始皇陵門口的守墓陶俑。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1.5公里外步行就能到達的秦始皇陵,依舊沉睡在驪山中。

那麼,秦始皇陵內部究竟是什麼模樣?和氏璧和九鼎真的放在裡面嗎?

鑑於現有技術沒法保證發掘過程中文物不受損傷,這個未解之謎揭曉謎底恐怕還是遙遙無期。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但在史書裡,我們依舊可以找到有關秦始皇陵內部的細緻描述。

司馬遷筆下,登基後的始皇帝發動七十萬壯丁開鑿驪山,以銅作為棺材的底座,搭建出一個華美的地下宮殿,各種奇珍異寶堆滿了地宮。在棺材之上,有人造的日月星辰,與天遙遙相對的,則是靠機械力量循環出一個水銀做的江河湖海,任何不速之客都將被機關弩箭所射殺,為了防止秘密洩露,連最後營造這些奇觀的工匠,也都被困死在陵墓裡。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遷依舊什麼在百年後有鼻子有眼的描繪出皇陵內部的?是不是有僥倖逃出的工匠留下了記載?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因此不能判斷司馬遷正確與否。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唯一一件秦朝盾牌,當時應為金色,可遐想其軍容威武壯麗。

但是,他所描述的這個皇陵,肯定也不會是自己瞎想的,必然有他那個時代陵墓的影子。實際上,在他的筆下已經出現了中國墓葬的兩種基本空間和裝飾模式。按照著名藝術史學者巫鴻的理解,那個上有天文、下有江河湖海的空間,實際上正是墓葬藝術的“微觀宇宙”模式,也就是說,長久以來,傳承千年的中國墓葬藝術始終有通過一系列具有象徵意義的裝飾,來將墓室轉化為不同時期古人印象裡的日月星辰,也就是表達出一個宇宙觀來。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秦始皇陵博物館

而堆滿秦始皇陵墓的奇珍異寶,和陵墓外更具知名度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實際上是將秦始皇將生前的財富、僕人大臣、和宮殿通通轉移到地下空間,以此來為他營造一個死後的住所,也就是墓葬中“理想家園”的模式。“微觀宇宙”和“理想家園”這兩種模式並不衝突,即可以獨立存在,也時常融合在一起,畢竟人的家園總是生活在宇宙之中。而死者的靈魂也通過居住在這樣的空間裡,實現了生者的生死觀和對世界的理解。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再將思維進一步擴展,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地面上的世界,恐怕我們只認識到了一小部分。

無論是霓虹絢爛的現代都市,還是風捲黃沙的大漠古城,必然還有數不盡的地下世界層層疊疊,被黑暗與沉寂籠罩。點燃火把,我們一步步走過堆滿灰塵的墓道,精美的唐三彩宮女與壁畫上的佛陀面對面沉默千年,墓室四角的神獸依舊在守護著沉睡的主人,被設置為主人生前模樣的飯桌上,還擺著大大小小的鍋碗瓢盆。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直到有一天,一束燈光穿破帷幕,它們在未來或許能重見天日,但更多的,恐怕將永遠的埋藏在地下,而這也不失它們當初被創造出的本意。

事實上,像我剛剛對墓室的敘述各位可能反而更加的熟悉,因為這些年火爆的盜墓小說,幾乎講遍了跟古墓有關的故事,大小鑑寶節目層出不窮,像明器這些原本文博行業的專業詞,如今已經是人人知曉。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但他們應該沒有講過,為啥只有中國盜墓小說如此火爆呢?這個問題再擴大一點,實質的問題是,為什麼只有中國人維持了上千年的墓葬傳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來為逝者營造一個地下宮殿呢?

如果像西方人那樣,棺槨直接擺在教堂邊的室外墓園,或者像金字塔那樣,曾經輝煌但早早的就斷絕了厚葬跟修建陵墓的文化傳統,是一定不會大量的產生盜墓小說這種體裁的。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自然的,與中國人這樣長久而輝煌的墓葬藝術傳統相伴的是,同樣長久的,對這個充滿奇珍異寶卻與死亡相伴的世界的幻想。

比如說司馬遷筆下的描述。

而盜墓小說也並不是新近的發明,它實質上可以認為是古代志怪小說傳統的延續。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我們以一個常見的古代志怪故事開始,在唐朝,有一個叫做崔煒的年輕官員,一次出行,卻意外掉到了一個洞穴裡,結果發現,這個洞穴竟然有數十里之長,他摸索著前行,栩栩如生的華麗壁畫令他目不暇接,陰森的墓道中只有他的腳步迴盪,直至一個石門面前,他壯著膽子推開門,死亡的陰鬱被瞬間衝散,一個金碧輝煌的仙境迎面而出,宮殿裡香氣迷繞,擺著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崔煒以為自己走回了人間。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金縷玉衣

隨後,四個前朝服裝的妙齡女子前來迎接他,她們表示,這個地下宮殿的皇帝並不在家,並讓崔煒頌為她們彈奏一曲古琴,結果,當崔煒的《胡笳》奏畢,為她們介紹這是漢朝所做樂曲時,她們卻高興地表示這確實是新曲子。崔煒自然明白了眼前皆是古人的靈魂,最終,在仙人的幫助下,崔煒回到家中,發現自己訪問的竟然是南越國王趙佗之墓。而巧合的是,現實裡隨著趙佗的孫子,也就是第二代南越王墓在廣州被髮掘,而崔煒所見之物竟然被考古發掘一一對應,從殉葬的嬪妃到四位宮女,長長的墓道,和金碧輝煌由、象牙、青銅、玻璃堆砌而成的墓室。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文學史上數不勝數,顯然,大家現在所熟知的盜墓小說,其實是古代志怪小說傳統的延續,而這一傳統只能建立在,人們普遍把墳墓當做一個龐大而豐富的地下空間的前提下。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曹魏貴族墓道

實際上,古人想象中的地下宮殿、迷宮,是真實存在的,以公元前123年埋葬的一位梁國太后的墓葬為例(保安山二號墓),僅僅是墓道就長達210米,36個墓室分為東宮、西宮、東車、西車,這根本就是將生前的宮殿複製到了地下世界。因此,志怪小說這一傳統離不開活人對地下空間的幻想,而這種幻想也脫離不了地下墓穴的實際結構。因此這一文學傳統只會在中國誕生,事死如生的觀念,將墓葬佈置為靈魂的理想家園傳統,也使得人們對死後靈魂依舊在墓葬裡生活的想象深信不疑。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保安山一號墓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保安山一號墓平面圖與側視圖

那麼,如此龐大的墓葬空間是怎樣發展出來的?

幾千年的漫長曆史,可以說它們被費盡心思的創造出來,是為了不讓活人觀看和使用的。

按照古人的理解,埋葬的“葬”,實際上是“藏”,也就是將逝者和隨葬品永遠的“藏”於人的視線之外,因此,墓室的空間被轉換為靈魂居住的彼岸世界。

這一傳統,至少從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持續至20世紀初,世界上還沒有那一個民族,能在如此漫長的歷史中對墓葬文化如此的痴迷,以致在藝術史學者看來,墓葬藝術實為“中國藝術中最為漫長和持久的一個藝術傳統”。

為什麼墓葬藝術在中國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相較西方,中國墓葬又有那些特點?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十三陵地面建築

按照傳統,中國墓葬總是有地上和地下兩個部分,上面稱為墓,下稱為葬,這兩個部分在空間上並不是連續的,不是像埃及金字塔那樣建築與陵墓合為一體的,而是往往在地面上有一個象徵性的空間供子孫祭拜,比如說一個安放神位、墓碑的建築,如果是諸侯皇帝,建築外還會有神道、守陵的雕塑,這些在各大以陵墓為主的博物館都可以見到,歷朝皇帝都將自己的祖墳作為頭等大事嚴加保管。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基督教傳統下的墓園

而地下部分,也就是逝者所在的地下玄宮則是完全封閉起來,拒絕外人觀看的,這與西方很多國家棺材放在一個墳墓區域,不忌諱看也並不封閉截然相反。

這個地上與地下合二為一的整體空間,實際上都是體現了當時中國人對生前和死後兩個世界的種種思考與表達, 大到風水層面的選址、地上的建築形態,小到墓道的一個雕塑、牆壁上的繪畫。墓葬的各個部分如設計、裝飾、隨葬品之間的都是由自己潛在的邏輯,能夠為我們揭示不同時期古人墓葬所代表的宗教、倫理、生死觀念。

因此,中國墓葬這個死者世界之所以千年以來經久不不衰,只能是生者的觀念和文化所導致的,最典型的就是佛教信仰在墓葬空間中的出現和對地獄的塑造,與日本佛教傳入後停止建造大型墓葬的歷史截然相反,中國墓葬藝術反倒將佛教文化吸收,無論是哪種思想或信仰成為國教,皇帝們始終沒有喪失對皇陵的狂熱。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明孝陵神道

墓葬藝術之所以在中國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原因之一就在於,祖先崇拜和孝道文化始終在古人的生活中佔據了核心位置,在這個基礎之上,所有外來文化都被吸收並付諸實踐,進而為死後的黃泉世界創造了一個變化無窮的墓葬文化。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所以,輝煌的秦始皇陵,諸多與墓葬有關的國寶,無數深埋在地下不見天日的宮殿,乃至今日盜墓小說的出現,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裡事死如生、儒家的忠孝、道家的修仙等看似縹緲的思想所帶來的必然產物。

秦始皇陵到底啥樣?看懂司馬遷的記載,瞭解輝煌千年的中國墓葬

古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