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甘肅省的這三件文物,登上《國家寶藏2》

甘肅省的這三件文物,登上《國家寶藏2》

「收藏」甘肃省的这三件文物,登上《国家宝藏2》

銅奔馬

銅奔馬

年代:東漢

類別:青銅器

規格:通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1釐米,重7.3千克

國寶一級文物,1983年被確定為我國旅遊標誌,是絲綢之路精神的象徵。曾多次作為中國優秀文物的代表出國參展,得到高度讚譽。

銅奔馬於1969年10月在武威雷臺漢墓出土,設計構思巧妙新穎,藝術造型精煉優美,鑄造工藝卓越精湛,擁有“馬踏飛燕”“天馬”“馬超龍雀”等美稱。

銅奔馬以其精巧的構思和完美的藝術造型享譽海內外,並於1983年從眾多的精品文物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旅遊標誌。1996年被定為國寶級珍貴文物。出土銅奔馬的雷臺漢墓位於甘肅武威市北郊,是一座高大的長方形夯築土臺,臺上因有明代建築“雷祖觀”而故名“雷臺”。而就在雷臺的下面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張姓將軍夫婦的大型磚室墓葬,墓中共出土隨葬品231件,古錢幣兩萬多枚,其中由99件銅車馬武士俑所組成一龐大的儀仗隊伍氣勢磅礴,威武雄壯。而傲立其中的銅奔馬更是奪人眼目。銅奔馬頭部頂戴花纓微微左揚,昂首揚尾,尾打飄節,三足騰空,右後足踏一飛鳥之上,飛鳥展翅,驚愕回首,顯示了奔馬快如飛,神速超越的意境,而奔馬全身的著力點集中於一足之上,其他三足騰空,既表達了奔馬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超越了飛鳥,同時又巧妙地利用了飛鳥的軀體以及展開的雙翅擴大了著地面積穩定了重心,其造型完全符合結構力學平衡原理。

鑄造者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精準地把握力學平衡原理,將馬的全部重量集中在一隻飛鳥身上,通過攝取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鳥使其回首驚顧的剎那瞬間,塑造了風馳電掣的千里馬形象。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準塑造,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等馬種的優點於一身,特別表現出河西走馬的對側步特徵。馬軀體壯實,頸部如鶴頸卓立,給人以穩定之感;馬張嘴嘶鳴,尾巴上揚,四腿作飛奔狀,又給人以動感。在製作工藝上,模鑄與焊接相結合,技術精湛,看不出沙眼和焊接的痕跡,展現出我國漢代時期先進的科技水平。

「收藏」甘肃省的这三件文物,登上《国家宝藏2》

《驛使圖》畫像磚

《驛使圖》畫像磚

年代:魏晉時期

類別:壁畫磚

規格:磚長35釐米,寬17釐米

《驛使圖》畫像磚是嘉峪關新城堡魏晉墓群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墓室壁畫磚,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其驛使圖寫實場景,是中國郵政標誌。

《驛使圖》畫像磚描繪了驛傳通行的場景。畫面為一騎馬疾馳的信使,頭戴小冠,神情肅穆,身著寬鬆長袍;一手緊控韁繩,一手舉示?傳文書,穩坐馬背,反襯出驛馬速度的快捷與信使業務的熟練。奔馬迅疾的身姿,顯示出驛遞任務的重大和緊迫。特別是圖中的驛使臉上五官獨獨缺少了嘴巴,意在表明昔日驛傳的保密性。騎使所舉?傳,是通過關門哨卡的憑證,飛馳中仍需手持擎示,是為通關驗符節省時間。圖中馬的刻畫最為精彩,粗頸肥臀,鼻闊耳削,細腿小蹄,顯然是一匹善於奔跑的良馬。它四足騰空,長尾平甩,高速馳騁的雄姿被描繪得淋漓盡致。畫師使用了勾填法,先以土棕色顏料起稿,再用墨線勾勒人物、景象的輪廓,然後在其中填繪相應的色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馬尾的處理,濃墨飛白,筆勢如虹,一揮而就。這幅驛使圖高度體現了魏晉墓畫所崇尚的意象在胸,操作一筆到位,達到流暢洗練、形神相融的藝術風格。

「收藏」甘肃省的这三件文物,登上《国家宝藏2》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年代:仰韶文化中期

類別:彩陶

規格:瓶高32.3釐米,口4釐米,底徑6.8釐米

仰韶文化早期的人頭雕塑中,它是最為精彩的一件;大地灣遺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它是唯一一件塑有人像的彩陶瓶。獨特的形制、別緻的紋飾、生動的表情和細緻的雕塑手法,充分體現出遠在五六千年前人類的智慧和靈巧,濃縮了大地灣先民的審美意識以及豐富的社會歷史內涵,是我國史前時期集彩陶、雕塑、造型於一身的傑出藝術作品。

1973年在甘肅秦安大地灣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為細泥紅陶質地,圓鼓腹,平底。瓶口呈圓雕的人頭像,短髮齊額,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龐秀麗。眼和嘴都雕成孔洞,兩耳各有一小穿孔,可以垂系飾物。五官鏤空造成的深色陰影,成為頭像富有表現力的因素。陶瓶的腹部繪有三條大致相同的黑彩畫,主題花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兩個弧邊三角紋對接組成圓圈,內填充垂弧紋和弧紋;另一部分以斜直線、側弧及凹邊三角紋組成,圖案呈二方連續。這件人頭瓶塑造了一位端莊、典雅、古樸、大方的美女形象,把人頭與葫蘆瓶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趣生動,體現出遠古先民對自身力量的初步認識和藝術再現的能力。從製作手法上看,這件彩陶瓶上的圓雕人頭像已運用了雕鏤、貼塑、刻畫等不同的雕塑手法。瓶身圖案的韻律節奏及對稱均衡的形式美,不僅顯示出當時的物質生產發展到一定水平,也濃縮了先民的審美意識及其豐富的社會內涵。

(甘肅省博物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