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出口增逾兩成 二季度進出口料趨於平穩

3月出口增逾两成 二季度进出口料趋于平稳

新華社圖片

海關總署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我國外貿進出口2.46萬億元,增長(同比,下同)9.6%。其中,出口1.34萬億元,大幅增長21.3%,進口1.12萬億元,下降1.8%。專家認為,國內經濟穩、進出口價格水平溫和提升拉動了外貿增長,一季度出口數據波動則主要源於春節因素。隨著季節性因素的消退,二季度進出口數據將趨於平穩。

價格上漲拉高3月出口增速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7.0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7%。其中,出口3.77萬億元,增長6.7%;進口3.24萬億元,增長0.3%;貿易順差5296.7億元,擴大75.2%。

“國內經濟穩是外貿穩的重要支撐。”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以來,國內需求、市場預期等多項指標向好,3月我國PMI回升至景氣區間。國內經濟平穩運行,同時隨著去年以來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效應顯現,為外貿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李魁文表示,進出口價格水平溫和提升拉動外貿增長,其中出口價格對出口增長的貢獻度達到66.3%;進口方面,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較快,比如天然氣、鐵礦砂、大豆等進口價格分別上漲28.2%、12.8%、8.8%。此外,人民幣匯率保持總體平穩有利於外貿穩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3月出口量價齊升,但推動3月出口增速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還是價格上漲。另外,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效應的逐漸顯現,也推動了3月出口的大幅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學智表示,3月出口增速大幅增長,從外部因素看,一是與歐盟、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出口出現較快增長;二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較好;三是貿易環境逐漸改善,企業出口信心增強,出口積極因素增加。從國內因素看,中國自貿區建設加快,對出口拉動效應逐漸顯現;此外,中西部地區出口呈現較快增長,對出口拉動作用明顯。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春節因素是一季度進出口數據大幅波動的主導因素。由於今年春節時間較早,出口基本擺脫復工較慢的影響,而由於去年3月出口因春節晚存在低基數效應,導致出口增速偏高。扣除掉錯位因素,出口總體平穩,可能略有改善。從一季度主要國家經濟數據和PMI情況看,暫不支持外需出現大幅改善,不過從大宗商品指數和匯率來看,價格因素正向帶動加大。

二季度進出口數據將趨於平穩

謝亞軒認為,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1.2%,較去年底水平回升,貿易增速的底部水平已過。雖然發達經濟體繼續走弱,但3月新興製造業、服務業PMI全面高於前值,帶動全球綜合PMI連續第二個月改善,且一季度可能是非美經濟體最差的時候。此外,搶出口的負面影響、價格因素等也在邊際改善。

展望二季度出口形勢,白明表示,二季度出口將承受較大壓力。這意味著,3月出口高速增長態勢並不可持續,未來出口難以出現趨勢性改變。

劉學智表示,4月出口增速料放緩。從歷史數據看,受春節因素影響,每年2、3月份進出口數據波動都較大。隨著季節性因素消退,二季度進出口數據將趨於平穩。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需減弱等因素,預計4月出口增速將下降至10%左右或10%以內。

進口方面,劉學智認為,未來進口增速也將放緩。一方面,去年進口力度較大,進口刺激效應逐漸減弱;另一方面,國內進口需求放緩,初級產品需求不強。加上去年進口基數高,高基數效應對今年進口將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