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圍獵商業保險丨監管定性“相互保”涉誤導,信美被罰近百萬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卻猜不著這結局。

關於“相互保”、“相互寶”的討論,曠日持久,從2018年底持續至今,定論終來。

4月12日,銀保監對“相互保”事件定性,涉欺騙投保人、不按規定使用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早已改名“相互寶”的相互保風光依舊,用戶跨越5000萬平臺,欲兩年內劍指3億用戶,且有著顆“第二社保”的心。

與此同時,一眾新老巨頭皆聚焦互助領域,其中多TMD級巨頭,保險到互助的邊界更加模糊。跨越這紙明文規定,勢頭已現,互助們無論如何解釋包裝,最終的商業夢想當在商業保險。

1

信美領近百萬罰單:罪在“相互保”

監管約談的5個月後,“相互保”的罰單落定:鞭子打在了“相互保”的產品供應商,信美人壽身上。

這家國內第一家相互人身險公司因與之關係密切的螞蟻金服設計了一款不是相互保險的互助性質產品被罰。

4月12日,銀保監開出2019年第3號罰單,直指信美人壽和螞蟻金服的爆款“相互保”。

據行政處罰書,信美人壽涉兩大罪狀:

一、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

信美人壽在“相互保”業務中通過產品參數調整的方式改變了產品費率計算方法以及費率計算所需的基礎數據。

二、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

信美人壽在“相互保”業務中向保險消費者傳達“相互保”產品依法合規的錯誤信息,以及第一年參與成員分攤金額僅需一兩百元的誤導信息。

並認定:信美人壽董事長楊帆、副總經理兼總精算師曾卓負有直接責任。信美人壽及當事人均提出異議:

一、信美人壽理解“相互保”業務的參數調整適用原保監會《關於促進團體保險健康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15﹞14號)第二條第三款的相關規定。

二、針對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行為,信美人壽認為關於產品備案的宣傳是對客觀事實的陳述,預估第一年參與成員的分攤金額在一兩百元左右是合理的。

三、楊帆認為其並非“相互保”項目的分管領導,其作為董事長的職責不包括日常具體的項目經營管理,不屬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四、曾卓認為其為“相互保”項目的分管領導而非負責人,不應承擔“相互保”業務開展涉嫌違規操作的執行責任。

經複核,銀保監會仍認為違規行為成立:

一、“相互保”業務中信美人壽通過產品參數調整的方式改變了產品費率計算方法以及費率計算所需的基礎數據,該行為不符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的有關規定,不適用《關於促進團體保險健康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第三款的相關規定。

二、“相互保”業務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問題,宣傳產品經過備案是向消費者傳達產品依法合規的錯誤信息;“相互保”採用後付費的方式導致分攤金額存在不確定性,向消費者傳達第一年參與成員分攤金額僅需一兩百元的信息存在誤導性。

三、從檢查調取的會議紀要和調查筆錄看,楊帆牽頭參與了“相互保”項目的重大決策,曾卓作為“相互保”項目的分管領導,均對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

結果:銀保監會罰信美人壽65萬元,楊帆、曾卓合計被罰28萬元,共93萬元。

2

從爆款到違規的劇情反轉:相互保的更名之旅

2018年10月,螞蟻保險、信美人壽聯手推出的“相互保”攪動了重疾險一池春水。一場低消費群體的保險“福音”,以低門檻加入、低保費分攤的保險互助創新在各大網絡平臺傳播。

上線28天后,京東聯合眾惠財險推出京東相互。這場相互保險公司、大流量平臺之間的博弈走向另一個高潮。

隨後的故事情節陡然而轉,上線僅兩天的京東互保“夭折”。“ 灰度上線測試,眾惠將對京東互保進行用戶體驗升級後,再擇期推出。”的消息再無下文。

13天后,“相互保”成為“相互寶”。

原因,涉嫌違規。

均以“相互”命名,卻有著跨越不了的鴻溝。

一個是保險產品,險企受到保險法規的嚴格約束、消費者受之保護,這也是當初相互保脫穎其他互助平臺的一大原因。被認為是根正苗紅的相互保險產品,骨子裡有著金融產品的優越。

一個只是互助計劃,自發形成的市場救助組織,尚無明文予之行業身份,多以公益概之。各色商業利益的摻雜中,多是非。橫跨在兩個行業之間的分界線,也成為眾多企業打擦邊球的模糊地帶。

“互助不是保險,加入互助計劃是單向的捐贈或捐助行為,不能預期獲得確定的風險保障月,不承諾剛性賠付”的監管界定中,互助類平臺已經成為保險行業一股重要的流量勢力。

3

由保險到互助再到眾籌:相互寶的做大路徑

150天,5000萬用戶。

從2018年10月16日上線,到2019年4月11日用戶規模破5000萬,螞蟻再度詮釋了超級平臺的流量魅力及恐怖之處。

相互寶從0到5000萬的速度,甚至超過了2013年橫空出世的餘額寶。4月11日,相互寶(保)成為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口中的“吉祥三寶”,另兩個是螞蟻金服的兩大爆款支付寶、餘額寶。

主管螞蟻金服保險板塊的副總裁尹銘則表示,

兩年內,相互寶希望讓3億人享受互助服務。

讓相互寶有望成為國人在社保、醫保之外的第三大基礎保障。

值得關注的還有,近日相互寶一則公開信透露,將會開通愛心籌款通道,讓願意捐贈的用戶去幫助賠審失敗、得不到救助金的申請人。

拋開賠審團機制與互助組織的諸多爭議,對比相互寶從保險到互助再到眾籌,與當前互助巨頭的從眾籌到互助再到保險的路徑,反其道而行之的效果似乎更為不錯。

無論是打著公益旗號介入的互助平臺,還是從保險到互助、眾籌的相互寶,最終的商業變現當在“保險”,商業意義乃對流量的升級,將之轉化為擁有保險需求的流量。

4

顛覆已開始:互助圍城與中低端商業健康險的消亡

相互寶、水滴、輕鬆籌均是擁有數千萬用戶規模的平臺,此前京東的入局、蘇寧的加入,及相繼傳出TMD級別的新生代互聯網巨頭也有意互助平臺的消息,可知巨頭們早年強烈切入保險的心正在轉向互助,他們是否還記得保險?

巨頭們至少人均一張全國性保險代理或者經紀牌照的現實中,答案可能依舊。

5000萬用戶、3億人,“社保、醫保之外的第三大基礎保障”的豪邁下,野心也罷,抱負也好,中低端健康險產品的空間幾乎不再屬於商業保險公司。

當前中國保險行業正處轉型時代,大健康幾乎成為眾多保險公司圈定的戰略領地。中低端健康險市場乃最具保險教育意義的領域。

市場潛在需求的覺醒,政策引導和鼓勵,科技驅動和賦能等多重因素的疊加,歷經近二十年的理想與現實巨大反差後,商業健康險有一股大風起兮的感覺。

期間,互聯網功不可沒。一曲百萬醫療風靡中國,互助平臺風起雲湧,VC不斷湧入,估值超越保險公司。

以健康險洞開保險產業鏈幾乎是所有互助平臺的商業模式賣點,聯想各大巨頭重金押注醫療健康的率先佈局,保險+醫療之間的化學反應幾許?

誰把握了中低端健康險產品,誰即有可能得到一把洞開壽險大時代的鑰匙。

拋開健康險的巨大市場前景,其也是壽險產品的敲門磚,大健康與大養老領域的緊密結合將是未來壽險產業的一大方向。

恰如每一個互聯網巨頭都有一顆保險的心一般,每一個互助平臺都有一個可在保險變現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