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和仙女座中間有什麼?難道是一片百萬光年的虛空嗎?

張如清5


首先,仙女座要比銀河系大一些,直徑22萬光年,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

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相距大約254萬光年,看起來好像很遠的樣子。不過在宇宙尺度裡,這個距離還算可以吧,據科學家估計,銀河系和仙女座正在相互靠近,總有一天會相撞到一起。

其次,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想弄清楚宇宙是不是真空?

實際上,並不是,絕對的虛空是不存在的,宇宙只是密度極低極低,比地球表面的空氣要低10^-27倍,這當中存在很多星際物質和塵埃。還有可能會存在著一些流浪的恆星或者行星。這些天體因為某些原因被驅逐除了星系,成為流浪漢。比如:如果一個多恆星系統,一個恆星被黑洞吞了,其他的恆星就很有可能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彈射出去,獲得足夠的速度,就很有可能從星系中逃逸出去。而且,科學家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發現了一些流浪恆星產生的餘輝。

所以,在這距離當中並不是真空的,有星際塵埃和星際物質,還可能出現流浪的恆星或者行星。


鍾銘聊科學


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相隔254萬光年,而它們各自的直徑也只是十幾萬光年,在它們之間看似空蕩蕩的時空,是一片一無所有的虛空?

其實不然,本星系群除了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兩個最大的星系,還有50多個小一點的星系,它們大多是矮星系。

在本星系群的位置圖裡,大致可以看見比鄰仙女座大星系的M110和挨近銀河系的人馬座矮星系,和其他一些小星系,都位於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之間百萬光年的空間,它們只是比較小而已,但也是恆星的聚合體。

除了矮星系,這些看似空蕩蕩的宇宙空洞之間,還有充斥整個宇宙的暗能量,以及許多的流浪恆星和行星,暗星雲等等,只是它們不能直接觀測到而已。

40億年後,本星系群兩個最大的星系就會合並,在這之前,也有很多的矮星系正在和這兩個大星系合併,比如銀河系的衛星系——麥哲倫雲,科學家認為它們已經銀河系的引力捕獲,最終會被銀河系所吞噬吸收合併掉。


擋不住的熵增


答:銀河系距離仙女星系大約250萬光年,兩者之間絕大部分是虛無的空間,其餘的也分佈一些矮星系和流浪天體。


仙女星系和銀河系,是我們本星系群中最大的兩個星系,猶如兩個孤島存在於宇宙當中;仙女星系距離地球254萬光年,在每年7、8、9月份的晚19~21時,北半球晴朗的夜空可以肉眼看見仙女星系,面積大約是滿月的五分之一。

仙女星系位於天球上赤經00h42m44.3s,赤緯+41°16′9″,視星等4.4,肉眼看起來呈一團霧狀,也稱作仙女座大星雲。

在仙女星系和銀河系之間,並非完全的虛空,期間也存在許多天體,比如:

(1)矮星系

在仙女星系和銀河系周圍,存在許多衛星星系,由於這些星系的規模太小,所以稱作矮星系,一般小於100億倍太陽質量,比如小麥哲倫星雲和大麥哲倫星雲,就是銀河系的兩個衛星星系。

(2)星團

在星系合併碰撞的時候,一些恆星有可能被加速後拋出,然後聚集在大星系周圍成為一個的星團,一般每個星團有數萬顆恆星;比如Camargo 438和Camargo 439星團,就是天文學家在2015年發現的兩個圍繞銀河系的星團。

(3)流浪恆星

星系中的恆星,在和其他天體的相互作用中,有可能被黑洞等大質量天體加速,然後徹底脫離星系的引力,成為一顆流浪恆星。

比如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在2014年利用LAMOST望遠鏡,發現一顆超高速恆星“LAMOST-HVS1”,正在以470km/s的速度逃離銀河系,這樣的恆星在銀河系周圍還有很多,由於距離太遠很難被發現。

(4)其他流浪天體

在銀河系和仙女星系之間,還會存在一些星際氣體團、流浪行星、黑洞等等天體,由於自身不發光,所以很難被地球上的望遠鏡發現。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宇宙空間其實非常空曠的,星系就像一座座孤島一樣散佈在無盡太空之中,並且由於宇宙加速膨脹,絕大部分星系其實都在遠離我們的銀河系,而仙女座卻在靠近銀河系,目前仙女座距離我們銀河系254萬光年,科學家估計在仙女座和銀河系將在37億年後發生碰撞。

仙女座和銀河系中間的確是254萬光年的虛空,在這個範圍內只有一些星際塵埃,還有可能存在太初黑洞或者流浪恆星,總體來說這254萬光年是非常空曠的。


很多人認為37億年後仙女座和銀河系互相碰撞會毀滅我們的太陽系,因為兩個星系都有上千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系到時候肯定會被仙女座的天體撞擊。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宇宙太過於空曠,如果把銀河系的恆星縮小為一個個葡萄,那麼最近的距離我們太陽“葡萄”最近的比鄰星“葡萄”位於700公里之外。

所以未來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不會發生物理上的碰撞的,因為星系中的恆星分佈太稀疏了,晚上在夜空中看到的近在咫尺的兩顆星星都有可能距離上千光年。

但是科學家認為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只佔宇宙物質總量的很少一部分,宇宙大部分物質都是我們看不到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也就是說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肯定存在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相距大約254萬光年,對於直徑分別為10萬光年、22萬光年的銀河系、仙女星系,這個距離相對來說是十分遙遠的。那麼,這片巨大的星系際空間是真空的嗎?

雖然星系之間的空間確實十分空蕩,但並非完全真空,而是存在著密度極低的氣體和塵埃。此外,星系際空間中也可能存在著一些流浪的恆星或者行星。出於某種機制,這些天體被星系驅逐到星系際空間之中。例如,如果多恆星系統中的某顆恆星被拽入黑洞之中,則其他的恆星可能會被黑洞強大的引力彈射出去,獲得巨大速度的恆星將有可能超過星系的逃逸速度,從而飛離星系進入星系際空間之中。

通過探測宇宙紅外背景輻射,天文學家發現了可能由星系際空間中的流浪恆星所產生的輝光。據估計,宇宙中可能有多達一半的恆星位於星系際空間之中。由於星系際空間十分空曠,這種環境其實十分有利於流浪恆星的行星演化出生命。以我們的銀河系為例,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聚集著大量的恆星,強大的有害輻射瀰漫在空間中,使得生命很難在這種環境中演化出來。由於太陽系處在銀河系中較為平靜的區域,遠離有害輻射,從而才會有地球生命的存在。因此,在空曠的星系際空間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甚至高級文明。

除了普通物質之外,星系際空間中還能存在少量的暗物質。這種神秘物質既不發光也不輻射,其總質量大約是普通物質的5倍。雖然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暗物質,但它們確實產生了能夠被觀測到的引力作用。

總之,銀河系和仙女星系之間的空間並不是完全真空的,而是存在著一些普通物質和暗物質,但它們的密度要遠遠低於星系中的情況。


火星一號



天文學家在上個世紀才用望遠鏡發現仙女座是星系而不是星雲的,後來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更是通過造父變星得出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254萬光年,並且通過光譜發現仙女座星系正在向我們銀河系靠近。

現代天文學家家們已經證實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將在37.5億年後發生碰撞,但由於恆星之間巨大的“空隙”,仙女座和銀河系撞擊時並不會發生真真意義上的物理碰撞,而是會在引力作用下不斷穿插拉扯最終合併成一個質量更大的星系。



銀河系的最新直徑是20萬光年,仙女座星系是22萬光年,而在兩者之間有254萬光年的虛空,在這片巨大的虛空裡每立方厘米只有幾個原子,可能會有流浪恆星或者流浪天體在這個範圍內“徘徊”,但總體而言仙女座和銀河系之間是非常空曠的,星際塵埃和偶然的流浪恆星遠遠算不上主流。

然而在我們的宇宙除了肉眼可見的普通物質外還存在著相當數量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在這254萬光年的虛空中一定還存在著眾多暗物質,但我們由於科學技術水平太低而找不到暗物質的真身。



宇宙天體和天體系統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驚人的,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4.22光年外的比鄰星,然而如果把太陽和比鄰星都縮小成硬幣的話,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會等比例縮小成700公里。

所以說我們的宇宙是非常空曠的。


宇宙觀察記錄


銀河系體積很大,最新觀察數據表明銀河系的直徑有16萬光年,而距離我們最近的大型星系仙女座星系直徑則有22萬光年之大,其體積比銀河系還大了一倍。這兩大星系雖然很大,但是它們中間的空間更大,兩大星系之間間隔著250萬光年的距離,很顯然比這兩大星系又大多了。

我們都知道星系是恆星、行星等星體聚集的地方,其實除了恆星之外,還有星雲、星際塵埃、暗物質等,可以說是物質和能量富集的場所,那麼星系之間的空間呢?難道就一無所有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相對於星系來說,星系之間的空間當然是相當空曠的,不過也並非一無所有空無一物,可以說星系中擁有的東西,星系之間的空間中也是有的,只是密集程度遠遠比不上星系之中。


一般認為宇宙中的星系誕生之前,基本上都是原子和分子形成的氣體雲,這些氣體雲中一般會有宇宙誕生不久就形成的原生黑洞,黑洞的強大引力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氣體雲,這些氣體雲中開始逐漸形成恆星,在恆星等星體不斷形成的過程中,星系也就形成了。

宇宙天體會受引力的影響而聚集,星系中有大量的恆星行星黑洞等天體,所以會產生強大的引力場,引力場中的物質會受引力的影響而向引力中心聚集,因此星系中的物質密集程度很高,那麼在星系外面,由於大量的物質已經聚集到星系中,所以星系外面的物質密集程度相對就較低了,不過這裡一樣有星際分子、塵埃、恆星、行星、小行星乃至暗物質和黑洞等,只是它們的分佈非常的稀薄和稀疏,很不容易被看到,因此星系之間的空間看上去就很空曠了。



我們大都常識性的認為恆星的聚集在星系中,其實宇宙中的星系形成之時就開始了不斷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會有大量的恆星被甩到星系空間中,有一些恆星還會由於身處多星系統或者黑洞附近,而在多重引力的影響下被甩出星系,因此在星系之間的空間中也是有不少流浪恆星的,而流浪恆星如果其宜居帶中也有類似地球這樣質量的行星的話,那麼由於其受其他天體干擾的可能性極小,所以被認為更有利於生命的形成和發展進化,因此一些在星系空間中漂泊的恆星附近也是有可能存在生命和文明的星球。








再說暗物質,星系的形成離不開暗物質的聚集,所以每個星系基本上都是有大量的暗物質所包裹的,但是在星系之外的空間中也有大量的暗物質存在,只是其不像星系中那麼富集罷了。


科普大世界


銀河系的鄰居就是仙女座星系,銀河系的直徑10萬光年,仙女座星系的直徑有22萬光年,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為254萬光年,這麼大的距離可以說是非常遠了,而且據估計,20-30億年之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會發生碰撞融合。



銀河系和仙女座之間254萬光年的廣闊地帶,難道是一片虛空嗎?完全說是虛空又是不對的,至少太空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空氣分子,而且星際塵埃也不在少數。在這個地帶,並沒有什麼巨大的天體,但是可能會有太初黑洞或者是流浪的恆星,跟星系比起來,這裡的物質密度可以說是非常小了。

宇宙誕生之時,製造出了大量的物質,但是這些物質很分散,後來隨著宇宙溫度的下降,這些物質逐漸凝聚成了星雲,星雲後來又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進一步凝聚,一步步形成了恆星,星系。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星雲都會成為星系的一部分,總會有一小部分散到浩瀚的宇宙空間,所以星際空間並不會是完全的虛空,而是分散著少量的星際塵埃。



當然除了星際塵埃之外,還會有少量流浪的星球,恆星,行星或者是小天體等。它們本來在星系中,當身處星系中的它們受到了引力擾動的時候,就有可能獲得逃逸速度逃離所在的星系,然後就飛到了星際空間裡面。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之外,星際空間或者是整個宇宙空間都廣泛分佈著暗物質和暗能量,只是目前暗物質並沒有直接被發現,但是科學家堅信暗物質一定存在,總有一天暗物質會被發現的。



有人可能會擔心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碰撞會不會給太陽系帶來災難,雖然說是幾十億年的之後的事,但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擔憂一下也不是沒有必要。可是實際上不用太過擔心,因為星系中的星球彼此的距離是很大的,兩個星系發生碰撞,能夠直接撞上的星球不會有很多,地球不一定就會因此毀滅,因此也不必杞人憂天。


鏡像宇宙


根據統一信息論,宇宙完全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疊加而成,宇宙根本不存在任何虛空。

統一信息論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宇宙是一個完全的實體性存在,它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像“搭積木”一樣零距離疊加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真空”,也不存在只有電磁波、場、能量等非物質存在而無實體物質的所謂空間,極限粒子所到之處就是宇宙邊緣,宇宙邊緣之外為完全的虛無。這就是作為統一信息論之三論之一的極限粒子論,也是宇宙穩恆膨脹理論的基本出發點。這種觀點實質上就是宇宙完全實體論,這在世界認知史上尚屬首次,是由王江火先生於2012年在《統一信息論》系統提出的。因考慮到至今仍然有許多人對此不能夠理解,故在此重新集中闡述一下(參閱《統一信息論》、《先鋒小鎮•新文明烏托邦》等)。

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這兒還要首先介紹統一信息論所表述的宇宙最基本的普遍規律——雙子定律。“宇宙只有極限粒子和能量子兩種客觀存在,它們造就了宇宙的萬千世界。極限粒子是宇宙 最小物質單元體,可分為正反極限粒子。同性極限粒子之間集合同性能量子形成同性極限粒子及相應空間,造成空間膨脹,引起周圍物質進行擴散運動;異性極限粒子之間分解極限粒子形成能量子後消融相應空間,造成空間凹陷,引起周圍物質進行收縮運動。極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性能與自身質量成正比,而與相互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統一信息論認為,宇宙的全部客觀存在由物質和能量構成(能量屬於零維度的非物質客觀存在,它承載於物質之上並與物質相互轉化,但不參與宇宙形態構成)。其中的物質存在可區分為物質體和物質區2種,此外不存在包括“真空”、“場”在內的其他任何形式的所謂客觀存在



王江火O新文明國際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距250多萬光年。從現有的觀測來看,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中間確實顯得很空蕩,但卻不是虛空。在宇宙中,除了普通物質外,考慮到宇宙中廣泛分佈著暗物質和暗能量,因此並不是空空蕩蕩的。其實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中間還存在著若干個矮星系。




為什麼不可能是上百萬光年的虛空?這就要說到量子漲落了。在以往我們認為真空中沒有任何物質,就是虛空。後來才認識到,真空中時時刻刻都存在量子漲落現象,真空中不斷有虛粒子對誕生湮滅,整個空間就彷彿是一片能量海。

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仙女座星系的直徑約為22萬光年。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都屬於本星系群中的一員,它倆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兩個星系,本星系群的重心就位於這兩個星系中間。銀河系和仙女系周圍分佈著大大小小50來個矮星系。據科學家估計,30億後它們將會合並。




除了矮星系,其實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中間還存在一些流浪恆星,以及一些非常暗淡微小的由恆星組成的星團。還有一些非主流的存在,比如星際塵埃、宇宙射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說不定還有一些尚未發現的矮星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