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教育領跑未來教育

眾所周知,邊玩邊學的學習,效率會更高,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機器人教育以機器人為載體,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在玩中學,也可以讓他們在學中玩。

阿童木創想家堅信,未來教育席捲而來,機器人教育將是領跑者。讓孩子學習瞭解人工智能,是社會的發展需求,是最明智的選擇!

1、校園——200餘所中小學開設機器人項目

2001年,交大附中第一個把“機器人”設置為校本課程,可以說所有交大附中的學生都經歷過機器人的課程。

目前北京市中小學開設機器人項目的學校達到200餘所,其中海淀區有約60所學校,是全市開設機器人項目最多的區縣。


機器人教育領跑未來教育


在機器人教學中,小學的任務是對機器人進行了解,初步進行體驗;初中的定位是學習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高中則是探究和學會機器人的內涵、方法和知識。

培訓——機器人教育培養綜合能力

2、隨著機器人教育的升溫,機器人課外培訓市場也日漸火爆。

據瞭解,目前機器人培訓機構的數量呈大幅增長趨勢,光全國規模較大的機構就有幾十家,還有大量的中小培訓機構。

機器人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如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等。“這些都是未來競爭所需要的能力。”

機器人教育大致都要經過3個階段:建構、編程、控制。培訓機構的機器人課程都是依據這三個階段來設計的,如建構一般採用積木堆疊的方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編程指圖形化編程,它鍛鍊的是人的邏輯思考能力;控制是指通過任務主題,能夠完成任務。


機器人教育領跑未來教育


不少家長反映,學生在參加機器人課程後,動手能力、創造性和想象力都有了發展,個性也有變化,學會了耐心和堅持。

3、競賽——機器人大賽人數每年增加

每年,各大機器人競賽不斷上演,官方的,民間的,國內的,國外的……此起彼伏。

從孩子自身的發展來說,多學科的知識與競技相結合,能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動手實踐能力和團隊精神,提高科學素質。

同時,機器人競賽現在也成為部分學校招收科技特長生的內容之一。今年海淀區16所招收科技特長生的學校中,有15所均招收“機器人”專業。每年有十幾所中學可以獲得科技特長校的榮譽,這些學校的學生在報考大學時會被很多一流大學重點考察,高考是最多可以降低60分錄取。


機器人教育領跑未來教育


機器人教育與傳統教育艱澀的理論知識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同,機器人教育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關注並集中注意力,讓學習變得快樂!而機器人教育帶給學生的,是腦力和動手能力的磨鍊;是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實踐和團隊協作的配合。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 ,未來教育,機器人教育將是領跑者。

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阿童木創想家官方公號。阿童木專注於3-18歲孩子的STEM教育,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軟實力及綜合素養提升。阿童木創想家目前開設有五大跨學科課程體系——機器人、編程、創客、競賽、特色(3D打印機、無人機......)課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