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利率普遍達到4%以上,為何有些人不敢存入呢?

東震木


“普遍達到4%以上”?聽口吻,好像對所有民營銀行的產品都瞭如指掌。


網商和微眾不是民營銀行的全部,大部分民營銀行的名字,老百姓可能聽都沒聽過,沒有實體網點,憑啥就有自信去存錢了呢?

且隨手列一列民營銀行,確定這些名字普羅大眾耳熟能詳?確定以下所有民營銀行都可以隨便甩出一個產品,就能吸引用戶網上投資??確定這些民營銀行都有智能存款產品?

民營銀行中比較高調的也只是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富民銀行等等。還有相當一部分民營銀行,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業務範圍也十分垂直,別說智能存款,都不一定開設個人存儲業務。


人們對於不瞭解的事物審慎,合情合理。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於2018年底曾受爭議,涉及隱性流動性風險,被監管約談,如今是“限購模式”,還沒達到完全放開的普惠程度。


比如網商銀行的定活寶,產品自然是好,存滿約定期限,年利率超過4%,平時支持靈活支取,也仍可享受年利率3%左右的收益。


這款產品背後的邏輯,實則為由銀行操盤,將用戶的定期存款提前轉讓給第三方金融機構,以保證所有用戶“靈活支取+高收益”的體驗——但其隱藏風險點在於,一旦遭遇大額贖回,將引發銀行內部流動性危機,民營銀行既是高息攬存,出借資金成本必然也水漲船高, 一旦規模增大,錯配也會帶來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凡事都有過程,銀行本身的很多產品,也在不斷測試、調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智能存款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本身的形態已迭代過多個版本,不排除今後繼續調整,一直到在監管與市場中找到平衡。


錢途旅行者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今年著實火了一把,吸引客戶眼球的第一要素就是這超高的存款利率,平均4%的年利率都是往少處說了,個別銀行的智能存款提前支取的利率都在4.3%,很多銀行最高年利率都在5%以上,比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還要高一些。按理說存款收益高了是件好事,為何只是得到一小部分人的青睞呢?


第一,民營銀行的營銷模式非主流。民營銀行的營銷模式更多的是依託網絡進行線上銷售,大多數掛靠在京東金融上面進行推銷,這種互聯網金融營銷模式在成本花費上面比物理實體網點要低廉,更有提升利率的空間,對於客戶來說方便快捷,只是網絡銷售這樣的模式太前衛,很多客戶暫時接受不了。

第二,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行走在監管的黑色地帶。監管部門針對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業務並沒有一個比較完備的監督措施,只是當作存款類的業務一併監管,但是畢竟普通存款和智能存款還是有差別的,有些人甚至擔心競相出現的高利率會引發金融市場秩序混亂。監管部門已經對一些智能存款進行限額銷售,下一步還會採取其它措施。



第三,客戶質疑民營銀行的風險狀況。雖說民營銀行同樣遵守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按照最高50萬元償付風險損失,但是和國有銀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地方銀行的城商行還有農商行相比,還是在安全性上讓人感覺不是那麼放心,成立時間短,民營資本波動比較大,讓客戶質疑民營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足。


民營銀行要想在今後的存款營銷中打出一片天地,不光是在利率上做文章,還是在宣傳和風控上面狠抓實幹,努力做到實事求是地宣傳,穩健、安全、合規地經營,特別是針對智能存款流動性比較強的特點,一定在銀行備用金上做牢做實,不能在這裡出現空頭的風險。


財富公元


在這裡告訴大家民營銀行其實很安全,大家放心的投資。

民營業銀行有正規的金融牌照。銀行所推出的任何金融產品都會在銀監會進行備案。受銀監會監管。

大家現在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買民營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是在4%到5%。符合市場的平均水平。所購買的定期理財,銀行視為存款享受50萬保額。而且像振興銀行,藍海銀行,億聯銀行這些民營銀行都有自己的風控系統,所投資的項目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AI財說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利率普遍達到了4%,但是依然還是有不少人敢存入的,但是智能存款的確是一個創新的產品,優勢非常強大。小財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一,銀行是民營銀行,一些人都不放心

推出智能存款的銀行是民營銀行,很多人對於民營銀行的信任度低,很多人都害怕把資金存入民營銀行,他們更加信賴國有四大行和其他的股份制銀行,但是民營銀行也是依法批准的銀行,同樣都是合法合規成立的銀行,所以在這個方面是需要放心的。



二,普通人很難接受智能存款

推出智能存款的民營銀行營業地點少,大部分都是通過互聯網平臺發佈,然後吸收資金存入,而如果缺少對於理財認識的人很難理解這種理財的模式和好處,所以對於普通的人很難接受智能存款。


小財的看法

智能存款是銀行存款的一大創新,這樣的存款產品非常好,兼具傳統銀行長期存款的高收益率特點和活期存款的流動性,給了理財者們更多的選擇,而且靠檔計息,存款的期限不一樣,那麼得到的存款利率就是不一樣的,非常適合所有的需要在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的理財者。


小車說理財


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收益率雖然有近4%,但它和普通的銀行存款是不一樣的。

普通的銀行存款是保本的,這款產品就像是貨幣基金是屬於低風險產品,但他並不會保本保收益。所以投資者還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並且它的收益率不是第一天存入現金就是4%,它是隨著你的存款期限越長收益率就越高。這樣算下來,同樣是低風險等級的產品可能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會更好,因為貨幣基金目前的收益率有接近3.4%。


老徐談理財


眼見為實,這是多數人的普遍心理。


財智成功混跡網絡多年,熟知各種存款及理財,但是時至今日,也不過是存了寶寶類貨幣基金而沒有去選擇利率更高的智能存款。


實際上,就在前幾天,也就是2018年12月19日,財智成功下定決心要往微眾銀行裡存幾萬元智能存款+,體驗一把一年利率4.5%的收益。結果,就看到了新聞,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在20號晚上就要下線了。不用說,自然是泡湯了,畢竟貨幣基金裡轉到銀行卡還需要時間,再往微眾銀行轉又需要時間。


安全,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最大顧慮。


多年來,電信詐騙高發,而銀行存款丟失的事件時有發生,有的是黑客木馬,或者釣魚鏈接,有的則是銀行內鬼。加上銀行為了賺取高額佣金,經常讓存款變成保險,讓存款人承受退保鉅額損失,或者拿不到宣傳的所謂高收益。就這樣,銀行的信譽度持續降低,如今人們對於銀行已經沒有那麼信任了。


線下有網點的銀行尚且如此,看不見摸不著的銀行自然更難以得到信任。


2018年P2P平臺紛紛爆雷,同樣是金融機構,金融平臺,這種不安全感會進一步傳導到銀行層面,使得很多人對於互聯網銀行以及外地的銀行提高了警惕。


存款利率再高,本金如果丟了又有什麼用。


再者說了,據財智成功瞭解,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現在很多都可以達到4.18%的年利率,還能按月付息,與智能存款相比除了流動性差點,收益並沒有低多少,但是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網點就在附近,顯然更值得信任。


最後,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暫時下線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作為一種創新性存款,顯然還未獲得央行認同,流動性存在風險。即便是未來得到認可,也會增加諸多限制,要麼利率大幅降低,要麼跟寶寶類貨幣基金一樣受限,優勢將進一步降低。


財智成功


這正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普通投資者可以放心存入,民營銀行同樣是安全的。

民營銀行智能存款是最近兩年發展起來的新事物,是允許民營資本開辦金融業務後,新成立的銀行推出的創新型存款。

大家對新生事物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我也不例外,最初我對民營銀行並不瞭解,只知道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感覺裡面的存款業務也沒有太大優勢,於是就把他們等與傳統銀行了。

後來餘額寶收益下降到3.5%,逼迫我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先是發現網商銀行的定活寶非常好,定活兩便,利率高達3.8%,於是餘額寶資金全部轉到定活寶,這是我首次使用民營銀行存款業務。

下圖是網商銀行定活寶截圖,收益率已經降到2.8%了。

後來,定活寶收益下降到3.5%,又逼迫我尋找新的理財渠道,然後接觸到京東金融裡的民營銀行的系列創新存款產品,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受存款保險基金報障,比貨幣基金收益高、比傳統銀行存款靈活性強,比大額存單起點低,所以把短期理財資金全部轉移到民營銀行的創新存款。

所謂“有福同享”,作為一個樂於分享的人,我在悟空問答裡已經多次給大家介紹過這類產品,現在越來越多的開始接受創新型存款,創新型存款也像“鯰魚”一樣,正在打破原來銀行存款的平靜。

作為新生事物,民營銀行只能推出更高的利率、更靈活的產品才能和傳統銀行競爭;作為投資者,應該儘快接受新事物,享受創新帶來的互聯網金融紅利。

大家唯一的擔心是民營銀行的安全性問題,但是,50萬元之內的存款,大小銀行的安全性是一樣的,50萬以上就可以選擇大型銀行的大額存單了。

下圖是幾個民營銀行的創新存款利率截圖,普遍在4%以上。



互金直通車


目前大部分人還是可以接受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的,特別是年輕人容易接受,但是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對這些民營銀行不是很放心。



而這些人之所以對民營銀行智能存款不放心,他們可能有幾個顧慮:

第一個顧慮就是民營銀行的性質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都存在這種普遍現象,就是大家認為民營的就是比不了國有的,在大家看來,民營的就是跟個人劃上等號,所以大家打心裡都覺得不安全,認為民營銀行沒有國有銀行安全,萬一哪天破產了,說不定就被個人捲款跑路了。

實際上這個是大家對民營銀行的誤解,民營銀行並不等於個人銀行,民營銀行也是經過銀監會正式批准的設立的正規金融機構,而且股東一般都是由多個機構組成,而且大股東必須是一些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個人只能參股,不能控股。

第二個原因,大家對智能存款的不瞭解

智能存款是2018年才興起來的,是一種創新型的存款產品,大家對這種存款產品都不是很瞭解,甚至很多人以為智能存款就是理財產品。而且智能存款利率很高,目前一年期以上都達到4%以上,這跟大家通常認識的存款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在大家的認識當中,最近幾年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比較低的,正規銀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也就2.2%左右,所以很多人就認為這種智能存款是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存款的名義實際上賣的是理財產品,覺得這種智能存款不是很安全。

第三個原因是民營銀行成立時間太短

我國民營銀行2014年才正式出現,很多銀行都是2016年2017年才正式開業,這些銀行因為成立時間短,大家對這些銀行都不是很瞭解,沒有一個歷史可以追溯,而存款期限一般都比較長,短的幾個月,長的5年期,民營銀行能不能在存款期內保證存款安全都是一個未知數,所以大家心裡都沒底。

第四個原因是民營銀行宣傳不到位。

目前很多銀行都勢單力薄,網點少,而且品牌效應不佳,有些民營銀行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聽過,目前我國有17家民營銀行,但大家真正瞭解的估計也就是網商銀行跟微眾銀行,所以這兩家銀行其實存款都不少,很多人都願意把錢存到這兩個銀行的智能存款裡面,因為阿里巴巴跟騰訊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所以大家相信得過。

相比之下,其他民營銀行知名度就很低,很多人都沒聽過,你讓一個人去一個陌生的銀行存款,很多人還以為是山寨的,是不是騙子了。

所以,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想要讓更多的人接受民營銀行,那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沉澱。


貸款教授


其實不存在敢不敢的問題,也許更多的是因為習慣,還有就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智能存款,詳情如下:


確實,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很火。可惜的是,僅限於在瞭解智能存款的群體中很火。真的有很多人瞭解智能存款嗎?回想一下智能存款是在哪裡冒出來的:大部分都是京東金融等第三方支付的APP。這類客戶群體的數量有多大?沒有下載過這個APP的人是否知道智能存款這回事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智能存款的受眾群體本身就比較小。


另一方面,雖然能夠達到年化4%以上的收益率,針對的還是一些零散資金。對於一些大額資金,市場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能夠達到超過4%收益率,常見的就是銀行理財,在投資者的認知裡也是屬於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從這個角度看是沒有必要選擇智能存款,不是不敢存。


第三方面是關於網絡上流傳的一些智能存款風險點,個人認為並不需要過多的擔心。任何一種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哪怕是銀行存款,也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銀行倒閉破產。智能存款最主要的問題應該是流動性問題,安全性方面沒有需要過多的擔心。最不利的情形就是民營銀行破產倒閉。雖然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但是取回資金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候損失的就是資金的時間成本。


私行小學徒


不敢存,肯定不敢存啊,為什麼呢?

你讓一個連貨幣基金都不敢買的人,突然去存誕生還沒有一年時間的智能存款,一款銀保監會都沒有明確表態的產品,怎麼可能敢呢?

如果你讓一個敢買P2P,並且在P2P投資混跡多年的人,他會二話不說,把暫時沒有打算的回款放到智能存款上來,把智能存款當做備用金存放。我就是這麼做的,今年P2P不太平,6月份的旁氏騙局平臺崩盤,7月份開始的自融詐騙平臺崩盤,隨後清洗了不少激進投資人,再後來波及整個行業,頭部平臺都有兩三家債轉退出速度特別慢,也正巧了,智能存款差不多就是五六月份這個時候出來的,我撤出後的資金都存放在智能存款上了。對我來說,不存在不敢存入智能存款啦。

我不敢全部存入智能存款,為什麼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款創新型產品,雖然很多民營銀行都開發了,但是沒有得到監管的明確認可,並且存在明顯風險敞口。

最近的智能存款,有些平臺限售,每天很快就售罄了,還有些平臺乾脆就暫停交易了,沒有明確之後什麼時候放開,這樣一來,智能存款更安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