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是很好,也是受到國家大環境的影響,利潤下滑的非常厲害。而在整體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在拿地的時候就謹慎了許多,就在去年的時候甚至有很多地方的土地“流拍”了,跟前幾年“地王”頻頻創新高相比此一時彼一時,可見房地產行業的盛況不再了。

“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但是就在去年下半年,國家開始重啟大基建,房地產行業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而就在前幾天國家有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刺激了整個房地產行業,因為這份規劃綱要中就提到了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造成世界一流的特大城市群。而想把粵港澳大灣區建造成世界一流的特大城市群就要著重的搞基建,蓋樓是必不可少的了。

“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在這兩個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房地產企業又開始了他們的拿地行動,即使是現在用不到,可以先“囤著”。不過,似乎這些房地產企業更偏愛長三角地區,在長三角的土地儲備比例非常高。不過邏輯上也說得過去,現在國家要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特大城市群,作為老牌的長三角城市群也會從中受益,因為有經驗,所以長三角地區勢必要在城市群的建設過程中資助一下粵港澳大灣區。而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這些龍頭房企在過去的2018年在長三角地區大量的“囤地”。

“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我們可以看一下幾個龍頭房企在過去一年的拿地數據。在過去的2018年,萬科通過招拍掛拿地共計232幅,其中在三大核心城市區拿地119幅,在長三角地區拿地80幅,佔到總量的34.48%。而新城控股拿地就更多了,新城控股在過去的一年拿地114幅,長三角地區拿地54幅,佔到總量的47%。幾乎佔到拿地總量的一半了。

“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此外,其他的龍頭房企在長三角的拿地數量也不少,看來都是準備在長三角大幹一場。那麼,為什麼這些龍頭房企在過去的一年開始重視長三角地區了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就是葉新公路新建工程的開工。我們都知道葉新公路是連接上海到嘉興的一條大動脈,在修建成功以後,就能大大縮短上海到嘉興的時間,而公路的沿線地帶自然成為黃金寶地。這個時候這條公路開工了,這些龍頭房企當然不能無動於衷。

“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第二個原因就是科創板落戶上交所。科創板是我們國家在今後幾年要重點發展的一個新興的金融市場,旨在挖掘那些有潛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而現在科創板落戶上海以後,長三角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這勢必會吸引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的進駐,這樣就需要更多的寫字樓。而有這麼好的條件,這些房企當然不會錯過了。

“囤地”模式開啟,龍頭房企偏愛長三角,原因有兩點

相信在未來的幾年,長三角地區的房地產還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