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西省”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南部兼跨长江支流汉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区。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连,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相邻,南以米仓山、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接界,东南与湖北省、河南省接壤。总面积205603平方千米。

陕西辖境南北跨纬度7°54′,最大直线距离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县刘家坡北面,地理纬度为北纬39°35′;省境最南端为镇坪县南缘的杉树坪,地理纬度为北纬31°41′。东西跨经度5°46′,最大直线距离约510千米,平均宽度约400千米。省境最东端为府谷县黄甫乡段家寨以东黄河主航道中心线,地理经度为东经111°15′;省境最西端为宁强县青木川乡坟林坝西侧,地理经度为东经105°29′。[37]

地形地貌

地势特征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

地貌类型

按照地貌类型划分指标,将陕西省划分为风沙过渡区、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岭山地区、汉江盆地区和大巴山地区六个地貌类型区域。

陕西省各地貌类型面积中,黄土高原区面积最大,占40%,汉江盆地区面积最小,占5%;各地貌类型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秦岭山地区,为1295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关中平原区,为546米。

[38]

海拔坡度

中国“陕西省”概况

华山(11)

陕西省海拔段主要分布在500米到20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的90%。陕西省平均海拔1127米;各地市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宝鸡市,为1351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渭南市,为675米。

坡度计算格网单元为25米×25米。计算成果表明,陕西省25°以上坡度段面积最大,占全省38%;3°—8°坡度段面积最小,占8%。陕西省平均坡度为19.9°;各地市平均坡度最大的是安康市,为28.4°,平均坡度最小的是渭南市,为9.3°。

主要山脉

太白山海拔高度3771.2米,化龙山2918米,首阳山2720米,终南山2604米,华山2154.9米,白于山1890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岭1400—1885.3米。

气候

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576.9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218天左右。

中国“陕西省”概况

壶口瀑布

陕西省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很长,达到800千米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16℃。其中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的浅山河谷为全省最暖地区,多在14~16℃。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陕北-10~-4℃,关中-3~1℃,陕南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陕北21~25℃,关中23~27℃,陕南24~27.5℃。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于4月,于11月结束,主要集中在7—8月。关中、陕南春季第一场320.0毫米的降水过程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现在6月下旬后期到7月上旬前期,此期间,暴雨相对集中,关中、陕南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较多。

[39]

水文

陕西省黄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长江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汉江、嘉陵江,三级河流丹江、旬河、牧马河。汉江61959平方千米,无定河流域面积30261平方千米,河长491.2千米,延河7687平方千米,长284.3千米,泾河45421平方千米,长455.1千米,渭河62440平方千米,长818千米,北洛河26905平方千米,长680.3千米,嘉陵江9930平方千米,长244千米,长652千米,丹江7551平方千米,长244千米。

土地资源

根据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陕西省土地调查面积为2056.24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330.17万公顷,集体所有土地1726.07万公顷。主要地类面积为:耕地398.95万公顷,园地81.83万公顷,林地1117.19万公顷,草地287.10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1.0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5.90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80万公顷,其它土地33.42万公顷。[40]

矿产资源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具明显区域特色,陕北地区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盐类、粘土类矿产为主;关中及相邻地区以煤、建材矿产、地热、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巴山区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3种,已列入陕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87种,矿区726处(未含共伴生矿区、地热和矿泉水矿区),除未划定规模的14处矿区外,其余712处矿区中,大型131处,中型172处,小型409处,中小型矿区占整个矿区数的80.03%。

陕西省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十位的矿产达64种。其中天然气、盐矿、制碱用灰岩等列第一位;钒矿、电石用灰岩等列第二位;金红石、钼、汞、稀土、石棉、高岭土、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蛭石等列第三位;煤、岩金等列第四位。

陕西省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保有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居全国第一位,约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值的三分之一。

天然气、煤、岩盐、水泥用灰岩、钼、钒、钛等资源储量丰富,确立了陕西省为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同时也使陕西省成为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之一。

陕西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矿产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潜在价值巨大,能源矿产具突出优势;但一些矿种勘查程度低,可供开采的储量少,暂难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多。

盐矿、钼矿、钒矿、水泥用灰岩、煤、石油及天然气等矿产在全国矿产资源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重要矿产如富铁、铬、铜、铝、富磷、钾盐等短缺。

金属矿产中大矿少,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单一矿床少,共伴生矿床多。煤与金属矿产中共伴生矿产丰富,多数可综合回收利用。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陕西省共有常住人口3864.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96万人。按城乡分,城镇常住人口2246.3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8.13%;乡村人口1618.02万人,占41.87%。按性别分,男性1994.42万人,占51.61%;女性1869.98万人,占48.39%,性别比为106.65。按年龄分,0—14岁人口占14.5%,15—64岁人口占74.12%,65岁及以上人口占11.38%。2018年,陕西省出生人口41.08万人,出生率为10.67‰;死亡人口24.02万人,死亡率为6.24‰;自然增长率为4.43‰。

民族

陕西省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羌族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