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量的蔬菜茭白容易產生哪些病蟲害?該如何更好地種植?

丘嶽


種植的蔬菜最怕的就是病蟲害,同時也希望自己的茭白產量高。想要提高自己的茭白產量,一般選擇溫室大棚種植。如何種植?

田地的整理:翻耕,把高低不平的地方整平,以便上水,築田埂,保證上水後不塌,不漏水。打田底,預防漏水漏肥。

施肥:可以用農家肥撒均勻,也可用複合肥。

選苗種:選用良種,選具有早熟和適宜秋栽特性的茭白。

適時搭棚,採用竹製和白色薄膜於冬至前後搭建大棚。根據田塊的。

適時移栽,注意苗間距離,

採收:分批採收是為了確保茭白良好的商品性,成熟一批採一批。

茭白常見病蟲害:病害有茭白鏽病,茭白葉枯病,茭白紋枯病,茭白瘟病。針對不同的病狀使用不同的藥物,注意孕茭期慎用殺菌劑。

蟲害有:長綠飛蝨,二化螟,大螟。

對於茭白病蟲害。一般採用化學防治,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同時注意水的深度,田邊,溝邊雜草的剷除,加強肥水管理。





農夫仁華


在茭白的種植過程中,如果病蟲害防治較好,肥水充足,每畝地可收穫3000斤左右的蔬菜茭白。而影響茭白產量的往往是茭白的病蟲害發生,是防治不及時所造成的原因之一。一般在栽培過程當中,常見的茭白病蟲害有,茭白鏽病,茭白紋枯病,胡麻葉斑病,蚜蟲,螟蟲,飛蝨,薊馬等。

在防治茭白的病蟲害時應注意,茭白之所以出現蔬菜茭白,是因為一種黑菌粉,寄生所導致的植株變異,黑菌粉屬於真菌,噴灑殺菌劑防病時,應躲開孕茭期,如果不注意躲開,而進行噴灑殺菌劑,就有可能造成顆粒無收。

比如茭白鏽病,又叫黃疸,對茭白的產量威脅很大,主要危害葉鞘和葉片。在發病初期,在茭白的植株葉片上出現小孢斑,稍微隆起呈現黃褐色。以後隨著病菌的成熟,小孢斑破裂,有粉狀的黃鏽色病菌孢子,受感染的茭白植株生長髮育慢,嚴重者出現葉片成片枯死。對茭田應增施磷鉀肥,適當減少氮肥的投入,高溫高溼容易誘發鏽病,因此在高溫季節,應對茭田進行適當的灌水,降低溫度,可減少發病。一般在防治上可採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600倍液,進行提前預防,可兼治茭白黑穗病,一般間隔7~10天噴灑第2次,第2次可採用200倍液67%敵鏽鈉可溼性粉劑+有機硅農藥增效劑,進行全株噴灑。

胡麻葉斑病也屬於真菌性病害。在病症發生初期,出現的小斑塊有黃色的暈圈,中間為褐色,後期暈圈也變為褐色,中間有時出現灰白色。遇到潮溼表面上有黑色黴狀物出現,隨著病情加重,病斑可連成片,防治時躲開孕茭期,使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有機硅農藥增效劑,提前預防。或者採用600倍液40%異稻瘟淨可溼性粉劑葉面噴霧。

茭白紋枯病是危害茭白生產的一個重要病害。特別在偏施氮肥的茭田內危害嚴重。除了要增施磷鉀肥外,對於茭白的用水,也不宜長期深灌。一般防治,在發病初期進行,可用6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有機硅農藥增效劑,或者是1500倍液5%井岡黴素水劑進行葉面噴霧,噴霧要均勻噴透。

防治茭白螟蟲可用蘇雲金桿菌4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防治飛蝨可選用噻蟲嗪2000倍液,同時可兼治蚜蟲,對薊馬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木雨聽風


土地要幾種作物在一塊田地裡上依次轉流挽著栽種農業能改善土壤肥力能減少多真病菌蟲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