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今天,一个同事,分享了一个清单给我,让我大开眼界,直呼:“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很多美国华人家庭接触过,发现,他们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开朗,好奇心旺盛,有极强的探索精神。而反观国内大部分的孩子,总觉得缺少了一分“灵性”。

渐渐的,我发现了本质原因:这除了整个社会环境有关,还跟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有关:美国的家庭生活,都普遍比较丰富多彩。并且,这种丰富,跟物质的丰厚、金钱的多少、眼界的高低无关,而是跟父母是否有一颗“童心”有关。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这种“童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学会的。因为,在很多美国父母手中,都有一个“童心执行清单”,即今天要分享的主题:美国父母,每年都会带孩子做的21件小事。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1、孩子每年的生日,请为他/她,手动DIY制作一个礼物,哪怕是一张简单的贺卡。

2、偶尔在她的书包里,塞一个巧克力,或者他/她喜欢吃的糖果,或者一个小纸条。

3、每周,至少煮一次,心形鸡蛋早餐。

4、一个月,至少一次,和孩子分享你以前的照片,或者一封信,讲讲里面的故事。

5、每年,至少带孩子参加一次音乐会or话剧or美术展等。

6、录制一个家庭口头禅,贴在冰箱门口,当你的孩子沮丧或者失落时,就跟孩子一起喊出来。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充满正能量的那种,比如:——我可以的!——我是不可阻挡的!——我们有这个!

7、一个礼拜,至少一次,单独和孩子,高质量的散一次步。放下手机, 放下工作,放下杂念。如果你有多个孩子,那建议,至少和一个孩子单独散一次步。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8、当孩子做家务时,请毫不吝啬的表扬他/她。即使只是扔一次垃圾,或者擦一下桌子。

9、每周,至少和不在身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微信视频3次。

10、当他/她的房间看起来像被打劫一样时,请扭过头,深呼吸3下,然后静静的走开。

11、在孩子3岁前,请尽情让孩子玩,路边的水坑,甚至泥坑。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12、一年至少去一次游乐场。

13、一周至少一次,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对动物的爱心。

14、如果你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产生了矛盾,请先给他自己处理矛盾的时间,在必要时再介入。

15、让你的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在夸他/她的某些行为。

16、在他/她的房间里,挂一块白板,你们互相留言。

17、每个月,让你的孩子,按自己的审美,打扮一次,并且穿着上街。

18、准备几本相册,把孩子的照片都洗出来,保存起来。

19、和孩子一起,培养几个固定的仪式感,比如:每晚半小时,一家人一起看书的时间;每个礼拜去郊外一次;每个月去一趟森林公园;每年去采摘一次水果......

20、爸爸,请每周和孩子,在床上,开展一次枕头大战。

21、如果你们吵架被孩子看到,那请确保,在第二天,让他/她看到你们一抱泯恩仇。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一个人的生活,想要多姿多彩,需要仪式感;一个家庭,更是如此。”这句话,被很多美国父母,奉为高质家庭教育的圣经。

这21件颇有仪式感的小事,或许不能培养出一个高智商的爱因斯坦,但会培养出很多具有探索精神、改变世界的“乔布斯、扎克伯格”等。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眼界,而是“童心”

当下的中国,我们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已经越来越好,但某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要想在综合国力上,更上一层楼,需要我们的下一代,更优秀,更有探索精神。而这,离不开我们父母们的高质量教育。

魏参与您共勉。


今日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