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學習是孩子天性?清華教授:父母做好這3件事,才是解決關鍵

不愛學習似乎是孩子的共性,偶然有個能在書桌前坐得住的孩子,就成為“異類”,成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基因在大腦基因中只佔4%,而耗能卻占身體的30%,所以常常會出現,用腦過度感到飢餓、頭疼等問題,這樣“違背”身體耗能的活動,自然會激起身體的自動防禦機制,也就是所謂的“天生不愛學習”。

但是清華教授指出,如果盲目遵從西方的“快樂教育”,讓孩子順應天性,不加以約束,那麼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成績,更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影響孩子的日後發展。而這在期間,父母做好以下這3件事,不僅能幫助減少孩子對學習的牴觸心理,還能幫助孩子真正的從學習中獲得快樂,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不愛學習是孩子天性?清華教授:父母做好這3件事,才是解決關鍵

1、學習不需要強迫

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往往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所以經常出現,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籍可以一天一動不動,但如果在父母的要求下,去看半小時書籍都坐不住。對事物好奇,獲取相關信息以及技能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引導孩子,尤其從孩子剛開始接觸學校教育的時候,不要過於強調成績的重要性,而是讓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每多學到一個知識點,就有收穫的感覺,這樣才能循序漸進,讓孩子意識到,在學校學習跟在戶外學習是一樣的,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愛學習是孩子天性?清華教授:父母做好這3件事,才是解決關鍵

2、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等進入學校之後,無法獲得成就感是孩子不愛學習的主要原因。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好,能夠在班上名列前茅。然而有第一名自然就有最後一名,所以如何讓成績不是那麼優秀的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就需要家長的幫助引導。

成就感不僅來自於名次,更來自於學習本身。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為他量身定做一個小目標,例如:作業能8點前完成、20分鐘能夠背誦15個單詞、或者下次考試中名次前進一名,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可以獲得對應的獎勵,讓孩子不僅獲得成就感,也能更有信心進攻下一個學習目標。

不愛學習是孩子天性?清華教授:父母做好這3件事,才是解決關鍵

3、教會孩子學習方法

沒有高效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進度緩慢,學習成績不顯著,自然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率不高是因為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這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知識短板,先將短板補齊,才能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同時學會將知識點歸納、總結,系統性的學習,才能讓學習的效率更高。當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或者學習遇到難題時,先解決難題,然後從總體框架到零碎知識點的學習,才能更好的打好學習基礎,提高學習成績。

不愛學習是孩子天性?清華教授:父母做好這3件事,才是解決關鍵

不愛學習自然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能夠約束自己的天性,在客觀大環境下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才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的事。家長苦惱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妨多做以上這3件事,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才能更好的接受學習、愛上學習。

這裡是@來川學習方法,每天免費分享大量高效學習視頻、文章,如有興趣,可以直接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哦,還可以在評論、私信與小編多多互動~

免費素材資料包大派送

私信回覆【小學英語】,即可免費獲得最新版本小學英語單詞彙總資料包~

私信回覆【中考英語作文】,即可免費獲得中考滿分作文寫作資料包~

私信回覆【高中英語語法】,即可免費獲得高中英語語法彙總資料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