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夢,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稱“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該節日之所以設立在4月12日,是為了紀念1961年的4月12日,27歲的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實現了人類首次遨遊太空的壯舉。那麼關於中國的航天知識,你有了解多少呢?

中國航天事業先驅

提起中國航天事業,錢老應該是每一位中國人腦海中最先浮現出的名字。錢學森三個字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愛國的象徵,是國家的自豪,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天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貢獻。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我國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倡導人。

航天夢,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

楊利偉,1987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同年被分配至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1997年被選拔成為預備航天員,2003年,經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選評委員會評定,楊利偉具備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同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它和技術專家的創舉使得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航天夢,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27日,航天員翟志剛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

翟志剛,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08年5月,入選神舟七號航天員乘組。同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16點45分17秒,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翟志剛以自己的一小步,邁開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歷史性一大步——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航天夢,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

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北京時間2013年6月20日上午10點在太空給地面的學生講課,此次太空授課主要面向中小學生,使其瞭解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理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

航天夢,人類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

他們在浩瀚星空寫下永載人類史冊的飛天答卷,也鋪展開新時代建設航天強國的宏偉藍圖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航天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使命——為國出征。

讓我們向這些航天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