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在享受著“一隻手機走天下”的便利生活時,我們十分容易忽視:是科技的充分發達帶來了這些。而在那個沒有衛星、沒有網絡、沒有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年代,科技生活又是個什麼模樣?

今天貓哥帶你們看看“上世紀你錯過的最牛黑科技”~

1 可摺疊自行車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可摺疊自行車,如果沒記錯的話也是在2000年後因為“輕便出行”的概念才逐漸普及。這輛自行車連上世紀都不是,更早,1896年。

如果沒有照片,貓哥跟你說到“士兵”和“自行車”這兩關鍵詞,你估計會想到八路軍的敵後武工隊~ 的確,這個影視作品裡面經常出現的搭配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照片上是法國的偵察兵,他分步演示了自行車是如何摺疊並攜帶的,看他站立射擊的把式,好像還挺輕!

2 原始·谷歌地球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1908年,人們靠著測繪出來的地圖,只能大概知道城市和主幹道是什麼樣子。大部分人還沒有開啟過上帝視角,從高空俯視所居住的城市。

一位叫做 Julius Neubronner 的博士發明了鴿子攝影機。藉著鴿子們的翅膀,他通過定時器拍攝了大量的城市上空的照片。哥沒有查到他最後有沒有拼湊出完整的城市地圖,但是從他的一些照片裡,能看到現在谷歌地球的影子,當然也能看到鴿子翅膀的影子(下面第一張兩側)...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3 車載導航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1920年就有了車載導航,牛不牛逼!??

這個叫做“Iter Avto”的設備,是一個紙質卷軸做成的單線路導航儀,使用者必須根據線路定製導航地圖。捲動地圖的軸與汽車輪轂同步轉動,轉速按照地圖的比例尺進行調節。最尷尬的是不能走錯道,一旦走岔了,等駕駛者發現的時候,地圖因為多走的路程已經與實際路線不同步了... 如果要出遠門,地圖長度有限,就必須要帶很多卷地圖在車上了,下圖是當時非常“時髦”的腕錶式地圖卷軸收藏夾,潮不潮?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4 不插電的電紙書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這款隨身閱讀器出現在1922年。書籍被製作成微縮紙條,閱讀器上端那個喇叭一樣的其實就是放大鏡,看那一圈刻度,貌似還能調節放大比例。閱讀的時候,放大鏡可以左右挪動來看完一行字,換行的操作就比較 low 了——向下抽紙條~

5 電報紙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這個有點像傳真機的東西出現在1938年,使用當時最先進的電報系統。它會實時接受服務端發送的最新資訊,然後客戶端在長電報紙上打印出來。電報紙的概念非常厲害,仔細想的話,這 TM 就是現在的微博啊!就是不知道服務端那邊排版設計的效率怎樣,速度慢的話不會比報紙快多少吧?

6 新唱片發佈會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現在歌手發佈新歌都是網上首發試聽,換以前可沒這待遇。1955年,在音像店有這樣的“窯洞式”試聽間,每個試聽間都互相隔音(看樣子也只能做到簡單消音),試聽者坐在裡面聽著自己挑選的唱片,慎重地做著“買與不買”的決定。哥看著這位一臉放空表情的小夥兒,覺得耳機真的是個好東西...

7 電視眼鏡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硬要挑理的話,其實是電視眼罩吧。把屏幕放到眼皮子底下並不是谷歌眼鏡首創,這款電視眼罩1963年就有了。貓哥比較好奇的地方有兩個:1,沒有電源線,電路已經做得這麼低功耗了嗎?2,是兩隻眼睛看一個屏幕(鬥雞眼兒?)還是各看一個呢?

8
自助櫃員機

“上世紀”你錯過的8個牛X黑科技(友情提醒:請託住下巴閱讀)

1976年的夏天,巴克萊銀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自助櫃員機,圖上的是後來富國銀行二次開發出的產品。最早期的櫃員機並不能讀取客戶的銀行卡,客戶需要到櫃面辦理手續後拿到取現憑證,使用專門的憑證到櫃員機上取走現金鈔票,等於省略了人工清點鈔票的步驟。當時這個機器很不被看好,很多人明知道它十分方便但都不願意使用。不是因為有假鈔,而是因為在那個年代,遮遮掩掩不願意去櫃面辦理業務的人基本都是失足婦女和賭徒。用這機器豈不是會被別人誤以為是跟他們一路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